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浸信会教堂》的一段往事

文章

(一)引子<div><br>2015年5月间,我退休回上海小住。恰巧,Lxs同学从美国回上海探亲。分别已40多年了,总算见上一面。那天,我们相约几个同学,找了一家酒店,把酒言欢。我们畅谈着这几十年各自的生活,心中无限感慨。Lxs在美国,信奉了基督教,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说起基督教,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br><br>席间,我告诉Lxs,上世纪50年代,我父母也信奉基督教。母亲经常带我们去教堂做礼拜。我从小就耳闻目睹了一些与基督教相关的人和事。Lxs有点惊讶,说道,“想不到你有这样的经历”。</div> 不久,Lxs返回美国。有一天,Lxs转发给我一个小视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出“基督赞美诗”的合唱表演——《上帝的羔羊》。仔细辨认每位演唱者,发现Lxs也在其中。说实话,这样的表演场面,我似曾相识。它唤醒了我的许多美好回忆。<div><br></div><div>(二)往事<br><br>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宗教活动比较自由开放。我父母加入的基督教会叫“广东浸信会”。信徒们全是在上海的广东人。牧师是广东人,牧师用广东话布道,信徒祷告、唱赞美诗也都用广东话。50年代,在上海的老一辈的广东人依然保持广东人的生活习惯。我生活的嘉兴路《三德坊》,有很多邻居都是广东人,大人们都用广东话交谈。我们小孩在家也讲广东话。<br><br>那时我们还小,很天真。母亲去教堂做礼拜,我们吵着要跟去教堂玩。大人在做礼拜,教会人员就会组织我们这些小孩玩游戏。教堂后面有一个小花园,有花草树木,运动场,还有秋千,滑梯,跷跷板等。大一点的小孩还参加教会的“儿童唱诗班”。有老师弹钢琴伴奏,练唱赞美诗。我记得,有一次教会举行“洗礼”仪式。仪式之前,有“儿童唱诗班”合唱表演。一群小孩在老师指挥下,站在舞台上,穿着白大褂,响起音乐,高唱赞美诗。表演气氛温馨祥和,庄严肃穆。</div> <i>图文无关,但此图与“广东浸信会”教堂内部格局非常相似</i> 这座“广东浸信会”教堂离我家不太远,我记得,它位于四川北路《群众剧场》斜对面的一条小路上。这是一座三层楼的西式建筑。一楼是《崇德小学》教室。有弧形楼梯上二楼和三楼。二楼是教会的布道大厅,大厅门口放有“捐献箱”。大厅正面墙上是耶稣十字架,还有宗教摆设,布道主讲台等。主讲台下面是一排排长椅。三楼是“U”形的走廊和围栏,凭围栏往下看,可以看到二楼的布道大厅。往上看,是倒“U”形屋顶。整个布道大厅格局显得十分高尚和大气。教堂后面还有一个相连的后花园。在我的记忆中,这座教堂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内部装修都很美。可惜的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依循儿时的记忆,去寻找这座教堂,已经找不到了。但是,这个记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i>乍浦路《恩德堂》</i> 1958年,一个火红的年代。那一年“爱国教会"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广东浸信会”教堂关门停办,将其献给人民政府。母亲接到教堂关门通知后,很平静地说道:“没事,我们可以去乍浦路《恩德堂》做礼拜”。其实,没有了熟悉的广东话,只能听上海话(或普通话)布道。母亲是有点难过的。但我们小孩不管这些,星期天照样跟母亲去《恩德堂》玩。《恩德堂》有点新意,对小朋友采用考勤制,来一次登记一次。如果出勤率高,到了圣诞节,可获得玩具奖品。这样愉快的童年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br><br>后来,我从母亲那里知道,“广东浸信会”教堂关门后,有几个广东话牧师离开上海,去了香港。留在国内的广东话牧师被政府安置去“街道生产组”上班。60年代后,我们渐渐长大,开始接受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教育。渐渐地对基督教有了自己的见解,渐渐地不去教堂玩了。但是,母亲对耶稣的虔诚一直未变。坚持不懈地去教堂做礼拜。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堂彻底关闭。她才不去教堂。 <i>昆山路《景灵堂》</i>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国内宗教政策开始松动。武进路《沪北会堂》和昆山路《景灵堂》,相继重新开张。(乍浦路《恩德堂》文革时已另作他用。)母亲很高兴,她又有做礼拜的去处了。母亲昔日的教友又开始联络恢复来往。此外,去农村插队的子女回城了。我家的生活回复原先的平静和安宁。所以,文革后的十几年,是我母亲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i>武进路《沪北会堂》</i> 到了80年代末,母亲真的老了。有一天,不慎摔跤,左小腿骨折。我闻讯赶回家,推门一看,只见:母亲半卧在床上,闭着眼睛,左小腿绑着石膏。床边地上铺着一块地毯,有两个与母亲年纪相仿的老年妇女。双膝下跪在地毯上,双手交叉,低头闭眼,嘴里念念有词。看着眼前这一幕,我一下明白了,这是教友在为母亲做祷告。祈求保佑,祝愿母亲早日康复。我非常感动。过了一会儿,祷告结束,教友起身告辞。我真不知如何答谢她们,在母亲的示意下,我封了两个“红包”给她们。我说,“你们一定要收下,这是我母亲的一点心意”。她们欣然收下......。<br><br>(三)寻找“广东浸信会”教堂旧址<br><br><div>我的记忆中,“广东浸信会”教堂位于四川北路《群众剧场》斜对面的一条小路上。原以为是“川公路”。多年以后,我还特地去了一趟“川公路”,实地漫游,慢慢寻找。但很遗憾,“川公路”上没有找到我儿时的记忆。</div> <i>《上海交通图》(1992年版)</i> 后来,我有幸得到一份《上海交通图》(1992年版)。经地图辨认,基本上可以确认,“广东浸信会”教堂旧址在“新乡路”上。<br><br>我的记忆也逐渐清晰起来:50年代,新乡路很短,长约200米,是一条断头路。马路两旁是高高的围墙和大树。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路口右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朱红色的大门。那时(50年代)我听大人说,这里是“区税务局”。每次去教堂,走过《群众剧场》后,过马路,从四川北路左转入“新乡路”。再一直向前,差不多走到路的尽头。就是教堂所在地了。 <i>现在的“百度”地图</i> 与《上海交通图》(1992年版)做对比。《群众剧场》(广东大戏院旧址)和“川公路”还在。但是“新乡路”部分路段消失了。被《凯润商务楼》所替代。注意,不远处有一座《新乡商务楼》。可以给人以联想,这就是原“新乡路”留下的痕迹。此处很可能是“广东浸信会”教堂旧址?但这仅仅是猜想而已。 <i>老照片:广东浸信会教堂,新乡路66号</i> 直到最近,我偶然上网,看到一张上海老照片,其“照片说明”赫然是这样一行字:“广东浸信会教堂,新乡路66号"。 我一阵惊喜,心中的“教堂旧址”的谜团豁然解开。<br> <i>《新乡商务楼》新乡路66号</i> 我以“老照片”为参照。终于在新乡路上找到了这座历史建筑。并以老照片相同的拍摄角度,拍下这张新照片。将新旧照片做对比,两者外观造型极其相似。稍有不同之处是,老照片大楼正立面是三层楼。新照片大楼正立面是四层楼,外加裙楼(新乡商务楼)。而且,裙楼遮蔽了教堂原来的大门。我想,这新的第四层和裙楼应该是后来加建的吧。 <i>《新乡路幼儿园》川公路109号</i> 现在,这座建筑的位于《新乡路幼儿园》围墙范围之内,归属于《新乡路幼儿园》。幼儿园大门开在“川公路”上,故地址为:川公路109号。此图片显示:幼儿园大院的内部设施,右侧大楼(被树木遮挡)就是原“广东浸信会”教堂。 <i>《新乡路幼儿园》大门</i> 至此,可以判定:《新乡商务楼》和《新乡路幼儿园》,就是广东浸信会教堂旧址。已确定无疑。<br><br>(四)后记<br><br><div>最后,我终于查找到“广东浸信会”教堂相关资料介绍:<br>广东浸信会教堂,位于虹口区新乡路66号。1920年建成。供在上海的“广东浸信会”信徒(广东籍)做礼拜之用。1929年,广东浸信会教堂在一场火灾中烧毁,1931年重建。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因地处战区,广东浸信会被迫迁出虹口。1945年抗战结束后,又重返新乡路原址。二,三楼为教堂,一楼为《崇德小学》。1958年,在“献堂献庙”的高潮中,广东浸信会教堂被献给人民政府。二,三楼教堂划归《上海工艺品厂》,一楼为《新乡路幼儿园》。<br></div> 2015年,这座历史建筑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之内,加以保护。<div><br>《名单》对这座历史建筑的评价如下:川公路109号(新乡路66号),原广东浸信会基督教堂,1931年重建。有哥特复兴建筑风格特征,拉丁十字平面布局。入口设钟楼一座,立面有尖劵窗,窗间有扶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