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100岁,遗嘱曝光:相守17年,45岁的翁帆图什么?

方馨伟爱

<p hm_fix="325:199"><strong>“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机会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在同一时代。”</strong>——科普作家卓克</h3></br><h3><strong>最近,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迎来了他的100岁生日。</strong></h3></br><h3>9月22日,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专场举办。</h3></br><h3>“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相册”也和大家见面了。</h3></br><h3>据了解,相册分成先生风采、青少时光、家庭生活、学术人生、珍贵记忆、党的关怀、友谊长存、亦师亦友、祖国科教和归根清华十个篇章,来展现杨振宁的风采。</h3></br><h3> <h3>可能比起杨振宁的学术人生,他的家庭生活会更受普通人关注。<br></br></h3></br><h3><strong>毕竟他和小54岁的翁帆已经生活17年了。</strong></h3></br><h3>今年翁帆已经45岁,杨振宁100岁。</h3></br><h3> <h3>而在两年前,杨振宁还嘱咐了后事,他说:“等我将来离开这个世界,你可以再婚”。</h3></br><h3>当时,翁帆回答:“我当然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讲!”</h3></br><h3>一字一句让人催泪。</h3></br><h3>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外人不会这样想。</h3></br><h3>事实上,直到现在,很多人看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还是拿着恶意去揣度。</h3></br><h3>比如,“杨振宁活那么久,翁帆要被熬死了。”</h3></br><h3>“翁帆就是看上了杨振宁的名和钱。”</h3></br><h3>“杨振宁图晚年有人照顾,翁帆图名气和钱,双方不过是各取所需,能有什么爱情?”</h3></br><h3> <h3>还有很多人想到了苏轼写的那首诗:</h3></br>“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h3>他们在嬉笑间分析这段“老少恋”的企图:<strong>老人贪图美色,女人为求名利。</strong></h3></br><h3>甚至还上升到道德的高度:</h3></br><h3><strong>有伤风气、违背伦理、离经叛道、愧对先祖。</strong></h3></br><h3> <h3>更有人热衷于从一张张照片里代入角色,去寻找出两人不幸福的痕迹,比如无性婚姻、跟孩子怎么相处等等。</h3></br><h3>随着杨振宁越发年老,<strong>“遗产阴谋论”</strong>更是此起彼伏。</h3></br><h3>反正不管怎样,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把两人的新闻拧出来嘲讽,不愿意接受这段婚姻纯粹是缘于爱情。</h3></br><h3> <h3>即使常有甜蜜的新闻传出,但他们更愿意去相信翁帆“满脸嫌弃”、“逐渐憔悴”、“加速老化”才是这段婚姻的真相。</h3></br><h3>不过,即使伴随着无数的质疑声,翁帆几乎从来没有通过媒体去证明什么,她说:</h3></br><h3><strong>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压力,倒是外面的声音很大。</strong></h3></br><h3>其实,翁帆和杨振宁早就在1995年就认识了。</h3></br><h3>但那时候两个人各自都有家庭。</h3></br> 杨振宁先生和杜致礼女士<br></br><h3><strong>杨振宁当时的夫人叫杜致礼,是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strong></h3></br><h3>1944年,获取了西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的杨振宁,准备赴美公费留学。</h3></br><h3>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在等待签证的那一年,他在西南联大附中当高中数学的代课老师。</h3></br><h3>碰巧,陆军中将杜聿明的爱女杜致礼正好是杨振宁的学生。</h3></br><h3> <h3>两人彼此互生情愫,但因为国内风云变幻,始终没有机会表白。</h3></br><h3>随后杨振宁出国留学,杜致礼也转到纽约圣文森学院学习。</h3></br><h3> <h3>一直到1949年圣诞节,神奇的命运之手才再次将两个年轻人拨到了一起。</h3></br><h3>彼时,杨振宁无意中踏进了普林斯顿唯一的中餐馆“茶园餐厅”,与杜致礼不期而遇。</h3></br><h3>一年后,两人踏进了婚姻的殿堂。</h3></br><h3>这一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h3></br><h3> 全家福,左起:杨光宇,杜致礼、杨光诺、杨又礼、杨振宁<h3>1995年,汕头大学筹备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大一翁帆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h3></br><h3>因为彼此的印象特别好,此后多年,翁帆和杨振宁夫妇保持着书信往来。</h3></br> 1995年,杨振宁,杜致礼和翁帆在汕头大学相遇<br></br><h3>这期间,杨振宁跟李政道研究物理学,杜致礼则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担任中文教师,并且抚养三个儿女。</h3></br><h3>而翁帆一直在深圳工作,其间与香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在香港办理了结婚手续。</h3></br><h3>然而本该各自幸福的几个人,却因为意外再次有了交集。</h3></br><h3><strong>2003年,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去世,翁帆得知消息之后给杨振宁写了一封慰问信。</strong></h3></br><h3>而此时,翁帆也刚刚结束了她失败的婚姻,考入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攻读硕士。</h3></br><h3>同样经历着感情失落的两人,自然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h3></br><h3> <h3>一年后,杨振宁向翁帆求婚,2004年12月24日,两人在民政局登记结婚。</h3></br><h3><strong>他82岁,她28岁。</strong></h3></br><h3>一位是82岁原配去世的老人,一位是结束了失败婚姻的28岁貌美女子。</h3></br><h3>两人的婚姻就如同一场大地震震动了科学界,也引发了很多猜测。</h3></br><h3> <h3>但其实,两人在开始这段婚姻前都有过考虑。</h3></br><h3>比如儿女的意见。</h3></br><h3>很多儿女,是反对年迈且有钱的父母再婚的。</h3></br><h3>但是,杨振宁的子女对父亲的再婚都表达了祝福。</h3></br><h3> <h3>再比如是两人之间究竟是崇拜还是爱情,在接受杨澜采访的时候,翁帆也给出了回答。</h3></br><h3>彼时杨澜问翁帆:<strong>如何确定自己是爱,而不是崇拜?</strong></h3></br><h3>翁帆回答说:</h3></br><h3>你要知道,当一个你崇拜的男人对你表达了喜欢或者爱的时候,你很容易就爱上他了。</h3></br><h3>我只是选择了一条更人迹稀少的路。</h3></br><h3> <h3>还有各自的生活习惯。</h3></br><h3>两个人都喜欢散步和看书,并且还都没有熬夜的习惯。</h3></br><h3>每天早上,翁帆先早起为两人准备好早餐,吃完后再送杨振宁出门去工作。</h3></br><h3> <h3>到了傍晚,他们一起并肩散步,或是待在家里,她弹钢琴,他在一旁安静的看书...</h3></br><h3>而杨振宁年龄虽大,但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浪漫,也保持着对翁帆的关怀。</h3></br><h3>他会给她写诗,给她讲故事,甚至会因为怕吵到她,躲到卫生间去看书。</h3></br><h3>总之,两人能走到一起,不能仅仅说是因为色相、金钱和地位。</h3></br><h3>更多的,是因为两个人在精神气质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性。</h3></br><h3> <h3>就像婚后翁帆曾说道:</h3></br><h3>“我觉得我的生活平静、稳定,我享受其中。他营造了一个很纯净的世界给我。”</h3></br><h3> <h3>杨振宁也在采访中说:</h3></br><h3>“假如我没跟翁帆结婚,我会觉得三四十年后的事跟我没关系;现在我知道,三四十年后的事,透过翁帆的生命,与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h3></br><h3>目前,即将100岁的杨振宁与45岁的翁帆,已经共同走过了17年。</h3></br><h3><strong>而在2006年的时候,夫妻俩还做了婚前财产公证。</strong></h3></br><h3> <h3>杨振宁只把一栋房子作为了他们的婚后财产,如果他离去,房子属于翁帆。</h3></br><h3>他其余财产全部归自己的子女所有。</h3></br><h3>为了不让翁帆在自己离世后过孤独的生活,杨振宁还要求翁帆在自己走了之后再婚。</h3></br><h3> <h3>所以,好多人“恶心”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到底“恶心”个啥呢?</h3></br><h3>他们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能排除父母、子女对“自己的事儿”的干扰,以“独立人”的姿态和对方站在一起。</h3></br><h3>而且年龄相仿的婚姻,他们又不是没经历过。</h3></br><h3><strong>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或许人家早想明白了。</strong></h3></br><h3> <h3>更重要的是,好的婚姻是让人共同成长的。</h3></br><h3>就像两人结婚的近20年里,并不是为了柴米油盐风花雪月,而是一直致力于中国物理学的发展。</h3></br><h3>2011年,翁帆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读博。</h3></br><h3>在翁帆的照料下,八九十岁的杨振宁也一直活跃在科研和慈善教育的第一线。</h3></br><h3> <h3>科学领域最著名且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期刊Nature(《自然》)曾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名列第18位。</h3></br><h3><strong>也是这个榜单里唯一的华人,更是目前唯一还在世的物理学家。</strong></h3></br><h3>而榜单里的其他伟大科学家,则是爱因斯坦,牛顿,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h3></br><h3> <h3>按照“世界版知乎”美国网站Quora的排名,杨振宁更是和牛顿、爱因斯坦一起排进了第一梯队。</h3></br><h3>他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更是影响了近50年来的所有获得诺奖的粒子物理学家。</h3></br><h3>丁肇中在杨振宁70岁生日宴会上曾这样说:“提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h3></br><h3> <h3><strong>当然也因为粒子学,让他饱受非议,也就是最超级对撞机实验。</strong></h3></br><h3>关于要不要发展超级对撞机,杨振宁的理由是超级对撞机太贵了,中国没有能力负担这个项目。</h3></br><h3>而且粒子物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结了,新的对撞机可能做不出任何新的发现。</h3></br><h3>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不认同,也各有各的道理。</h3></br><h3> <h3>有时候科学并不是要争一个对错,<strong>对一个问题进行具有活力的辩论,无论是对科学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strong></h3></br><h3>不过,有人借此攻击他说:</h3></br><h3>“他老了,做不动研究了,所以只好回中国圈钱养老。”</h3></br><h3>“嫌对撞机花钱,却带着娇妻回国研究别的项目,不是照样花钱。”</h3></br><h3>还是有必要仔细思考一下的。</h3></br><h3>杨振宁当初没有回中国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的岳父是杜聿明。</h3></br><h3>当时的形势,他回国会是什么下场,要引发多少政治问题,可想而知。</h3></br><h3>事实上当年各方领导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没有批准他回国。</h3></br><h3> <h3>另外,他和钱学森、邓稼先不一样,他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研究。</h3></br><h3>相比之下,对制造核弹帮助十分有限。</h3></br><h3>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先保护其他人回国。</h3></br><h3> <h3><strong>到了2003年底条件成熟后,杨振宁也是第一时间回国定居,并且加入了中国国籍。</strong></h3></br><h3>至于说杨振宁圈钱,倒不如先看看他为了推动中国教育和中国科技,募集了多少钱。</h3></br><h3>他回国定居之前,不但放弃了美国的高薪,还把美国的房子给卖了,然后把钱都捐给了清华。</h3></br><h3> <h3>他还募集了一千多万美元,在清华盖起了专家公寓楼,就是那三栋“大师邸”。</h3></br><h3>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h3></br><h3><strong>而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strong></h3></br><h3>此外,杨振宁还义务参与建设了中国60多个一流的物理实验室,推荐了上千名优秀学生赴国外深造。</h3></br><h3> <h3>所以就像那句话说的,<strong>你能认识到的杨振宁的伟大程度就是你的认知程度。</strong></h3></br><h3>如今,杨振宁已经迎来了他的100岁生日。<br></br></h3></br><h3>在人生行至终点时,爱情的再次造访,让他重新被幸福眷顾。</h3></br><h3>杨振宁曾深情地对翁帆说:“为了你,想要活到100岁”。</h3></br><h3>尖端科技的发展,让他再次站在风口浪尖。</h3></br><h3>彼时媒体形容超级对撞机为“这是杨振宁的最后一战”。</h3></br><h3>两件事叠加到一起,其中滋味外人不得而知。</h3></br><h3>但对于经历过世纪的战乱、动荡、科研的艰辛、世人的毁谤、衰老与孤独的杨振宁来说,可能就像一首激昂悲怆的“命运交响曲”。</h3></br><h3> <h3>正如他在《曙光集》的前言中写的:</h3></br><h3>“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h3></br><h3>他以为他等不到“天光大亮”,但十多年过去,他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h3></br><h3>他也仍与翁帆一起,执手共看这潮涨潮落的人世间。</h3></br><h3> <p class="ql-block">在一切流逝面前,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关于婚姻好坏,关于功过毁誉。</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了这样一句话:</p><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算得上是科学天才的有一个杨振宁,算得上是商业天才的有一个任正非。其他的天才虽然无数,但恐怕不容易打进史书去。”</p><p class="ql-block">杨振宁不仅是华人里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在世的最伟大物理学家,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但是话说回来,当国外的人都在垂涎他30多篇SCI论文的时候,一些人却在八卦他诅咒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p><p class="ql-block">就像科普作家卓克说过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机会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在同一时代。”</p><p class="ql-block">所以,能和杨振宁生活在同一时代,真的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p><p class="ql-block">这种幸运,也不应该被忽视和辜负。</p><p class="ql-block">千万不要等到斯人已逝,才去缅怀他,纪念他。</p><p class="ql-block">最后祝杨振宁先生生日快乐,也祝杨振宁夫妻幸福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