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下雨了。</p><p class="ql-block"> 想和我昨天一样迎着太阳出发的同事起了个大早,落了个空。</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冲着刘成纪教授去的。</p><p class="ql-block"> 听说今天上午9点刘老师在艺术与传媒学院讲老庄,我6点半就起了,乘7点半的校车去本部,预计8点20到,去食堂吃个早餐,再到艺术与传媒学院听课,时间刚好。</p> <p class="ql-block"> 已经被刘老师圈粉了。</p><p class="ql-block"> 他是真正打破学科界限的大家,文学、哲学、艺术、美学、道学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从今天的第一张课件就可见一斑:哲学教授,道家传统,中国艺术——明天下午他还有一个讲座,题目叫《六诗之教与风雅中国》,那显然又是文学的领域。</p><p class="ql-block"> 正如刘老师开场所言:专业化的学习,导致学科视野的窄化。需要给哲学补艺术,或者给艺术补哲学。</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还应该加上文学,需要给文学补哲学、补艺术,或者给哲学、艺术补文学,它们原本就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一次听刘老师的课都有醍醐灌顶之感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刘老师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一、道家与老庄</p><p class="ql-block"> 二、道论的提出</p><p class="ql-block"> 三、作为“道图”的中国艺术</p> <p class="ql-block"> 道家起源于殷周之际。与东部的游牧传统形成的商文化,和西部的农耕传统形成的周文化有关。</p><p class="ql-block"> 游牧民族对土地没有感情,更多地关注天象,因此在《诗经·商颂·玄鸟》中其生命的起源是“玄鸟”。</p><p class="ql-block"> 而农耕民族却认为土地孕育了生命,土地是生命的起源。(《诗经·大雅·生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因此,游牧民族富有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而农耕民族则脚踏实地,重在解决现实问题。</p> <p class="ql-block"> 这也可以从商周两地的器物特征看出来。</p> <p class="ql-block"> 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方式,起源甚早,但真正被视为思想流派,却起于汉代。经历了从原始道家到学派自觉,最终形成完整的道家,包括利己派、用世派和逍遥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实践化,或在现实中的兑现形式。如《庄子 逍遥游》的此类描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哲学中,只有道家是真正的形而上,超越了经验的局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道家认为世界的构造是五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简洁的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性质,即阴阳;其共同的本质是:气。气可以诉诸日常感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水墨画是最高的艺术?刘老师有一句经典的回答:艺术跨过美学,直接通向了哲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中国画是写意的?这个“意”是天地自然的奥义,它的本质是“无”,这个“意”的概念与“无”的概念是等同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中国画要用有限的“有”去暗示无限的“无”。要做减法,尽量减少画面之物对人的视线的吸引力,西方的画讲究凝视,而中国画是让人的目光无限扩展、游离出去。画面不要太吸引人,不要囿于五色,尽量使画面简化、色彩简化。画面的形象是被人抛弃、遗忘的对象,让人最终忘了画的形象,实现对意的逼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大多前景鲜明,景深处越来越模糊,给人造成深不见底的感觉,需借助观者的想象力,一般从最鲜亮处45度角走线,不断往复,直至画外……所以山势的走向、水流的走向很重要,要以有限的“有”暗示无限的“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美术运动,用西方绘画方法改造东方绘画,增加了中国画的确定性,色彩浓艳,使形象更具坚固性,给无穷的想象造成了一定的阻塞。</p><p class="ql-block"> 例如人民大会堂的著名画作《江山如此多娇》,雪山运用了油彩,更有质感,增加了画面的坚固性,但心灵飘逸不出,变成对现实山河的赞美。画面的结构保留了中国画的结构,从近景往深远处走的时候感受到巨大的困难,因为远方增加了亮度,画面的深邃感不足。红太阳的出现,具有政治意义。因此这幅画不是一般的艺术创造,更是一种政治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中国画讲气韵生动呢?中国美学认为,自然本身有生命,在空无之处依然有气态充盈。这就使中国画具有边界非清晰的特点,造成一种若有若无,徘徊在有无之间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每个个体飞翔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外国的天使长翅膀,而中国的仙女不长翅膀。中国人自身带着气韵,衣带一飘即可上天,而无需借助翅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西方的油画作品对比,就能够看出中国画边界模糊的特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中国画是哲学的展开形式?因为中国画的有无、阴阳、刚柔、动静都是辩证统一的。例如山水画中,山是阴,水是阳;山是刚,水是柔;山是静,水是动……</p> <p class="ql-block"> 道家以无为本,佛教以空为宗,他们分别把“无”和“空”作为世界的本体。两者的区别在于:无,是生存论的范畴,关注的是“世界从哪里来的”;空,是存在论的概念,关注的是世界当下的存在性状。</p><p class="ql-block"> 当佛教进入中国绘画,线条、空间、物象明朗起来,强化画面中有限形象的表现力。如王维画的雪里芭蕉,就有红的鲜艳照亮天地自然空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刘老师以“注重美,崇尚爱,向往自由”总结老庄之道对中国美学精神的开启。</p><p class="ql-block">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个上午。更惊喜的是刘老师竟然把他的微信号打出来,允许所有人加他为好友。</p><p class="ql-block"> 大家风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课后,在二楼的墙上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于丹老师!</p><p class="ql-block"> 刚来的时候,在文学院课表里找于老师的课,没有找到。后来才想起她在艺术与传媒学院,虽然她上的课是《传播学理论》,我还是想去听一听,现场领略她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一楼是京师美术馆,昨天刚刚开幕的“京师风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和书法系教师作品联展”,为北师大120周年校庆、艺术与传媒学院20周年院庆献礼。</p><p class="ql-block"> (详情与作品欣赏,可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6jQuLHlC66_gNemOzzre0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