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洋嶂,走不出的芒箕林海

雨心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5日 晴</p><p class="ql-block"> 大洋嶂几乎是一座独立的山体,西南—东北走向,南起于南溪村,北终于调村,纵贯十里,像一把倒扣的梳子,横亘于泰宁县城北侧。</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军为阻止国民党部队东、北两路军在新桥会合,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大决战,史称“大洋嶂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为穿越大洋嶂,搜索百度,满屏都是有关阻击战的信息,其它内容很少,只在“8264”论坛上看到十年前拉巴发的一个贴子,几幅在大洋嶂观日出的照片,风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大洋嶂东、西两侧是悬崖峭壁,只有南、北两端坡度较缓,适合登顶。 当年红军战士先于国民党部队登上主峰,并在西北山脊的石门阵地多次成功击退敌人猖狂进攻。因此今天规划穿越大洋嶂南北山脊线的线路,从南溪村际头水库上山,从东北侧洋川狮子山附近下山,追寻红军战士的战斗足迹,寻找主峰阵地和石门阵地的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 开车直达际头水库大坝。际头水库是泰宁县城的饮用水源,水源发端于峨嵋峰东南麓山谷,涓涓细流,聚成一汪碧水,融化了四周的湖光山色。视野里的风景如此之美,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原本不显山露水的一个山沟,只稍加呵护,就呈现无限风光。泰宁钟灵毓秀之地,风景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秋色渐浓,山川变得多姿多彩。恰如我们今天的衣装,红橙黄绿兰,一人一色,自然。</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脊,密布芒萁</p> <p class="ql-block">白色树干,原来是密密麻麻布满蚜虫</p> <p class="ql-block">  已经到了800多米海拔,山脊上还是布满了一人多高的芒箕和杂灌,山上没有路,好像从没有人走过一样,强行穿行非常困难,一片连着一片的芒箕海洋,好像永远走不到尽头,让人讨厌。</p> <p class="ql-block">主峰南侧山脊上的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圆形坑</p> <p class="ql-block">条沟战壕</p> <p class="ql-block">  到达主峰,已经快1:00点,不到4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将近4个小时,速度之慢可以说创下了我们户外登山记录。上山的旅途,几乎没有路,披荆斩棘全靠我们双手双脚,在密集的芒箕林海中穿行特别困难,这种环境多蛇虫野蜂,危险随时可能发生。</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登山的艰难,所以上山的人很少,我们也许有幸成为首次穿越南北山脊线并在地图上留下轨迹的人。</p><p class="ql-block"> 大洋嶂山顶呈狭长形,南北长逾200米,宽越20—30米,中间保留着隆起的山脊,两侧开挖2、3米宽的壕沟,战壕外沿构筑石砌掩体,有如古寨城墙,环绕一圈,周长逾400米。</p><p class="ql-block"> 八十多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经飘散在历史的天空里,战壕里落叶堆积,时光渐渐把岁月的痕迹抹平,只有苔迹斑斑的石墙掩体仿佛还在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惨烈战斗。</p><p class="ql-block"> 战壕里新长的树木已成参天大树,因为树木茂密,阻挡了视线,在山顶上看不到东方的泰宁县城和东北方向上青溪的丹霞峰林,但在临近山顶的西南一侧,站在悬崖边突出的岩石上,能够看到西方金铙山模糊的剪影、大金湖朦胧的湖光和北方峨嵋峰的雄伟英姿。</p> <p class="ql-block">主峰战壕</p> <p class="ql-block">一截水泥墩</p> <p class="ql-block">北侧风光,峨嵋峰雄姿</p> <p class="ql-block">金湖和金铙山剪影</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继续往北穿越山脊线恐怕来不及,只好改变行程,从西南坡下山,直切到山脚下的村庄上坊村,东北端山脊线上的石门、石门阵地战斗遗址和东方洋川的旖旎风光,只有留给下次探索了。</p> <p class="ql-block">  上坊,又叫杨梅坳,大洋嶂阻击战红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村头几十棵参天古树,是大洋嶂又一道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回望大洋嶂</p> <p class="ql-block">调村鸡笼山</p> <p class="ql-block">洋川狮子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