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陶瓷创新之旅

如泱

<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华光国瓷是个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特别是陶瓷材质创新上,那些令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值得回忆的地方,因为它能够让人们听到许多关于陶瓷材质创新方面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我走进陶瓷企业,从青春年少到芳华逝去,为陶瓷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与华光国瓷结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受聘于九十年代,参与了企业陶瓷创新方面的工作。虽然人退休了,但时常想起华光,想起曾经的同事,他们就是一群视陶瓷如生命的追梦人,把中国当代制瓷工艺推向了新高峰,开创了当代国窑陶瓷的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人们知道,骨质瓷最早产于英国,是采用煅烧牛骨为主要原料经两次烧制而成,因其瓷质细腻通透,釉面光滑润泽,器型美观典雅,历史上曾是宫廷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号称“瓷器之王”和“皇家用瓷”。 1961年建厂的华光国瓷,始终走在中国制瓷业前列,并孜孜坚守制造健康高端陶瓷的信念。1997年华光率先引进世界最先进装备,建成中国最大骨质瓷生产基地,开启了中国第一条骨质瓷生产线。然而第一道品质难题却随之摆在华光人面前:如何剔除骨质瓷中牛、羊骨粉里的有害杂质?传统骨瓷所用的主要原料骨粉是用牛、羊等动物骨头煅烧而成,原料来源复杂,成份极不稳定,用它制成的骨质瓷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有害杂质也较多。为生产出白度、透明度、强度、热稳定性等诸项指标均超过英国的传统骨瓷,成立了我在其中的项目攻坚小组。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和上千次的反复实验,终于生产出了白度、透明度、强度、热稳定性等指标均超过英国的骨质瓷,在原料和材质上有效保障了陶瓷产品的健康品质。</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眼里,华光是一个为不凡而奋斗的企业。一项项技术专利的研发成果,一步步工艺技术的改良提高,让华光的制瓷工艺始终走在同行之首。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物质,但通常人们看到的光滑闪亮的陶瓷,大都是在铅的作用下来实现的。因而,成了世界陶瓷史上一道未能破解的难题。华光的无铅釉研制进入夜以继日的攻关。在试制各种原釉料配方时,完全打破了常规思维定势,经过无数次地调整工艺参数,摸索工艺流程,反复揣摩和试验,无铅秞终于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任何一项科技创新的诞生,背后都有着华光人不计酬劳的汗水和用尽全力的拼搏,甚至生命的代价。小试,成功。中试,成功。然而,从科研成果到规模生产的路途并没有那么顺利。经历了无铅釉产品合格率低,亏损严重、人心浮动等诸多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4月,华光高光泽度无铅秞终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而当无铅釉研制成功后的第7天,该项目的主要工程师孙永志却不幸病逝。用他62岁的生命给华光国瓷健康品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日用陶瓷泰斗张守智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华光无铅釉天然矿物合成骨质瓷这一科研成果,是中国傲视国际的技术创新”。</p> <p class="ql-block">“青”是大自然朴拙之色,是新生活力之色,也是优美和谐之色。在中国文人雅士心中,青瓷不仅具备玉的温柔敦厚,更蕴含着“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念和“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中国历代名瓷无不以“青瓷”为至高荣耀。华青瓷是华光陶瓷历时三年,于2006年研制开发的中国首家国家发明专利陶瓷新材质。华青瓷是华光国瓷在材质创新上攀登的又一座高峰。传统青瓷的青来自于釉面,而华光华青瓷是材质青,是坯子在窑炉烧成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青色,也就是窑变青色,在原料和釉子配方中不添加任何颜料和色剂。华青瓷清澈通透、温润晶莹、如玉似冰,依靠现代科技达到了新的制瓷境界,实现了对传统青瓷工艺的超越。它既蕴含了中国传统青瓷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尚青”文化,又更好地彰显了当代主流文化的审美情趣,把中国当代青瓷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美学境界,开创了中国当代青瓷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在华光国瓷工作近7年,时间虽短,却参与和见证了华光国瓷在新材质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是华光国瓷充实了我的人生经历,使我得以收获悠远而长久的精神愉悦。</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父亲在华光国瓷建厂60周年写的一段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