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智慧

伍悦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母亲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杜姝鹏</p><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天了,连绵的秋雨似乎也在为世间失去一位伟大的母亲而悲伤不已。我在落泪和怀念母亲的同时,总在想该怎样概括母亲的一生?勤劳,善良,坚韧,博爱……思来想去,觉得惟有“智慧”两字,才是母亲的代称。</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落后贫穷的温饱都是问题,偏僻愚昧的山村更是很少有人饿着肚皮求知识。可母亲却早早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秉承“孩子考到哪里就供书到哪里”的原则,在父亲每月只有三十元工资养活家里十几口人的情况下,母亲送大姐进城读书。两年后,大姐成了村里第一个考学成功的人,也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母亲不断地鼓励我们:“好好读书,向你大姐看齐。”身边的榜样有力量,我们姐弟八人先后有六人通过读书走出山村,走向光明。站得高望得远,我们的知识文化又直接影响了对下一代的教育,长江后浪推前浪,大学硕博又留洋,母亲的教育智慧改变了家里几代人的命运,福泽绵长。</p><p class="ql-block"> 母亲言传有功,身教更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勤劳。那昏黄的油灯下,飞转的缝纫机前,是母亲在为一家人衣鞋劳作;那烈日下的田间地头里,风雨中的乡村小路上,是母亲在为全家人的吃粮辛苦;那燃着柴火的锅灶前,醒发蒸食的面盆里,是母亲在为孩子们三餐准备……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母亲不让一日闲过,不让一刻荒废,连下雨的日子都忙着拆洗衣被。母亲自己的勤劳是对我们最好的吃苦教育,不劳动就读书,不睡懒觉不闲游,我们从小就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农活,甚至在家里修房盖屋的时候,我们都是小劳工,搬砖、和泥、拎泥包,我们都是体验过的。到今天,吃苦受累都是我们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本事,而一勤天下无难事,母亲的智慧就在勤劳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香女最聪明”,“我们家高鹏最细心”,“我们家玲儿最勤快”……母亲特会表扬我们。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欣赏是最好的教育。母亲总能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优点而加以放大,鼓励我们扬长避短,争先恐后。母亲夸我“省心的孩子省心的娘”。近年来,三弟创业举步维艰,征途漫漫,但母亲坚信:“我家翔儿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他是做大事的人。”母亲的欣赏与坚信,是孩子不竭的动力,三弟的事业渐近成功。</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平凡的日子充满阳光。从我们幼小时家庭的“五年计划”到母亲晚年多病还绣花,母亲无论何时都向往美好。“脚蹬莲花手攀高”,“龙飞凤舞吉星高照”……母亲去世前十天还在绣花,而未绣完的花鞋垫似在无言的告诉我们:孩子们,生活如花,努力绽放吧!</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爱情观:重才不重财,看人重看品,也体现着智慧。父亲家穷地僻,但品学兼优,母亲选择父亲是选择了辛苦,但也选择了幸福。晚年的母亲多病缠身,父亲日日陪伴,事事尽心。那营养搭配的早餐里,轻重适度的按摩时,那“只要你妈高兴”的口头禅中都是幸福的味道。母亲的爱情,羡煞多少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很平凡,她是天底下成千上万母亲中普通的一位。但母亲很有智慧,她对子女的教育,对人生的态度,对美好的执着都是留给我们无价的财富。这次我们姐弟八人和父亲给母亲办丧事,父亲哭得满嘴泡,大姐累得感冒了,二姐刚从坟地回来就输液了,哥哥痔疮发作了,我的胸脯隐隐作痛,弟弟们一个个晕头转向……母亲一生一人,为我们姐弟八人的婚事操劳过,为爷爷奶奶的丧事忙碌过,但我们从没见母亲退缩和倒下,母亲的不易和智慧,岂是我们可及!</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但母亲的智慧,永远如春阳秋月,温暖照亮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