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9月27日下午</p><p class="ql-block">地点:综合楼二楼美术室</p><p class="ql-block">内容:海南乡土资源美术--棕榈树的新生命课程研讨</p><p class="ql-block">主讲:云林</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p> <p class="ql-block">引用:</p><p class="ql-block">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如何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文化,如何将丰富的乡土资源融入到美术课程开发中是新时代乡村教师要思考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实施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地方课程资源成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直接来源。虽然国家制定了统一的艺术课程标准,但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地方艺术课程的需要。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乡土资源和艺术教学的结合,艺术教学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也成为当前艺术课程改革的重点。校本课程开发是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开发模式,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学科呈现形式,它既满足了学生的特殊要求又实现了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p> 一、课程灵感 <p class="ql-block"> 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作为地方课程的主要来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直被关注,尤其是地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定安县龙门镇地处海南北部,自然资源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p><p class="ql-block"> 当地有着大规模的槟榔园地,结合开发乡土资源美术课程要求,就想是否能开发以槟榔为主,椰子树与热带棕榈树为辅的棕榈树的新生命为题,培养学生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取材,创作美。</p> 二、尝试制作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研讨上我们选择先实验、看效果 、再实施的原则。先收集一些棕榈叶片进行柔韧性测试,再根据其叶片纹理尝试造型裁剪与编织拼贴,最后选取出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制作的技能方法进行课程汇编。</p> 三、课程研讨 <p class="ql-block"> 尝试制作后,我们将教学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带到我们的课程中去,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撰写了《南国花朵》、《蜻蜓与蝴蝶》、《椰子鱼》、《蜗牛爬爬》、《我设计的饰品》等课程。</p> 四、课程应用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实施上,大胆实践,将棕榈树的新生命一系列手工课运用到常规教学与兴趣课堂中,将课程内容架构融入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使得美术教学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的资源条件,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使乡土美术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有效、有益的补充。</p> 五、手工作品 <p class="ql-block"> 开发和利用农村地区的美术课程资源,须注意处理好可行性,合理性,有效性,既要经济投入要求低,又要教学效果好,具体地说,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扬长避短,巧用农村社会生活资源,弥补教科书的局限。农村教师需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在以课表为依据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情况扬长避短,巧妙地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来弥补教科书实施中的局限,包括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就地取材的课程资源来替换教科书中难以实施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材料。</p> <p class="ql-block"> 这一次的研讨只是棕榈树课程开发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绘画引用到棕榈树的课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