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故里:安昌古镇

天使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绍兴的安昌古镇。</p><p class="ql-block"> 但是小时候去过绍兴,那个时候,绍兴多河和石板桥,多黑瓦老房子,多小乌篷船,和戴乌毡帽的划船老大。 </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些绍兴特色,在岁月长河中被慢慢地流失了。而我记忆中的绍兴元素还清晰地存在,如绍兴老酒回味浓厚香醇………。</p> <h3> 很多绍兴元素在岁月长河中被慢慢地流失,在替换。而我记忆中的绍兴却越来越清晰,也如绍兴老酒回味浓厚香醇………。</h3> <h3>这条船工背迁的石板桥还是原汁原味的。</h3> <h3>  回忆 <br> 记得第一次去绍兴是文革前两年吧,我应该在12岁左右。 <br> 新年正月里,父亲带我去绍兴探亲。探望分别十多年的他的三哥一家,也就是我的三伯。 <br> 从临安到杭州二个半小时,再到城站坐火车到绍兴。放到现在就二小时的路程,当年竟然走了一天,当我们到绍兴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 <br>  遥远的回忆断断续续。<br>  我们没有去过绍兴,也没有联系三伯他们,就这么一路找过去了。放到现在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br> 那个时候绍兴,基本都是水路。我们好像是走在河边上,两边都是黑瓦木板老房子,河上有石头桥。第一次看到脚划船,划船人头戴黑色帽子,小船一晃从桥洞穿过。这一切现在回忆都很有味道。 <br> 至于:乌篷船,毡帽,沈园,王羲之鹅池,大禹陵,鲁迅故居,闰土茴香豆喝老酒的老店。这些都是长大再去的时候去看的。 <br> 绍兴人很热情,我们问路绍兴东湖农场怎么走,几位绍兴人说:东湖农场还蛮远。当我们说,去许正青三伯家探亲。他们齐声说:哦,许技术员,认识认识,并说:个毛(现在)天墨墨黑宰(天黑了)送侬去。于是,他们安排了一只乌蓬船,小船在黑暗中划着,只听到咯吱咯吱的摇船声,和船工的家常聊天。 也不知道多少时间,把我们送到东湖农场,大概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br>  从城里去东湖农场,也有弯弯曲曲的古石板桥,那年堂哥堂姐划着乌篷船还带我去走过,去东湖玩,可以用手摸到那陡峭的石头,看石头山下深不见底的深蓝的湖水,当然还有小鱼小虾游过。这些现在都还记忆犹新。<br> 后来再去是三伯走了,从此以后就没有再去过绍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