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计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宝清四中化学教师 刘中秋

绾青丝

<h1>一.研修主题提出的依据</h1> <h1>依据《化学课程标准》、针对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以及现实的学情、师情方面阐述如下:</h1> <h1>1.依据《化学课程标准》<br data-filtered="filtered"></h1> <h1>2.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及现实的学情状况:<br data-filtered="filtered"></h1> <h1>实验课比较多,但并非每节课都有实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两极分化等现象。</h1> <h1>3.师情分析:<br data-filtered="filtered"></h1> <h1>a.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动机不够,<br>b.对有些知识点的记忆方法指导不到位。<br>C.因多媒体的介入,不仅增加了课容量,还使化学学科中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而直观,但如果将网络上的课件,不经推敲的搬入课堂,就会占据大量篇幅,将会限制学生思维,缩短了学生的有效思考时间,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使摒弃多年的“满堂灌”模式,又回归了课堂.</h1> <h1>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h1> <h1>1.设计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r>通过查阅资料,听同行们的课,集众人所长,设计各种贴近生活的、增加趣味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br>2.设计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可操作性强<br>a.化学学科中有些零散的知识点的记忆,学生较为厌倦,要教给他们一些记忆的方法和窍门。<br>b.在课堂上,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有较强的操作性。<br>3.设计的问题,要增强学生全员参与意识<br>传统的教学中,巩固练习是必须有的环节,但有些时候学生觉得单调,枯燥,降低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巧妙的设计,游戏式练习,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也非常好。</h1> <h1>三.个人提升与收获</h1> <h1>通过研修,我更加精心的对各种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预设,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重视问题的呈现形式,突破传统,与时俱进,不拘泥于课前、教学过程中,还是课后的跟踪练习,把问题内容寓于游戏之中,把学生置于游戏的角色之中,从视、听、触等多方位,积极为学生设计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抓住学生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确确实实的提高课堂效率,将研修落到了实处,师生双受益,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我的研修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h1> <h1>四、本学期预计进行三次探索</h1> <h1>五.我的第一次探索预设</h1> <h1>我以《原子》一节为例,谈谈我的探索预设,本节课没有实验,知识非常抽象,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设置更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课前先组织同</h1> <h1>在课前先组织同学观看我的电子相册,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面孔呢?学生看到习主席的照片时,会非常激动而惊讶,然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再出示本班同学的照片,同学们会感到非常亲切,对他们提出殷切的期望。然后再出示常见的一些分子原子的图片模型,组织同学完成对这些微观粒子的认识,进而将学生带入微观粒子世界,出示学习目标,开启学习的新篇章。本节的难点在于,原子定义的分析,因此,我借助于课件,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然后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来台前表演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对原子定义的引出水到渠成,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h1> <h1>由于原子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对原子性质的认识十分困难,所以我设计了一些学生触手可及的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原子的真实和原子的性质,出示水银体温计,当体温升高的时候,液柱上升,触摸到汞原子的真实运动和原子的间隔。</h1> <h1>总而言之,教无定法,适合就好,这一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问题情境,从贴近生活的人事物入手,为了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维,利用了激发兴趣法,研讨法,表演法等,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直观,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提高了课堂效率的目的。</h1> <h1>“研修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学”,此研修方案如有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仁们批评指正。</h1>

学生

原子

研修

问题

设计

课堂

学习

兴趣

化学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