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我们的幼儿园

小姐姐ε(。・×・。)з

<b>观察起源:</b> 小班幼儿开始自主入园了,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能不能顺利克服困难找到自己的教室呢?大班的哥哥姐姐可以去帮助弟弟妹妹们找到自己的教室,又又小朋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礼仪。<br> 有一天,他戴着小礼仪的绶带回到了教室,周周看到了问:“你身上戴的是什么呀?”又又回答道:“我戴着这个就可以去帮助弟弟妹妹找到他们自己的教室,我认识很多班级,有小二班还有小四班。”周周又问:“那你知道转龙滑梯在哪里吗?”又又说:“我当然知道,从我们班出门一直往前走就到了。我还知道很多地方的!”<br><div> 好几天都有小朋友对又又的装扮好奇,询问他是如何进行工作,怎么寻找教室的,又又说:“下次我搭一个幼儿园给你们看看,我知道很多班级的。”</div> <b>9月15日,又又选择了建构区,他和轩轩商量一起搭个幼儿园,轩轩说:“那我们要把幼儿园先画下来。”又又说:“那你画幼儿园,我来搭。”</b> <b>【第一次观察记录】<br>时间:2021年9月15日<br>地点:建构区<br>记录人:单卓钰<br>观察对象:又又(化名),6岁</b><div><b>观察目的:幼儿在建构区的建构情况<br></b></div> <b>白描记录:</b><div> 又又进入了建构区,用四个四倍积木围合成了一个四边形,围合好后,他翻了翻辅助材料柜,拿了一个国旗和旺仔牛奶罐子,将国旗插进罐子里放在了四边形里面。<br>接下来他拿了两个圆柱形放在四边形内的两边,另外两个圆柱形挨着摆放,然后又选择了两个四倍积木架在了圆柱形积木上面,三角形积木放最上面做了一个顶,搭完后他将圆柱形挪了挪分开了一些,结果积木倒了,又又重新恢复好后将积木一边一边做了调整。<br> 又又说:“我的幼儿园搭好了。”<br> 轩轩一直坐在设计桌前画着幼儿园的平面图,嘴里说着:“这边是门卫,这边有小花坛……”。 </div> <div><b>分析反思:</b></div><div> 1.又又和轩轩小朋友一个在设计图纸,一个在自己建构,两人分工明确但是并没有进行合作游戏,而是各进行各的游戏活动。</div><div> 2.又又小朋友在此次建构中只用了一次围合和两次垒高、架空的建构技能,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建构技能较为简单,后期需要进行引导。</div><div> 3.又又小朋友能够使用辅助材料进行建构,他需要将国旗矗立在幼儿园内,他根据直接经验选取了适合插红旗的辅助材料——易拉罐。</div> <b>支持策略:</b><br> 1.《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2里指出:大班幼儿在活动时要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为什么图纸和实际建构的幼儿园是不一样的,幼儿在交流讨论中得出建构之前大家要一起商量,共同探讨,在建构中有调整的地方也需要大家及时沟通,共同商讨、进行合作。<br> 2.关于幼儿的建构技能,开学初期幼儿建构都是靠自己已有经验,还停留在中班水平,要提升建构技能,幼儿可以实地考察一下幼儿园,对一些建筑的造型和方位有一定的了解,提供幼儿园的建筑图片和一些搭建的方法技巧图。 <b>【第二次观察记录】<br>时间:2021年9月17日<br>地点:建构区<br>记录人:单卓钰<br>观察对象:又又、轩轩,6岁</b><div><b>观察目的:幼儿在建构区的合作情况</b></div> <b>白描记录:</b><br> 今天又又和轩轩一起选择了建构区,轩轩说:“我们的幼儿园很大,所以我们也要搭一个很大很大的幼儿园”。说完,又又和轩轩拿了许多四倍积木、二倍积木用围合起来一个很大的方形(方形两边快靠近了预留边线),轩轩拿走了一块四倍积木,说:“要空一个地方搭一个门卫”。又又说:“门卫的后面是下沉广场,我要先搭下沉广场。”<br> 又又用二倍柱型积木围合了一个类似的圆形,在里面放了易拉罐,易拉罐里插入国旗,接着,用单倍柱积木放在地上,梯子形状的积木垒高在单倍柱积木上又斜架了两个梯形积木在上面,我问又又:“这是什么?”又又说是他们以前在下沉广场玩的安吉梯。<br> 轩轩这边用四分之一环和四倍柱积木围合了一个沙池,将四个四倍柱积木左右两个竖直搭在四分之一环的上方,是沙池的四个柱子,接着又在四倍柱积木上方平行架空两个四倍积木,两个四倍积木有一定的距离,轩轩说:“空隙太大了,不能这挡住太阳。”说完,又拿了一个四倍积木斜放在了两个积木上方。<div> 这边涵涵已经将小班的一层楼搭建出来了,涵涵说“积木不够了,我搭不了中班了”。我让他找一找还有没有别的材料可以建构中班。轩轩找到了一些纸杯说:“可以用这些纸杯来代替单元积木。”说完便建构起来。</div> <b>分析反思:</b><br> 1.本次建构游戏,幼儿事先有准备,也有商量,他们一起用四倍积木和二倍积木先围起一个幼儿园的围墙,围合好后又又选择搭下沉广场,轩轩就搭门卫和沙池,涵涵建构后面的教学楼,三个人分工明确。<br> 2.涵涵搭建了第一层的教学楼后,由于积木不够了,他放弃了教学楼的搭建,这时候轩轩想了个办法用纸杯这个辅助材料代替积木继续向上建构第二层,他是在涵涵的基础上建构的,有了合作的意识。<br> 3.幼儿通过实地考察,图片欣赏,对于学校的建筑方位已经了解很清楚了,建构水平也有所提高,平铺时有意识向外延伸,更多的使用了架空的技能。但是对于建筑物的细节如建筑物顶的形状、建筑物本身的造型、建筑物之间的高低对比还没有体现出来,两栋教学楼之间要运用旋转连接的技能还比较薄弱。 <b>支持策略:</b><br> 1.《指南》中科学领域数学认知目标1里指出:“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对于幼儿在建构时积木不够这一现象,说明基础的四倍积木、二倍积木、单元块积木是他们建构房屋最需要的积木类型。<br> 2.幼儿在本次建构活动中,根据图片建构了门卫、沙池、下沉广场和教学楼。其中,下沉广场、沙池和大班教学楼幼儿建构的比较细致,小班的教学楼只是用了垒高的方式,中间用积木隔开作为一个一个的教室,可以支持幼儿有意识使用辅助材料,将教学楼的屋顶、门卫(有两层)等建筑物建构的更加细致。 <b>【第三次观察记录】<br>时间:2021年9月20日<br>地点:建构区<br>记录人:单卓钰<br>观察对象:又又、轩轩、涵涵6岁</b><div><b>观察目的:1.幼儿在建构区的合作情况</b></div><div><b> 2.幼儿在建构活动中辅助材料的使用</b></div> <div><b>白描记录:</b></div><div> 今天又又、轩轩、涵涵继续在建构区搭建幼儿园,又又说:“我觉得下沉广场太小了。”轩轩说:“我们一起重新搭下沉广场吧,我们能把下沉广场搭更大一点。”涵涵听完,就去柜子里拿了四根二倍柱积木,又又和轩轩分别拿了两个从两边开始将下沉广场扩大,然后再向中间聚拢,两人用二倍柱积木围合了一个大圆扩大了下沉广场。<br> 又又开始在下沉广场里面用将梯子形积木架空在两个单倍柱积木上,建构了一个安吉梯。涵涵说:“我记得我们以前玩安吉梯的时候是可以从两边爬上去的。”又又听完便在安吉梯的两头斜放了梯子形积木,轩轩说:“安吉梯的中间时可以转弯爬过去的。”于是又又便做了一个转接。</div><div> 涵涵将纸杯倒扣放在地上,在上方放易拉罐,易拉罐的上方又垒高了一层纸杯,涵涵说是门卫旁边的仓库。</div><div> 轩轩看到后说:“你的仓库好高,我要把我的门卫加固一下。”说完他看了看之前拍摄的门卫照片,用正方形积木垒高在第一层积木上方,有用二倍积木架空在正方形积木上,原本一层的门卫变成了两层。</div> <b>分析反思:</b><br> 1.在前一次的建构活动中,三位幼儿各自分工进行建构,而本次建构活动中,三位幼儿共同探讨下沉广场怎么进行建构,又又把每个人的想法都进行了组合。<br> 2.在建构幼儿园时候,大家对于下沉广场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因此,在下沉广场里面安吉梯这个游戏玩具,幼儿也用积木和辅助材料(梯子形积木)将细节拼搭了出来。涵涵小朋友在四倍、二倍积木不够的情况下也用了辅助材料进行建构。<div> 3.轩轩小朋友发现涵涵建构的仓库很高,他能再去将自己原先的建构作品进行调整。</div> <div><b>支持策略:</b></div><div> 1.幼儿有意识将幼儿园的某个区域中的细节用积木和辅助材料建构出来,引导幼儿将其他建筑物的一些细节也用积木建构表现出来,如圆形的窗户可以用拱形积木表示、也能提供一些门窗等辅助材料。</div><div> 2.在本次建构游戏中,他们还原了幼儿园的建筑物和室外环境,建筑物、游戏场地位置基本正确,在后期建构时(尤其是搭建建筑物),引导幼儿关注建筑物的四周,屋顶的形状,两幢建筑楼的高矮等,建构中有意识注重细节。</div> <b>教师感悟:</b><br> 幼儿从一人建构到多人合作建构,从简单的围合、垒高建构技能到多种积木材料围合、架空、旋转连接的建构技能,都是在交流讨论、亲身体验、尝试探索中得来的。<div> 幼儿也能运用进行一些辅助材料、低结构材料,进行创意拼搭、用于建筑物中建构等等,也培养的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br> 小小的积木有大大的学问,怎样的楼房用怎样的积木进行建构,如何合理运用辅助材料,对于一些建构作品中的细节应该如何处理,教师应该如何材投放材料、在幼儿建构活动中如何进行支持引导,使幼儿提高建构水平、发挥想象与创造,还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div>

建构

积木

幼儿

轩轩

幼儿园

涵涵

四倍

下沉

辅助材料

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