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中考,反思教与学 ——八中历史教研活动总结

王晓军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在中秋佳节的迷人余韵还未消退之际,9月22—24日,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李妍老师就来到我校进行研训活动。活动主要是对月初辽宁省召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线上培训会议进行反馈,征求教师对培训效果、培训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及自己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索,力求有所进展,以求备战新中考,取得好成绩。 深秋的八中,郁郁葱葱,红色是主基调,生机勃勃…… 本次教研活动中管秀梅、李春玲两位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并结合省线上培训精神,每人都上了一节高质量的新授课,使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在整个活动中,全体历史组老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并对每一节课写了反思。 管秀梅老师在七年6班上课 李春玲老师在七年1班上课 一、讲课体现的共同特点<br>  两位教师工作态度端正认真,业务能力提升很快,他们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其主要表现包括:<br> 1、注重教学目标的设置,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有大局,更有细节,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br> 2、课件制作美观、实用,选材丰富,采用的视频、图片等大量素材,给学生较强的感官刺激,趣味性强,使学生学习兴致高、兴趣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强。<br>  3、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课堂结构紧凑,整个授课过程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再次证明老师已具备了较高的教学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br>  4、多用图片视频录像导入,情景设计好,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br>  5、师生互动交流好,课堂流畅。学生读、思、答比较到位,对教师的回应积极而有效,注意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br>  6、教学理念新颖,启发性原则贯彻较好,启发诱导自然流畅;内容取舍,注重基础性、时代性;教学方法灵活,注重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注重展示知识发展过程,强化了知识应用。<br> 7、对学生“生成性”问题处理得当,体现了教师深厚教学功底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br> 8、贯彻双减精神,精心布置作业,力求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既保证了学生学习质量,也体现了减轻学生学习没必要的重复量。 二、教学闪光点:<br>  每位教师又各有所长,课堂教学又都充分显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管秀梅老师:<br>  1、课堂导入自然,运用“黄帝以及尧舜禹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探究的积极性;<br> 2、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设计问题:“阅读教材,给大家讲一讲”等活动,体现了以“诱”为主,学生探究多,参与度较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新课改把握的更为到位,理解更高;<br>  3、运用表格法引导学生学生归纳共性知识,易于学生比较,并形成知识横纵体系,培养了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和评价能力。<br> 4、讲课线索清晰,授课中运用“更替”和“统治”两条线索,展开有层次,更有条理,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仅仅跟着教师的教,师生双边活动紧凑,课堂“教”“学”氛围浓。   李春玲老师:<br> 1、课堂导入新颖,学生诵读《中国朝代歌》,伴着朗朗上口的歌谣,即使学生对历史朝代有个连续记忆,也很自然进入对本课内容的探究。<br>  2、引导读图、运用史料,对“国家”等关键性、第一次提到的历史术语,解读准确,教学导向性到位。忆、师生互动等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到位;<br> 3、重难点处理得当,运用图示、史料,很好地使学生重点知识记忆深刻,难点知识迎刃而解。<br> 4、课堂整体构思巧妙,开端有介绍,结尾有呼应,完整的课堂知识体系加上首尾呼应式的设计,学习质量高。 三、提出困惑:<br>  七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学情还需进一步掌握,面对新中考,怎么教学?<br> 1、面对开卷考试,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质量,仍然是以后教学中重中之重。<br> 2、七年级学生阅读史料有难度,需要教师适度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字词的含义。<br> 3、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教育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以后历史学习态度非常重要。<br> 4、对于开卷考试试题的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课堂教学视频、如何借鉴他校的经验等问题,也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共同对策:<br> 结合对两位老师的评课情况,师院李妍老师与我校历史教师共同探讨,提出了今后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br> 1、明确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立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br> 2、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注意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有机联系。<br> 3、平时新课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复习课时要归纳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br> 四、共同对策(续):<br> 4、注意搜集依靠可信的史料,加强史料运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能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素养。<br> 5、注意课堂“生成性”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给学生科学的内容、正确的观点、合理的方法。鼓励并引导学生产生历史思维的生成点,尝试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状态,调控课堂教学秩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br>  6、要进一步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好教材,借助单元导语、课文前设、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问题思考、历史插图等,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阅读、思考、分析、综合。<br> 四、共同对策(续):<div> 7、精心设计作业,落实“双减”,合理布置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做到及时批改与反馈,注重学生在完成历史作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收获,对学生作业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br> 8、关注较早进行开卷考试的地区,研讨试题、观摩视频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共助学生成长。 <br></div> 这次历史教学研讨会,师院李妍老师能够连续三天和我们共同进行,这在我校近些年来还是第一次。这凸显了新中考背景下教与学“怎么办?”的急迫性,也彰显了李妍老师助推教师共同成长的敬业精神!新中考、新形势,我们八中历史教师一定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一定会更加努力,教学相长,互帮互助,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使我校的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学生

教学

教师

课堂教学

课堂

老师

历史

学习

作业

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