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念孔子 周游列国复周礼

咸阳老翁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孔子一生不仅是士人(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仕人(中国古代为官者)。所以不仅对学术的探究,而且对民众的生存环境及疾苦、治国方略等都形成了思想追求和行为追求、目标追求。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2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他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中华文化杰出的传播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宋国发生骚乱,其曾祖父辟难于鲁国,从此定居下来。孔子的父亲孔纥,是鲁国的大夫。孔子3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但他学习勤奋,发愤努力,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人。30岁左右,他办了一所私学,以“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广招门徒,把知识传授给社会各阶层的人。47岁到54岁之间,先后出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大司寇等。而后带着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十多年。晚年回到鲁国,潜心于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工作。他整理了《诗》、《书》、《礼》、《易经》等上古文献,编著了《春秋》。他的说教言行也被他的后世弟子辑录而成《论语》,并与《大学》、《中庸》、《孟子》被南宋朱熹并称为“四书"。孔子73岁逝世,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 </p><p class="ql-block"> 孔子周游列国意在恢复的《周礼》</p><p class="ql-block"> 《周礼》非周礼。世人常常把孔子周游列国要复的周礼,以为是周朝的礼义、礼节,其实不然。《周礼》是西周第二代王,周武王的太子继位后的周成王时,在周公等人努力下出台的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制度性典籍,相当于现代国家的宪法。</p><p class="ql-block"> 《周礼》的核心是周王在整个体系中的绝对主宰地位。《周礼》规定,小宗必须臣服于大宗。还对小宗及其继承制度做了明确规定,而其中周王是最大的大宗。通过这一规定,周王朝明确划分了地位等级,并保证周王是最高等级。</p><p class="ql-block"> 《周礼》对于各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等做了详细规定。比如对于各诸侯国军队数量的限制;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作战的规定;还对各等级之间的交往礼仪、婚嫁礼仪、祭祀礼仪等做了详细规定。这一系列地规定,保证了等级制度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团结中上等级的诸侯和卿大夫,赢得他们支持。</p><p class="ql-block"> 《周礼》还实行了诸侯监察制度。周王会向重要的诸侯国派出执政大夫或相,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政府报告诸侯的动向。他们名义上是帮助诸侯治理国家,但最重要的是对诸侯国起到监督作用。这也是从制度上保证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臣服。</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在当时还沒有“法律"概念的情况下,而《周礼》以当时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卿大夫的层级关系、行为规范做了详细的约束和规范,基本上等于西周的宪法。</p><p class="ql-block"> 与法律不同的是,《周礼》的强制性偏弱一些,而更偏重的是引导性。因为周的强大,是周玊朝通过武力及文化渗透相结合得到的。所以这套秩序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诸侯的认同和遵守。不但如此,他们凭借《周礼》所建立的一套统治秩序和文明体系,将四周的“蛮夷戎狄"的部落都逐渐地拉入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原大一统秩序中来。</p><p class="ql-block">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除过宣传他的要“仁治"不要“武治”,要“王道"不要“霸道"的政治主张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志在恢复《周礼》中规定的社会法规秩序。正象他讲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制约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辟免犯罪而不知道犯罪是耻辱的事情;用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就知道做坏事可耻且能自己纠正错误。以次来传播中华文化,使周边“蛮夷戎狄"逐渐有了文化认同,随而加入中原秩序,最典型的就是楚国。后来在诸侯国外圈的齐、楚、秦等国文治武功相结合,逐步开疆扩土、征服“蛮夷”,使周朝疆土迅速扩张,为以后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孔孑在春秋乱世中要恢复的是《周礼》这一宪法及大一统的社会秩序。</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而且从他士人和仕人的角度出发,面对春秋时代诸侯割据、战乱不止、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局面,放弃大司寇安逸的生活,周游列国,历尽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处游说,宣传“仁义"“王道”,劝诫兵戈“霸道"。及止沦落到“累累若丧家之狗”的狼狈相遭遇,也“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p><p class="ql-block"> 所以孔子也是不赞赏隐逸的。在那丧家犬一般狼狈的蓬累游说途中,他遇到过几个隐士。有的隐士嘲讽他,有的边敲盘子边高歌:“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意即隐士逍遥自在,发誓永远不走出山窝,也不透露山里有多快乐。孔子明确说:“有些人躺在山里跟鸟兽往来,我孔某做不到。那些隐士,国泰民安的时候,我可以跟他们做朋友,但现在不能。我不能像他们那样!正因为天下大乱,需要匡济,我不能躲!我知道这天命太重了,可我还要硬着头皮去担当,这就是我跟他们的区别”。相比与“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足见其济世为民之士人品格。</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8日</p> <p class="ql-block">附录:咸阳石友《孔夫子》奇石图两则</p><p class="ql-block">谨向石友致谢!</p> <p class="ql-block">注:此石收藏者:老樊不凡</p> <p class="ql-block">注:此石乃李志远收藏。下文赏析乃李志远作。</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孔子的诞辰纪念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伟大的诗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当时一定是站在川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望着滚滚东去的流水,感叹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近,也在感叹着人生的苦短和未能实现的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