<p class="ql-block"> 我行走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课堂一道道美景映入我的眼。</p><p class="ql-block"> 驻足在赵同学的身旁,细致地观察着他。和他一起经历了一次学习过程。他用竖式算出14÷8=1……6,而后在得数上标注等于1.6,接着进行验算:1.6×8不等于14,从文具盒里拿出红笔,在算式处打了一个红色的❌。眉头一皱,这怎么回事?思忖片刻,移动学习单到桌中间,把头扭向同桌问“你怎么算的?我这算法不对。”同座把学习单移动到二人中间,前桌两个人也转过身,他们四个人开始交流讨论。他认真倾听着,而后在在学习单上记下同桌的方法:14000米÷8=1750米,1750米=1.75千米的方法。验算正确后,一起分享前桌的竖式计算方法。</p><p class="ql-block"> 他经历了独立思考方法—尝试解决问题—验证方法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是每一个学生的榜样。遇到困难,主动向同伴寻求帮助,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他在真动脑思考、真动手研究、真在想办法弄懂。他是“我要学。”</p><p class="ql-block"> 赵<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学的研究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主动求助的学习精神是课堂的一道“光”。</span> 让赵同学,分享“完整的思考、学习经历”。把这道“光”播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习这件事,就不会成为“难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生成”,让它成为课堂的资源。</p><p class="ql-block"> 我驻足在这个这几天进步很大的陈同学身旁,欣赏着他笔下的一个个符号和数字。14÷8=1……6,6千米=6000米,6000÷8=750,750米=0.75米,1+0.75=1.75千米。我惊喜又惊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就是在我的眼皮底下,写出的答案——千真万确!我欣喜,这个孩子“思考”了。学会思考,他就会找到学习的乐趣。我微笑着在他面前竖起大拇指,为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他抬头看看我,腼腆地抬起头,对我笑了笑。这微笑,是我们师生和谐、信任关系建立的桥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细品 他的方法,恰是赵同学错的的“正解”呀!赵同学验算后,发现错误,打了❌,便另谋出路了。当时的我也没有提示他,去思考为什么会出错?我在课堂上总是说“最好的学习就是从差错中学习。”陈同学的方法,是对赵同学错因的最好解释。(余下的6千米,是平均8天走的,而不是每天0.6千米)让他们二人同分享思考过程,是完美组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陈同学的“善思”,我必须“张扬”,这是那些困难生的榜样,真思考的孩子最美丽!真思考的孩子前途无量!我的课堂,总是这样,不光是学知识,还有思想方法和习惯态度和向上、向善、向美生长的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慢下来,欣赏呀!这句话时时在我耳畔回想。告诫我,课堂上不要急着赶路,要学会驻足欣赏。把最美的风景,呈现、回望。</p><p class="ql-block">用竖式计算14÷8的准确结果,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大多数学生都能计算。但“算理”未必都明。算理的理解,需“驻足”欣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把李同学的请上讲台,改变以前李同学单独讲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共读”她的算法,而后和自己的思考过程对比。在品读中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p><p class="ql-block">生:我欣赏你在14右面点上小数点,继续除的方法,算出结果是1.75。</p><p class="ql-block">生:你为什么要把小数点点在1的右面?</p><p class="ql-block">生:60表示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从学生内心深处发出的问题,有些我能从容面对,有些问题我也从没思考过。如: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多年的经验和习惯成为理所当然、约定俗称知识细节,恰是理解“算理”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我这样解释:是因为小数点位置决定的,它需要点在个位和十分位的之间。</p><p class="ql-block">小数除法,分完被除数的个位,再分十分位,中间必须填上小数点,才能区分出下一位是十分位。</p><p class="ql-block">感谢学生的问题,让我在“问”中厘清知识脉络和联系,找到每一个符号和方法来源和生成之“根”。</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师生就是在这一个个“为什么”中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学生动脑思考,教师也需要动脑思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于竖式计算,大多数学生都是在14.末尾填0,在一位位落下来再除。被除数</span>14.末尾的0,省略不写的写法,怎么植入学生心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就在赵同学处。赵同学用的就是省略法。于是我用采用了“对比”法,将二位同学方法“对比”,让学生观察,看你发现了什么?而后,再思考,为什么被除数的小数末尾0可以省略,直接“点点,填0,继续除。”</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处理,效果要好于“直接给予”。学生印象深刻,因为是他们发现的,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探究,有趣且有味,意味深远且悠长。</p><p class="ql-block">实践证明,的确如此。此问题无需再强调。</p> <p class="ql-block">学习不是给予,不是灌输。是唤醒,是主动获取。</p><p class="ql-block">设计的每一个问题(想一想每一步怎么算?为什么这么算?是“唤醒”,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用已有和已知去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我的发现) 设计的练习,学生行走在旧知的桥上,欣赏着新知的风景,轻松愉悦间发现“原来如此”。原来数学学习“如此简单。”</p> <p class="ql-block">反思修正栏,是我们学习单的经典栏目。是倾听交流后的思考和生成,这里的每一笔,每一个符号,都是思考者的代言。</p><p class="ql-block"> 有倾听后的新方法、有倾听后的好经验、有倾听后想法,提示,有倾听后对自己的思路的整理,有对错误的评判、有总结,有问题,有发现………反思修正栏是学生思维的百花园。</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徜徉在这座百花园。</p><p class="ql-block"> 慢下来,欣赏吧!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理念!不要忙着赶路,忽略身边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