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只木箱一盏油灯见证铮铮铁骨</p> <p class="ql-block">一只木箱一盏油灯见证铮铮铁骨</p><p class="ql-block">柏基湘</p><p class="ql-block">宝应博物馆存有一盏煤油灯和一只小木箱,这两件革命文物是宝应籍革命烈士柏玉春的遗物。1927年,柏玉春出生于宝应县原天平镇射南村南洋组一个贫苦家庭,曾受尽地主的剥削和反动派的压迫。1944年春,苏中区党委各机构陆续迁至宝应射阳湖地区,在当地开展了发展生产、宣传动员等工作。时年18岁的柏玉春深受感染,在党的号召下毅然投身革命事业。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柏玉春成为一名苏中革命根据地的粮税征收工作者,因工作出色,他又被组织发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随着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组织决定将柏玉春委派至扬州行政公署,具体负责征粮工作。柏玉春使用过的煤油灯柏玉春使用过的小木箱此时的扬州部分地区尚未解放。来到扬州后,柏玉春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他的小木箱、煤油灯,穿梭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田间地头,在敌人眼皮下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粮食征收任务。在柏玉春等同志的努力下,后方征粮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苏中区的解放事业有了稳定的后勤保障,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1948年6月17日,柏玉春受苏中行署委派,前往江都七里长庄开展夏季征粮工作,遭到国民党部队的偷袭,不幸被俘,被敌人押送至泰州刁铺镇审问。敌人对他用尽酷刑,企图让柏玉春供出征收粮食的存放地点和我党地下活动的情报。但是,柏玉春咬紧牙关,不吐一字,最终被气急败坏的敌人用刺刀活剐,柏玉春牺牲时年仅21岁。柏玉春使用过的小木箱、煤油灯,见证了他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出生入死、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看着这两件革命文物,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柏玉春拎着小木箱在田间地头奔波忙碌的情景,浮现出漫漫长夜里他在煤油灯下挑灯夜战的身影,那跳动的火苗,曾照亮了柏玉春的革命之路,也给人们带来了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