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答应了霞同学要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成长经历的那刻起,我就一直在想要讲些什么好,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精心准备。奈何越是想用心做好,越是觉得吃力,或许这是一个不好展开的话题,其根本原因是我根本就不是一个有资格可以站在台前分享经历的人,没有什么值得拿来称道的东西,至今同样还是在生活的鸡毛蒜皮中挣扎着求索。那些天思维很凌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在思考,我要说些什么,怎么说。夜深人静是个好东西,你可以听见身边孩子睡梦中的呼吸声,然后整个心灵翻山越岭,回到最初,能够听见灵魂深处的绝响。<br> 教书的第15个年头,我选择了重新出发,带着家人和孩子一起上路,生命的第37个年头,我想换一种活法。自从2019年父亲匆匆离开我们,我连办理他的丧事都要上完最后一节课、做完上午的一次科组汇报,结束之后才提着行李上路,我用很多的漫长痛苦的黑夜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究竟在证明什么,证明给谁看?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父母的乖孩子,从来没有叛逆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亲眼目睹我勤劳善良的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那个资源贫瘠的年代,我们打小就知道要读书,但是并无“书”可读,高三毕业的暑假,一次偶尔去镇上的电影院,看见电影院可以看书、借书,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高中为了考大学,我选择了理科,在枯燥的各种公式里,我觉得学习没有任何乐趣,直到我遇见了各式各样的图书,那个暑假我把三毛的文集看了个遍,喜欢她的作品是因为,我在日常生活里的种种真实的感受,在她的字里行间都找了出口和认可,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不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孩子,我只是心里蕴藏着一种叫“理想”的能量,它正在蓬勃生长。 那个暑假让我坚定再怎么艰难也要上大学,我做好了吃苦的所有准备,读大学很苦吗?今天在再一次梳理这些情绪的时候,我的内心却是满满的甜,在那些为生活费和学费愁苦的日子里,坚守着读书的阵地,哪怕是读研究生带着孩子一起读书,我都觉得虽苦尤甜,因为在很多年里我都通过文字把所有苦难的意义都挖掘成生命的宝藏,现在再回过头,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感恩生命中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因此伫立在记忆里的都成为无穷的闪着金光的大山,成为我此后余生继续探求的底气。 有父亲陪伴的35年里,人生日常里所有的情绪都有过,我是从高三那年才真正的思考前途和命运这个大命题,从高三至今的每一年我都活得很匆忙,读大学,工作,结婚,育女……我始终把工作看得特别重要,几乎贯穿了我生活的全部,父亲的离去,让我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让我真正驻足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一直以来都是那个极力证明自己的人,有一天爸爸不在了,我无数遍在心里默默问自己:我要证明给谁看? 是觉得很累了,亦无外物可寻了,接下来要做好的就是把孩子教育好,她们将会成为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痕迹,我一定要把最美好的她们送给世界,我要她们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有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一直钟情于教育,那就好好地教书育人,立己树人,做一个好老师,潜心育人。不记得是从哪一年开始,就不曾写过文字了,这些年文字只是穿头而过,飘在眼前,乱在心里,却从来没有时间停下来用文字去安抚一下躁动的内心,接下来的每一天,用文字为载体,去热爱地理、热爱生活、热爱教学,把生活的每一天都做到极致,不负余生。向内求,求诸己,清醒而喜悦,如果说那分享的一个半小时时间是我最投入的时刻,是因为我特别特别真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