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

春风夏雨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父亲李琛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作为血脉相承的女儿,在父母远行后,一直希望能够搜集到与他们有关的一切,为父母为这个家族做一本图文并茂的册子,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奉献给父母及亲人。无奈,远在他乡,资料不全,力所不及,只好作罢。但越是临近这个日子,心里越不踏实,总是一种放不下,很纠结的心情。今天此刻对父亲的思念汹湧于心,促使我一定要在今天把对父亲的了解和印刻在自己心底的往事,和着泪水写出来,为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献上一份女儿的祭奠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温暖</p><p class="ql-block"> 父亲远行二十年了,他那慈祥的笑容依然刻印在我的心里,父亲对我们的爱温暖了我的一生。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们子女发过火,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一句很重的话。小的时候父亲常给我们买书,难得在家里的时候,他会讲好多有趣的故事,陪我们下棋。他晚年退休在家,我每次回家, 开门的总是爸爸,看到的总是一张笑脸。往家里打电话,每次喊爸爸的时候,爸爸应答时"哎"总是拖着长音,那么亲切。</p><p class="ql-block"> 爸爸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们,病重期间,弥留之际还用微弱的声音叮嘱我们轮换去吃饭。</p><p class="ql-block"> 我16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地工作,那时爸爸妈妈常写信,给我各种关爱和教导。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1972年。那年春节父亲病重,我匆匆回家过年。那时的假期很短,路途的周转时间又很长,特别是我当时16岁还特别恋家呢,所以就超假了。发工资的时候,收到一张扣款条。当时541厂是在建状态,人员大多是从全国各地来的,能按时回来的人不多,但很多人都没有扣工资,所以我觉得很委屈。写信给父母发牢骚,随信将扣款条寄回。父亲回信告诉我,不要有情绪,任何时候都要无条件遵守纪律,不要和组织计较。并在扣款条的背面写上"超假是组织纪律问题,扣钱是应该的,你存它今后约束自己也好"并随信寄回。从此这张扣款条伴我至今。让我时刻记住,任何时候都要无条件的遵守纪律。</p><p class="ql-block"> 奉献</p><p class="ql-block"> 父亲<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国难当头,抗战爆发之时的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秘密</span>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历程,年仅十六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曾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先后担任村抗日先锋队队长,自卫军中队长,交通站站长,县三区公所助理员,七区公所财粮助理员,县财政科科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斗争最残酷的年代,奶奶因恶劣环境的摧残和牵挂父亲的安危而忧郁成疾,不幸早逝。没有为慈母尽孝,成为父亲平生最大的憾事,每每提起总是唏嘘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曾先后担任县财政科副科长,晋冀行署财政所科员,河北省曲阳县禁烟督查局局长。晋察边区财政处粮食科科长,太原战役后勤司令部供应处副科长,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战勤处科员(资料来源于朋友帮忙查找的父亲档案)。<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伴着解放战争的炮声,父亲为保障平津、石家庄、太原等战役的军供奔走于前线。未能参加开国大典是父亲平生第二大憾事。</span></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在中央粮食部军供处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父亲奉调赴朝做军粮供给工作,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1958年父亲到河南漯河,筹建中央粮食部国家储备粮库并担任第一任主任。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又临危受命,任许昌地区粮食局长。他下湖北,赴两广,千方百计组织调粮,为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倾尽心血。身为粮食局长,全家没有多吃一粒粮食,但他为同志家中生病的老人,购买过高价食品。在父亲的告别仪式上,这位叔叔老泪纵横,念念不忘。父亲的清廉和善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文革”动乱对父亲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但他复出工作,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之后,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修焦枝,建午钢,拨乱反正的洪流中,直至光荣离休。</p><p class="ql-block"> 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读书学习终生不断,才华横溢为我辈所不及。拉京胡、弹月琴,吹口琴样样都行,写诗作文幽默风趣。父亲一生注重学习,干一行学一行。建焦枝铁路的时候,他已经50多岁了,因为是施工组负责人,必须面对各种专业问题。我看见过父亲记录工作中学习到的铁路建设知识的笔记本,他还给我认真讲解其中的一些内容,就像一位专业工程师。我很惊讶</span> ,要知道父亲原来一直是搞粮食工作的专家呀。</p><p class="ql-block"> 榜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的一生,其生,与党同年;其死,不忘党恩;其德,以党规自律;其行,为党奋斗终生。父亲是党的人,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永远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span>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父亲是我们的楷模,更是我们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二排右三是父亲。这张照片比较早。</p> <p class="ql-block">右四是父亲</p> <p class="ql-block">太原前线供应处全体同志,1949年5月20日。后排右三是父亲</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7日河北征收会议(保定)。第三位是父亲</p> <p class="ql-block">  1955年粮食部军供科全体干部。前排右三是父亲。</p> <p class="ql-block">赴朝留念,右边是父亲。为了出国方便也要穿军装的。</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年爸爸和叔父</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爸爸妈妈</p> <p class="ql-block">妈妈端庄优雅</p> <p class="ql-block">创建国家粮食储备库之时,条件非常艰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爸爸左手牵着我。</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都那么瘦啊。</p> <p class="ql-block">当时在国家困难时期,爸爸组织人员利用空闲土地种粮,养猪,解决了同志们的生活困难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和爸妈及小侄子,八十年代初在一五二医院。</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1972年我收到的扣款收据,珍藏至今。</p> <p class="ql-block">  收据背面是爸爸写下的嘱咐。"超假是组织纪律问题,扣钱是应该的,你存它今后约束自己也好"</p> <p class="ql-block">二OO一年国庆节,全家拍下最后一张合影。此时父亲已经病重,为了拍下这张全家福,他做出了极大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二OO二年二月十九日,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的告别仪式上,哥哥代表我们兄妹为爸爸写的挽联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党为民献毕生心血;坦坦荡荡磊磊落落不卑不亢树后世楷模。</p><p class="ql-block"> 这是爸爸一生的真实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