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之行回忆录之一——岁月里的机动中队

胡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话题《边境之旅》,想起那次边关之行。这是一次寻旧之旅,不是纯粹的旅行,此行饱含着浓浓情感,源于硝烟过后故地重游。<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2年开始,不断有战友邀请参加2013年广西那坡战友会,无奈事务缠身未能成行。2014年1月,夫妻俩突发奇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边境之旅。</span>三天三夜的行程,<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篇文章难以概述,</span>有些点滴不想忽略,遂按自己经历和思路娓娓道来,尽量还原当初的感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1月,离别广西那坡24年后,我再次踏上那片土地,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85年至1990年,我在广西边防总队那坡县机动中队服役,这是一支战时组建配合陆军军事行动的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反敌反特维护边境治安。</p><p class="ql-block">那坡对我来说是有感情的,流过血、流过汗、流过泪,金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华的大好时光在这里度过</span>。多次遇险,两次遭遇死亡,所幸命不该绝,在战友的救援下化险为夷,逃过一劫。身体上、心理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月25日,我们从深圳出发,一路狂奔到达百色,在田阳下高速后,借道靖西前往那坡。下高速时已是傍晚,道路坑坑洼洼,计划当天赶到那坡,恶劣的路况却难以畅快通行。颠颠簸簸没走多远,一座收费站挡住了去路。心里疑惑:这么烂的路还收费?收费员冷冰冰地抢白:你别来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呛得我不知道怎么说话好。</span>本来在靖西集训、学习过,对风光秀丽的靖西印象很好,妇女横眉冷对的样子,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晚上10点多,在黑暗中摸索四个多小时,终于到达那坡县城。深圳到那坡,导航一千一百多公里,耗时十五个小时,其中靖西至那坡的路况大大阻缓了行进速度。</p><p class="ql-block">虽然是晚上,那坡县城的变化还是能感觉,城厢镇可以说今非昔比。八十年代,那坡全县人口17万,城厢镇两、三万人;县城很小,大部分是低矮破旧的平房,主要街道五分钟可以走完。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县城扩大了三、四倍,建筑、街道大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城区,住宿是主题,一圈下来觉得睦边大酒店较为合适。睦边大酒店似乎在当时的武装部对面,当年制止冲突曾在这里受过伤,旧地重游竟然如此巧合,感觉奇妙。</p><p class="ql-block">登记住宿时,前台接过身份证,“咿”地一声:你们深圳来的呀,我给你们打折,好吗?</p><p class="ql-block">才在靖西被怼,那坡姑娘见面就来的热情让我吃惊,主动提出打折,确实意想不到。初来乍到以酒店最低折扣入住,心情自然大好,不愧是第二故乡,顿时感到亲切、温馨。</p><p class="ql-block">当晚扔下老婆,迫不及待地在街上走一圈,变化太大找不到原来的感觉,夜深人静也不可能碰见原来熟悉的人们。听说有广东高州的战友在这里立足,开了一家烧烤店,大街小巷转迷糊了也没找着,劳累一天困意上来,只好回酒店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6日,早上5点多,老婆还在睡梦中,我蹑手蹑脚走了出去。街上一片昏暗,除了卖菜的行人稀少,边城还没有完全苏醒过来。</p><p class="ql-block">心里挂念机动中队,沿着记忆中的道路往前走,那坡医院、那坡小学,外贸局、粮食局,民兵小分队、武装部仓库,医药公司仓库,最后是机动中队。</p><p class="ql-block">路过武装部基地时,我似乎看见那个满脸络腮胡子身材彪悍的民兵,听见他用沙哑浑厚的声音说五四手枪撞针断了,又得修。<span style="font-size:18px;">恍恍惚惚,以前许多情景一股脑儿涌现出来。民兵</span>小分队拆卸枪支的声音、验枪的声音,徒手劈砖的吆喝声,以及紧急出动的脚步声纷沓而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或许尚早,</span>机动中队大门紧闭,营区内空荡荡的特别冷清,门口“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八个字倒是清晰可见。从门口的警示牌可以看出,这里已经被建成油库,左边机动中队队部、缉私队一体的办公楼已经被拆除,成了一块空地。</p><p class="ql-block">空地尽头是小桥,小桥是队部连接战斗班的通道。记得新兵报到第一天,我在桥上问老兵:越南为什么打中国?八班长哈哈大笑:傻瓜,越南敢打中国,支援柬埔寨。</p><p class="ql-block">当时年少,不知道柬埔寨在哪里,和中国什么关系,只是这个疑问很久了,碰到老兵就想搞清楚。八班长的回答我并不明了,不知道人家国家的事和我们什么关系,不知道政治家的智慧可以用战争来体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服役前两年,除了去南宁、靖西学习,我一直在后勤,住在队部上面的宿舍。和执行军事任务的战友不同,我和越南特工不可能接触。想象中,越南特工凶悍狡猾,而现实却颠覆我的看法。</p><p class="ql-block">87年的一天,中队突然戒备森严,据说总队在我们中队会见一个重要人物。本来与我无关,指导员却给我一个艰巨任务——冲厕所。</p><p class="ql-block">原来来了一个境外情报人员,为了情报顺利交接,总队特别强调后勤工作要做好。于是,队部的独立卫生间冲了又刷,刷了又冲,水泥皮都磨光了,还要洒上一瓶花露水。</p><p class="ql-block">走的时候见着神秘人物,一身壮族服装的小老头,和想象中的越南特工相差太远,原以为凶神恶煞、高大威猛,不想如此平常。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一条沟一道坎一个山洞也是情报,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p><p class="ql-block">当晚,战斗班趁着夜色将老头护送出境,我松了一口气,一个冲厕所的任务把我搞得紧张兮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队部已经被拆除,机动中队残旧不堪,心里就像这早晨的天气,阴沉沉的。痴痴呆呆候在门口,晨雾迷蒙,傍着大门也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大清早没有士兵出现,天气更是清冷得受不了,只好抖抖索索往回走。</p><p class="ql-block">吃过早餐,站在酒店门口张望。已经是早上九点多钟,街上稀稀拉拉几个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十年代,早晨六点开始,狭小的山谷军号四起,操练声、口号声此起彼伏;部队星罗棋布,军人随处可见,颇具边关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正在回想,迎面看见两个搬东西的武警干部,遂向一名校官询问机动中队情况。中校说自己就是边防大队的,之前机动中队战友会就是边防大队主持。听说我没回过部队,邀请我去边防大队,并告诉具体位置。至于机动中队,中校表示只管去,他会通知那里的战士接待。详尽热心地安排,寻思应该是边防大队领导,不禁暗自庆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次站在机动中队门口,感慨万千。机动中队战时多达八十多人,九零年解散时只剩下二十几名骨干。曾几何时,这里充满阳刚之气,生龙活虎的战士、整齐划一的训练场面让人热血沸腾。如今空旷静寂,一片荒芜,很难想象当年是杀声震天的部队。</p><p class="ql-block">估计接到电话,一位稚气未脱的士官走了出来,招呼我们进去。当兵6年,二十二岁,已经是三级士官,重庆籍的武警战士着实让我羡慕,当年呕心沥血也没能遂愿的事,在他看来平常轻松。</p><p class="ql-block">机动中队住着三名士官,看护三只残老的警犬。当年缉私队也有三只警犬,吃的都是牛肉、排骨,6块钱一天的伙食让我们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当时战士2块1毛5,伙食差不说,还经常吃不饱。龙精虎猛的小伙子加上高强度的训练消耗实在大,老兵有时馋得慌,会做一些出格的事。记得当初拒绝把猪肉全分给一个老兵,被老兵打得鼻肿脸青,足足躺了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为了改善生活,广东战友充分发挥地方才智,挖地老鼠、找木虫,在宿舍用电热丝煮玉米、南瓜苗。凡是他们认为能吃的一概不放过,而且津津有味,在他们眼里能吃的都是美食。</p><p class="ql-block">部队旁边的悬崖上,有一种叫声特别的动物,叫蛤蚧。广西战友说蛤蚧很珍贵,能卖钱,但上去搜寻基本徒劳无功,蛤蚧属夜行动物,白天难觅其踪。</p><p class="ql-block">悬崖下的陡坡上有一种野生水果,叫芭乐,是贫瘠的石灰岩山区为数不多的果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貌不扬的芭乐</span>有一种特别的清香,熟透之后表皮金黄,肉质松软,甚至入嘴即化,很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清平的部队生活来说,芭乐可以满足饥渴的肠胃,也是战训之余的一种生活乐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办公楼已被夷为平地,操场、厨房一片荒芜,战斗班宿舍冷清清地矗立。除了人迹罕至的神秘,外人无论如何不知道,这里有着一段光荣的历史。</p><p class="ql-block">80年代,我们抱着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奔赴边防,誓死捍卫祖国尊严。风里来,雨里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摸爬滚打苦练杀敌本领</span>,为战斗在对越前线而自豪。</p><p class="ql-block">85年12月至86年3月,念井、弄汤炮战,部队全员候战。头次参与战争的我抱着一挺56式轻机枪心里忐忑,庄严肃穆的战前氛围让人无法放松;甚至不敢睡觉,心怕突然开拔来不及收拾。面对边境之外的挑衅,战友们磨拳擦掌,踊跃参加边防行动,执行战斗任务。各个行动小组沉着冷静,圆满完成潜伏、保卫任务,成功挫败敌人偷袭阴谋。</p><p class="ql-block">87年下半年开始,边境气氛缓和,那坡方向战事平静,边境执勤日趋减少。机动中队开始裁减兵员,老兵正常退役,88年、89年新兵抽调内地。自此,机动中队军事功能弱化,逐步参与地方建设,维护社会治安。1990年3月,机动中队完成历史使命,正式解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首往昔,不胜感慨,</span>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山河依旧,机动中队却是面目全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过去的日子里,在这片热土上,</span>生活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赴汤蹈火的气概奔赴硝烟弥漫的边防,用血肉之躯构筑保卫南疆的铜墙铁壁,赤胆忠心贡献自己,英勇无畏对敌斗争。面对生活,</span>他们哭过、闹过;面对战火,奋勇向前,义无反顾,依然用铮铮铁骨承担一个军人的责任,用血性肩负一个士兵的担当,甚至用生命兑现保家卫国的诺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违了,我的机动中队!</p><p class="ql-block">久违了,我的美丽南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