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成学校志成之声“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专栏(一)

刘贺姣

序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志成学校开展“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栏目,带领全体师生学党史、学队史,听党的话,坚定信念高举队旗跟党走。</span></p> 《一袋干粮》 <font color="#333333">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大家好!我是志成学校学校1701班的禹秉希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一袋干粮》。</font> <font color="#333333">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br><br>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br><br>部队进了村,小兰在村子里打麦场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了麦子,碾成粉,总共不到一小碗。还要走20多天,怎么办呀,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了一个之前在医院养过伤的大个子红军。<br><br>大个子红军说,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说着捧着麦子往小兰米袋里放了些。<br><br>第二天,小兰扶着伤员经过一座用树干临时搭起的桥时,因为要扶着伤员,肩膀上那袋麦粉都掉到了河里,被水冲走了。<br><br>可是小兰没把丢米袋的事说出来,怕同志们知道后把自己的粮食给她吃,大家的粮食本来就少,于是小兰天天偷吃野草野菜,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一直拉肚子,头发晕,一天走着走着就栽倒在地上。<br><br>看护长看到小兰挎包里全是野草,没有麦粉,就追问小兰情况,小兰看瞒不住了,只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font> <font color="#333333">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往小兰的挎包里装。<br><br>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大家都会帮助你,不管怎样,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br><br>小兰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br><br>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br><br>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br><br>喜迎建党100周年,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感谢您关注“志成之声”栏目,我们下期再见。</font><br><br><br> 《四渡赤水》 <font color="#333333">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大家好!我是志成学校1702班的彭昊轩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故事》。</font> <font color="#333333">1960年,英国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到访中国,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在会面的过程中,蒙哥马利盛赞毛主席,说由他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能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场伟大战役相媲美。但毛主席听完后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作。”<br><br>作为我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毛主席在一生中所指挥过并取得胜利的战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四渡赤水”作为他最为之骄傲的一役,可以说是全程高能,充满各种细节。而这场战役的胜利,也是红军从被动走向主动,脱离困境,走向胜利的标志。<br><br>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br><br>1935年1月,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由于我军经历了土城大战,战士们的身体正需要休整,无法全军度过赤水河,再北渡金沙江,于是,我军便朝着川滇黔的边界地带前进,到达扎西。<br><br>二渡赤水:东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br><br>我军在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包围情况后,决定东渡赤水,夺回遵义。在经历了一段拉锯战后,敌军的指挥部被我军另一支部队从背后直接击破。最后,娄山关这一天险终于被我军攻克。遵义地区的此次作战历时五天,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font> <font color="#333333">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br><br>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那么“赤水战役”则是真正救中国革命于水火之中。<br><br>《四渡赤水出奇兵》<br><br>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br><br>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br><br>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br><br>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br><br>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br><br>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br><br>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br><br>  喜迎建党100周年,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感谢您关注“志成之声”栏目,我们下期再见。</font> 《强渡乌江》 <font color="#333333">党旗引领我成长。大家好!我是志成学校1703班的朱禹佳,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长征故事-强渡乌江》。</font> <font color="#333333">1935年1月2日,转战贵州的红军开始强渡乌江。<br>贵州向来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乌江岸边飘着阴冷的雨丝,刺骨的寒风灌入衣领,冻得人瑟瑟发抖。<br>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吃力地攀上一座峭壁,乌江的“天险”程度让他眉头紧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发出万马奔腾般的轰鸣声。<br>第三连连长毛振华和其他7名战士端着一碗酒站成一排,眼神坚毅。8人水性娴熟,又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耿飚决定让他们泅渡过江。<br>8人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后,拉着一根长绳,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很快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了一个个小黑点,只有那条连接他们的绳子在滔滔江水中扭动着。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对岸的枪炮声响了,耿飚感到一颗心坠了下来:他手里的绳子松了,敌人的炮弹打断了绳子。一营营长罗有保在下游找到了浑身湿透的毛振华等7人。<br>战士们没有气馁,想出了新的渡江方法:用竹筏渡江。缓过劲来的毛振华自告奋勇,再次担任突击队队长。夜幕降临后,3只竹筏被放下水,突击队员们用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向前划,然而大自然“大发淫威”,一只筏子一头撞在礁石上,四分五裂;一只筏子被漩涡卷到了下游。当这两只竹筏上的战士狼狈不堪地回来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最先下水的那只竹筏上的毛振华等人不见踪影,漆黑的夜色中万籁俱寂,唯有山风的呼啸声与江水的呜咽声。</font> <font color="#333333">1月3日一早,刘伯承带领的工兵营和陈赓带领的干部团工兵营前来助战。刘伯承说,敌人的追击部队越来越近,必须不惜代价抓紧渡河。第四团官兵斗志昂扬,扎了60多只竹筏渡江,江面上的景象蔚为壮观。<br>天放晴了,对岸的敌军也活跃起来,看到红军大举渡江,机关枪、迫击炮一起开火。密集的火力网让竹筏根本无法靠岸。就在这时,对岸山崖下突然跃出几个人影,风一般扑向敌军阵地,向敌人展开强力攻击。<br>原来,毛振华他们的竹筏当时被冲到了下游,但战士们以顽强的毅力摸上了岸,又悄悄潜伏到敌军阵地下,忍者寒冷、饥饿与疲劳,整整等待了一夜。<br>他们用铁打的信仰铸成了丰碑!<br>喜迎建党100周年,党旗引领我成长,感谢您关注“志成之声”栏目,我们下期再见。</font>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333333">编辑:刘贺姣</font></div><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333333">审稿:刘亮亮</font></div><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333333">终审:朱贇智</font><br></div>

小兰

渡赤水

红军

志成

党史

竹筏

乌江

跟党走

振华

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