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飞鱼🐬

<p class="ql-block">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p><p class="ql-block">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上海的鲁迅故居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广州的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海上的月色是这样皎洁,波面映出一大片银鳞,闪烁摇动;此外是碧玉一般的海水,看去仿佛很温柔”——1927年1月16日,在从厦门驶往广州的船上,鲁迅提笔给北新书局的创办人李小峰写下这样几句话。18日,他在广州天字码头“抱着梦幻”登陆。</p><p class="ql-block"> 从1927年1月18日到9月27日,鲁迅在广州度过了8个多月。</p> <p class="ql-block">绍兴的鲁迅故居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所在的整个新台门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故居原为两进,前面一进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间平房已被拆除。后面一进是五间二层楼房,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西次间是鲁迅诞生的房间。楼后隔一天井,是灶间和堆放杂物的三间平房。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在此度过,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1910年至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亦居于此。1912年至1919年间,鲁迅也曾几次回乡在此住过。</p><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后园是百草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园,面积近2000平方米,童年时代的鲁迅常在这里玩耍,捕鸟。绍兴东昌坊口11号(今鲁迅路198号)是私塾三味书屋,12岁至17岁的鲁迅在此读书。 鲁迅故居几经修葺,恢得了旧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鲁迅故居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从1912年到北京后,一共有过四处住所,初到北京之时是应蔡元培先生的邀请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一职,住在绍兴会馆。</p><p class="ql-block"> 1919年,鲁迅三兄弟购买了八道湾胡同11号四合院,一家人居住于此,次年鲁迅于北大任教。生活相对惬意。</p><p class="ql-block"> 好景不长,几年后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于1923年搬离至砖塔胡同61号,这是鲁迅托朋友找的临时住所,居住条件很差,所以在此处居住不到一年就搬离了。</p><p class="ql-block"> 前三处栖身之地已经被损坏或者拆除,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是鲁迅在北京的第四处住所,也就是北京鲁迅故居所在地,1924至1926年鲁迅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这座四合院是鲁迅向朋友借钱购置的,购买之时这座四合院也比较破旧无法正常居住,鲁迅便亲自设计重修,所以这是一座个人特色浓郁的四合院。建成之后,接来母亲与有名无实的妻子朱安一起居住。</p><p class="ql-block"> 1924年至1926年,时局动乱,军阀战争频仍。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就是此时创作的。这部作品很清晰地反映了鲁迅此时的心情,理想中的光明世界远远没有到来,他也曾犹疑但最终还是选择坚持,那个明知前方是坟却依旧向前走的过客,那棵直愣愣刺向天空的枣树正是鲁迅此时的自我反映。</p> <p class="ql-block">  《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p> <p class="ql-block">  《故乡》创作于1921年,当年鲁迅面对积贫积弱的祖国、出走故乡的人们,以笔为戈,以纸为戎,呐喊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字字浸透着他为民族的觉醒、解放与复兴奋斗一生的意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