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李庄(一)

马娅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说着“下次”、“改天”、“以后”,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时间就像个小偷,会偷走你的“下次”、“改天”、“以后”。</p><p class="ql-block">要明白,下次就是星期八,改天就是32号,以后就是十三月。”</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2011年5月,我曾和妈妈姐姐去了一次宜宾李庄古镇,离开时意犹未尽,当时就想“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来!”</p><p class="ql-block">可是,这一等就是十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下面是当时的游记片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李庄我又来了🏃 <p class="ql-block">那天当我翻看到十年前的游记时,心一下就不淡定了,我想到了当年自己“许下的愿”,真想狠狠抽自己几下~~</p><p class="ql-block">说走就走,于是就有了三天的李庄行。</p> <p class="ql-block">现在从成都到李庄公共交通非常方便,高铁动车到宜宾西站下车,再坐45路公交车2元钱就到李庄古镇游客中心了。</p> <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翠屏区东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古镇建置历史悠久,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设六同郡。</p> <p class="ql-block">李庄有“四绝”,分别是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碑和百鹤窗。</p> 李庄四绝之一奎星阁 <p class="ql-block">奎星阁紧临长江边,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光绪年早期,通高三层,全是木结构。可惜的是,这座楼阁在1968年惨遭拆毁。</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奎星阁是1998年在距离原阁址约150米处重新修建的,通高五层,两边各配有两层高的仿古建筑楼一座。目前这里是餐饮住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11年5月在奎星阁</b></p> <p class="ql-block">这次我还是选择住长江边,隔壁就是奎星阁,步行进古镇小街也只有几分钟路程。</p> <p class="ql-block">推开窗户就能看见长江。</p> <p class="ql-block">最喜欢酒店四楼那个平台,晚上,坐在那里,剥石榴,喝茶,看长江,吹江风。</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住的这家也让我特别喜欢,原因是我睡的那张床可算是个古董了吧,那是主人家多年前收购收藏的。现在,这样的床是不会拿出给客人住啦。🤭</p> 李庄白肉 <p class="ql-block">李庄有三白:</p><p class="ql-block">李庄白肉、白糕、白酒。</p><p class="ql-block">来了李庄任谁都会品尝李庄白肉的。</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就该去逛古镇了。</p> <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人文景观荟萃,文物古迹众多,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p><p class="ql-block">1940年---1946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家国家级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纷纷迁驻李庄,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使这里成了抗战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先生就在李庄写下了他的名著《中国建筑史》。</p> 禹王宫 <p class="ql-block">禹王宫建于1831年,是李庄镇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禹王宫原为湖广籍人士兴建的湖广会馆,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内迁四川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1949年后李庄禹王宫成为李庄粮站仓库,1992年成为佛教寺庙,被更名为慧光寺。</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p> <p class="ql-block">慧光寺以精美石雕著称,特别是长2.7米,高1.3米的九龙石碑为其代表。梁思成认为:如果把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九龙石刻比作一顶王冠的话,这李庄的九龙石碑就是这王冠上的一颗珍珠。</p><p class="ql-block">碑上雕刻有九条神龙,每条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动而不脱出的宝珠。</p> 李庄四绝之二九龙碑 <p class="ql-block">从慧光寺出来步入了古镇的小巷。李庄古镇至今还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都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席子巷,羊街等。</p> 席子巷 <p class="ql-block">席子巷过去是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小巷全长60米,宽不过2.5米,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平日席子巷十分静谧清闲,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席子巷里差不多每间门面外还有两扇齐腰矮门,称为“腰门”,有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11年在席子巷</b></p> 李庄达人左照环 <p class="ql-block">席子巷里有家“李庄古镇书屋”,它的主人就是左照环先生,在古镇李庄,左照环有 “活地图”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我们从这里走过,左先生热情招呼我们,为我们介绍关于李庄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b>左先生给我们介绍他的书《古镇李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妈妈购买一本,左先生题词</b></p> <p class="ql-block">左先生的字也好棒👍现在左先生眼睛不太好了,购书就莫法题字了。</p> <p class="ql-block">左照环是土生土长的李庄人,“文革”期间,因为父亲曾在国民政府任职,左照环被牵连。改革开放以后,左照环开始陆续在各级媒体刊发文章,向世人介绍古镇文化。</p><p class="ql-block">2005年年初,他的近20万字的专著《古镇李庄》出版,这里面凝聚着他几十年来对李庄文化研究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b>2011年与左先生在书屋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见到左先生我很开心,拿出当年的照片给他看,他也很高兴。左先生告诉我,他的听力,眼睛都大不如前,但就这样,也坚守在此,为家乡尽一份力。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走进左先生的小屋,聆听他和李庄的故事,这是我此次李庄行的重要目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听,左先生娓娓道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再见!保重!</b></p> <p class="ql-block">走出书屋,心情大好,我悠闲地走在古镇青石板路上,看着一个小巷一个小巷中,古朴却又十分精美的建筑,很是惬意。这里不象其他旅游景点,导游带着大队人马象赶场一样的跑着,没有游客的大声喧哗,即便是看到少许的游客也是静静的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位婆婆九十岁啦,祝福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庄羊街访遗尘</b></p> <p class="ql-block">羊街,一条狭窄的古巷,一处历史的故薮。战时欢迎同济迁川的“十六字电文”,正是出自“羊街8号”罗氏植兰书屋。正如岱峻《发现李庄》自序:“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学者,常撑一把油纸伞,或捏一把折扇,行迹匆匆,出没于李庄巷陌……”</p> <p class="ql-block">羊街尽头就是长江。</p> 李济旧居 <p class="ql-block">“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及家人曾寓居李庄“羊街6号”,“中国考古地层学奠基人”梁思永一家,则由乡绅罗南陔安置在自家宅院“羊街8号”。据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李庄之行(1941年夏)日记,其间三次到羊街看望这对比邻而居的“考古双雄”,真可谓 “巷不在深,有仙则名。”然而这处蕴涵“抗战李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的“羊街8号”,门牌号码早已消失在历史风云变幻中。</p> <p class="ql-block">战时李家七口辗转流离西南,李济作为“学之父”守护国宝文物一件都不少,然而作为“人之父”却接连痛失两位爱女:</p><p class="ql-block">1940年夏,正在昆明读初三的二女儿鹤徵患急性胰腺炎不幸殒命。1942年春,正在李庄宜宾中学读高三的大女儿凤徵又患伤寒不治身亡。战乱时期祸不单行,羊街6号成了李家伤心之地。</p><p class="ql-block">常言道“事不过三”,然而李济却再而三地“失去”:抗战“死别”两女,剩下唯一儿子李光谟,不料内战又遭“生离”。1948年底,时读同济医学院大三的李光谟本已随父押运文物迁台,然而50天后却独自返回大陆,且态度决绝地写信给父母:“我要亲眼见证一个新社会的诞生!”于是李光谟1949年重新报考了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俄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马列理论翻译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而作为“考古学之父”的李济,从抗战到内战,从李庄到台湾,不仅接连“失去”两女一子,最终失去了整个大陆田野:</p><p class="ql-block">殷墟在安阳——甲骨在台北;</p><p class="ql-block">李庄在这头——李济在那头。</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碧瓦青砖永记硝烟岁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苍藤古木常怀李济先生</b></p> <p class="ql-block"><b>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灿烂,</b></p><p class="ql-block"><b>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b></p><p class="ql-block">——马尔克斯《百年孤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谢谢收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