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从诗中来,诗入画中去——记义乌市中小学刘智永名师工作室美术研训活动

Arie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0, 0, 0);">2021年9月24日,当炎热的夏季渐渐离我们而去,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五彩缤纷的季节,义乌市中小学美术刘智永名师工作室在塘李小学开展了关于“国画欣赏”专题培训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训,</span>共同探讨国画欣赏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 《春江水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塘李小学 陈川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0, 0, 0);">第一堂课是由塘李小学的陈川涧老师带来的《春江水暖》,旨在让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感受国画特有的魅力。本堂课,陈老师先以一部水墨动画《山水情》作为开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观察力。当《春江水暖》只展现出一艘小船的画面时,船上的人就成了学生们的关注点,学生从造型、动作、服装、颜色等方面入手,对他们两个在做什么展开了讨论。而后,在学生一筹莫展之时,陈老师将作品不断展开,学生的想法也随之冒出。期间,学生通过模仿画家的笔触,用墨在宣纸上感受画家当时的心境,仿佛置身画中,让学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最终,当整幅国画作品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感觉也到了,学生恍然大悟,国画和诗意的结合带给人的感觉真不一般啊!</span></p> 《蛙声十里出山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塘李小学 傅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color:rgb(0, 0, 0);">第二堂课是由塘李小学的傅静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蛙声十里出山泉》。本课以小朋友感兴趣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小蝌蚪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傅老师引导孩子们分别从画面中的远山、山涧、山泉、蝌蚪展开教学,让孩子们边体验水墨游戏边感受画面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通过对画面中点、线、面的解构,让孩子们深入感受中国水墨画中墨色的浓淡、用笔的轻重以及画面的疏密等关系。最后再以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结束本课,使其贯穿始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0, 0, 0);">随后,在刘智永导师的引导下,两位执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工作室成员针对两位老师研讨课进行教学评课,交流了自己的建议,与大家一起反思与总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0, 0, 0);">接下来,特级教师曹建林老师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古人常用诗情画意比喻耐人寻味的景色,作画提诗,亦或为诗作画。传承下来的大家画作中,无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位老师执教的《春江水暖》《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一句诗的主题画。曹特指出美育是一种偏于感性的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视觉的冲击,国画教学中虽以内容、形式为主,但情感更重要。要以情感为发现点、审美为感悟点,再进行形式的探究,让学生主动探索,最终达到共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0, 0, 0);">翰墨传承,研学相长。业精于勤,艺无止境,通过本次“国画欣赏”专题研讨活动,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历练中成长,学科素养在研修中提升。</span></p> <h5>图片:曹中元、张骁晶</h5><h5>编辑:蒋铁瑛</h5><p class="ql-block"><br></p>

国画

学生

老师

山泉

工作室

蛙声

画面

水墨

教学

刘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