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之镇江

洪博

<p class="ql-block">  去镇江只做了一日游,一日游的最佳路线应是看金山、北固山和焦山三山。</p> <p class="ql-block">  首先去金山景区。因为有白蛇传的传说,金山寺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由于殿堂楼阁都依山叠建,错落有致,将山体包裹,因此有“金山寺裹山”之说。山上的一些景点如白龙洞、法海洞等都与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有关。记得小时候曾看过评戏“水漫金山寺”,白娘子率众多虾兵蟹将围攻法海老和尚,很有意思。实际上,此法海非彼法海,历史上的法海,乃唐代宰相裴休之子,是位禅机很深的名僧。</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的标志应是慈寺塔,原塔始建于南朝萧梁时期,清初毁于大火,现在所见的塔是1900年重新修缮的。</p> <p class="ql-block">塔高七层,砖木结构,攀至顶层,举目四望,但见长江滚滚东流,状若飘带,镇江市区亦尽收眼底。凉风习习,吹得翘檐上挂的铃铛叮咚作响,此情此景,真是令人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山上还有很多景点,如康熙南巡题字的“江天一览”碑亭、妙高台、七峰亭等,都各有历史掌故,不必细说。</p><p class="ql-block">从金山下来,坐渡船到“天下第一泉”。这“第一泉”的名号乃茶圣陆羽和唐代刘伯刍所评判,刘伯刍将天下名泉分为七等:“扬子江中泠泉水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苏州虎丘泉水第三;丹阳观音泉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泉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第七。</p> <p class="ql-block">第一泉畔有复建的芙蓉楼,观此楼不由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p> <p class="ql-block">中午,找了一家面馆去吃镇江著名的小吃“锅盖面”。老板娘非常热心,一边为我们服务一边介绍有关“锅盖面”的历史掌故。镇江有“三怪”,叫做“面里煮锅盖、香醋放不坏、肴肉不算菜”,而“锅盖面”的由来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镇江,厨师为他做饭时由于紧张,用小锅盖盖锅,结果掉进了煮面条的锅里。第二天再做饭时,厨师不再紧张了,乾隆却说面条没有头一天的好吃,厨师心里明白,把锅盖放到锅里又煮了一碗,乾隆连说好吃、好吃,此后就有了面里煮锅盖的“锅盖面”。</p><p class="ql-block">午饭后,即前往慕名已久的北固山。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山上的甘露寺是三国时孙刘联姻之所在。少年时读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便对北固山十分想往,还有唐代诗人王湾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都是出自这里。可是我们来到北固山下时,却被告知景区正在维修,不能上山。到了镇江,却不能一睹北固山的风光,实在是一憾事。</p><p class="ql-block">接下来便去焦山。焦山因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而得名,原与陆地相连,历经沧桑变化,现已成长江中一座小岛,需乘渡船上岛。过去焦山有许多小庙、小庵,远处望去,绿树掩映,不见房屋,因此有“焦山山裹寺”之说。有一本书上介绍说,在镇江三山中,焦山是最值得推荐的一处。其自然景观古朴幽雅,人文景观有东汉御寺定慧寺,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清代乾隆行宫,鸦片战争时期的焦山抗英炮台,每一处都值得细细游玩。</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现有六朝以来的刻石四百余方存世,历代书法家称为“大字之祖”的《瘞鹤铭》即在焦山的摩崖石刻处。《瘞鹤铭》为一悼念仙鹤的碑刻,不知何年何人所刻,因山崩坠于江中,康熙年间从江中捞起五块残石,现置于碑林中,被称为书法史上无可取代的神品。其字为历代文人所赞叹,模仿且发展者更是不胜枚举,被后人称为“碑中之王”。</p> <p class="ql-block">镇江古称京口、润州,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辈出,遗迹众多,在南山有为纪念《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而建的文苑,梁昭明太子曾邀刘勰等名士在招隐山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等等。此行实际上只游了金山、焦山二山,看来要真正了解镇江,须得专程再来一次才行。</p><p class="ql-block">镇江市容未及细观,但与一江之隔的扬州相比,让人觉得,扬州更像江南,镇江反倒像江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