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十七)

叶知秋

<p class="ql-block">  98年年底CCTV6开始播出《佳片有约》栏目,这是我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且对80后影响较为深远的一档栏目,不夸张的说这个节目是我们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借着时代的机遇标注自我、转换视野、提升审美的一次踏板,也就是从这档栏目中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电影、好莱坞巨制,记忆中起先播放的都是国外名著翻拍的电影,比如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司汤达的《红与黑》,电影激发了我们阅读原著的兴趣,因为年龄小所以刚开始先读《斯巴达克斯》《鲁滨逊漂流记》这些简单的著述,让人懂得人在不同的时空地域维度中都可以活出自己,既可以在反抗与革命中成就个人英雄主义,也可以在孤立与绝望中实现自我价值,那时候很敬慕并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像斯巴达克这样的英雄,可而今人到中年在经历社会感受生活后方才懂得生命的本质在于由外而内的转换,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要经历一次从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畅想未来到省视自己、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生命转换,这是很重要的一次生命洗礼,这一点将决定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变得成熟,也关系到毕生的宿命因缘中的好多东西,于是更加觉得像鲁滨逊这样的平凡人顶天立地无依无靠的直面生活所有的考验,接受生命无望的惨淡,并能从中找到平和的自己、建立生活的勇气反而是另外一种值得让人敬重的新英雄主义。近来朋友的孩子得了疾病,在化验等结果的瞬间我看到了他的惴惴不安,路上迎面相撞时他似乎第一次无视我的存在,径直走向迷茫,后来结果出来了,我几次想去安慰他,说我家马希尔小时候也总生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之类的,可当有了孩子后便懂得此时的安慰是多么的苍白而多余,于是便只在心底默默的祝福他,幸好还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病,只不过让他们跟着受一场惊吓煎熬罢了,看着他这些年渐已稀松花白的双鬓,覆压在羸弱的身形和佝偻的背上,心里莫名的感伤,他是一个正直而又倔强的人,他用善良的本心坚定着自己,用信守的诺言坚守着底线,用爱与宽容维系着身边的人,他希冀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该得的东西,从不幻想奢求,用一己之能够最大限度的护佑着家庭跟幸福,他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为什么生活偏偏选择与他争夺东西,我一时想不通这个问题,但毫无疑问在我心目中的他的形象因为直面生活的困顿而变得异常高大,今天见他行色匆匆的离开,身影远远的消逝在落寞的秋色中,一时我竟将他看作是走向斗兽场中的斯巴达克,那种面对野兽时的没有退路与坚定无畏,面对看台上冷酷的罗马贵族时的不甘与奋争,那种仰天怒哮不服命运的英雄气概,让我一时间找到童年时心目中的英雄,英雄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总是无法发现,换句话说,当我们净化一下自己,回归一点本然、寻找一片初心,便不难发现身边形形色色的美与高尚。那之后我开始阅读课大量的国外名著,《三个火枪手》《汤姆叔叔的小屋》《茶花女》《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巴黎圣母院》《儿子与情人》《飘》……至今好多情节都记不大清楚了,但是能确信的是这些阅读对我的独立性、价值观、审美甚至性格都有很深的影响,自己于其中受益良多。</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的主题似乎是一部电影跟一部电视剧,那年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巨作《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我现在已不大能记清楚是否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电影,但清楚的记得是父亲从深圳回来时肩扛背荷了很多东西,包括两个立式音箱、一个松下VCD、一个索尼牌功放,还有几张光盘,什么《太极拳》《青蜂侠》之类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张《泰坦尼克号》,现在想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父亲那时候坐火车是怎么将那么一大堆东西拿回来的,其中还包括给母亲的首饰和送我的巧克力,父亲一代人总是这样,在不断经历时代赋予最严峻的考验,却在其中激发自己最无限的潜能,换做留给社会及身边人最博大的情怀,妻常说在胸襟和气量上我赶不上父亲,我越来越认可他的这个观点,我觉得存在于我们身上的优秀和不足同样都是父母亲包纵和宽容的结果。在那个年代泰坦尼克号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难以想象的,场面之壮阔、色彩之唯美、主题之深刻、故事之浪漫、声乐之宏大几乎是空前绝后的,特别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席琳迪翁演唱的主题曲《我心永恒》的烘托下镜头广角切换到男主</span>莱昂纳多拥着心上人凯特温斯莱特站在船舷上看太平洋迷醉的夕阳时的唯美画面就像光刻机一样写在了我们大脑的程序里,美之所极莫过于此了,以至于在好多年后的大学时看了一部同样由女主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三级片《朗读者》时,看着她臃肿的身型和蹒跚的老态时,心里竟一时无法接受,世间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将美破碎在自己的眼前,我深以为她不该演这样一部流氓主题的三级片,不可否认其演技较二十年前却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她于我们这代人的颠覆岂是演技的进步所能弥补的。</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台湾出品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也在大陆上映了,台湾剧特别是琼瑶作品改编的台湾剧在中国大陆历来是有市场基础的,所以《还珠格格》一经上映便迅速火遍全国,苏有朋、林心如一时间成为了国民男神、女神,赵薇扮演的小燕子机智可爱的形象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海报上、杂志中,随处可见,还珠格格似乎把年轻人的追星志趣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或许也是因为上个世纪末社会主义发展事业也进入了全新的更高的水平吧,所以现在回过头来想还珠格格一剧成就了那么多的明星,也离不开这个原因,当时剧里的一众演员赶上了新世纪娱乐事业发展的高潮,所以乘风而上很快了奠定了自己在娱乐圈不可撼动的地位,赵薇、林心如、苏有朋等自不必说,连扮演小丫鬟金锁的范冰冰和皇阿玛张铁林也创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业巅峰,至今二十年过去了,再回首确实让人唏嘘不已,前两天惊闻娱乐圈整顿,身价几十个亿的赵薇立在了风口浪尖上,前段时间就被传因为财税问题被国家有关部门约谈,此次又和林心如一同被列入封杀艺人的行列,而在几年前事业上已经超越赵薇、林心如的范冰冰同样因涉税问题被罚款8个多亿,淡出娱乐圈,张铁林也因个人作风和国籍问题被大众声讨,至此还珠格格一剧作为受惠于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宠儿,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逐渐暴露了不相协调的矛盾问题,最后被时代所淘汰,这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但背后折射的却是全社会发人深省的问题,即发展的拉伸问题— —如果将社会的发展比作是一个高速旋转的圆,圆心就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动力所在,各行业分布在外圆外侧的各条轨道上,圆心动力越大,外圆切面上承受的离心力拉伸也就越大,这时候就是检验它们自己内质和承受能力的时候。以此作为解释,就不难发现上世纪末火了的很多艺人虽然遇到了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也取得了各自领域内的不俗业绩,却终因为自我修养和内功定力的不足,导致最终被离心拉伸为无法辨认的模样,近两年来失德艺人越来越多,大抵也是这个原因吧,娱乐圈这碗饭过于好吃,对艺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过低、娱乐文化价值推崇过于片面偏激,这些都是问题。最近随之而火热的几个词,内卷、躺平、饭圈文化也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普通人而言当努力的钥匙已经在现实中确定无法打开追求向往的门户,甚至奋斗从理论上都不再是社会层次之间得以流动的动能时,量变所引起的唯一质变即是全社会同时喷发的对进步的对抗,躺平是年轻人对类似内卷内耗行为及饭圈无聊文化无奈的应对处置方式,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能量的自我巨大损耗,是个全社会都该深思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将当前国内主要社会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觉得正是针对目前出现的这些社会现状的应时之举,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分配问题就成了关键问题,实现社会正义,给人以公平的生存、就业、竞争机会是激发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我们都在为此而努力着,而在物质还不很发达的上世纪末这个似乎还不是问题,人们相对都比较穷困,但生活的很幸福,傻傻的幸福。言归正传,不管演员成了什么样子,但还珠格格这部剧确实是我们童年中印象很深的一部作品,以至于张一白导演的情怀电影《匆匆那年》在怀念那个时代中学生的爱情时依然借用了那首由动力火车唱的经典之作《当》</p><p class="ql-block">“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河水不再流,</p><p class="ql-block">当时间停住 日夜不分,</p><p class="ql-block">当天地万物 化为虚有,</p><p class="ql-block">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红尘作伴 活的潇潇洒洒,</p><p class="ql-block">策马奔腾 共享人世繁华,</p><p class="ql-block">对酒当歌 唱出心中喜悦,</p><p class="ql-block">轰轰烈烈 把握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因为时光的原因、回忆的力量还是失去的遗憾,总之当后来读到原作《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段原话时,明明文辞更加坚决恳切,却依然没有那首歌震撼感动。</p><p class="ql-block"> 98年年底父亲借寄他人的生意开始有所起色,家里的景况便突然好了起来,姥爷去世整整一周年了,母亲渐渐走出了失去父亲的阴影,姥姥也慢慢的适应了孤独终老的生活。我作为姥姥从小养大的外孙,陪伴她老人家的义务便也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我的身上,其实那时候我是喜欢陪姥姥的,毕竟在她那里我可以享受到不受世俗约束的自由,她对我之宠溺超越了正常的尺度,毕竟对于我她是寄望了一个家庭两代人所有的不幸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老年痴呆的姥姥在脾气发作时只受我管束的原因,在绝对孤独不安的境遇里我的成长便是她所有的希望与安全。记得那一年姥姥在家中养了六只小鸡,按照穆斯林的教法只有到了公鸡打鸣的时候才可以宰杀,于是我心甘情愿的陪姥姥给鸡捡菜、剁食、清洁,静候第一声鸡鸣,三个月后的某一天小白公鸡终于在一个我上学的清晨打鸣了,放学后我便亲自把鸡拽出来找人宰杀了,似乎在美味面前三个月与它的情分不值一提,那晚上姥姥给我炒了我爱吃的辣子鸡,她啃了鸡头、鸡脚,其余的都让我和傻舅舅分食了,第二只、第三只……都是一样的命运,那时候我不知道姥姥其实也爱吃肉,总觉得如她所言老人是不爱肉的,毕竟我的母亲是个真正的素食主义者,所以我便轻而易举的相信了大人都不爱吃肉,这一笃定便是二十多年,直到而今我在孩子们面前也开始学会撒谎把好吃的肉让给他们时,才发现原来爱总是这样带着负重往下传承,才成就了中华民族代际之间的传统美德。那之后很多年,不论姥姥从前川巷搬到南街、从南街再到临夏,随着成长我去姥姥家的频次越来越少,老屋也变得越来越昏暗,姥姥的腹背也越来越佝偻,后来等她经济略显宽裕便开始给我炖大锅的羊肉,与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吃法不一样的是她会在肉中放很多调料和蔬菜,什么青椒、西红柿、土豆之类的,然后在慢火中炖干发焦,至今我都特别怀念姥姥炖的铁锅羊肉,同样我也无法忘却在那个昏暗的小屋中等待天黑时的焦切与惘然,后来随着我的年纪与学识一起成长,我慢慢的不大喜欢和姥姥交流,有时在床上我睡了很久后醒来依然听见姥姥透过皎洁的月光给我诉说的情景,直到我再次昏昏睡去。再到后来生活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好,我已然不大稀罕姥姥那些千方百计对我的“诱惑”,直到姥姥得了阿尔兹海默症,让我永远没有办法再去弥补这个青春的过失,说实话姥姥到今天这般,我是有直接责任的,她毕竟在失望与绝望中孤独了很久很久。而今的姥姥病态中依然初心不改,我带着好吃的去看她,她会千方百计的让我吃,为了满足她我往往也会和着泪吃一口,只不过越发觉得怜爱她,我们现在赶上了祖国的发展的大好时机,所享受的生活是她无法想象的,可她还依然活在那年那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