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系列故事1—眼前一亮,她转行一个月

大浪淘沙

<p class="ql-block">  “朝阳人”这三个字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份荣耀。三年多来,感受到身边朝阳人对工作的敬业、执着、精益求精。走近每位朝阳人的课堂,去发掘课堂中他们的美,他们闪耀点。斟酌了许久,决定用“推门听课”的老方式走近他们的课堂,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朝阳成长大课堂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曾经学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学什么;曾教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教什么;曾经状态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状态;曾经永远是过去,立足现在和将来才是我们每位一线教师该有的模样。</p><p class="ql-block">“跨界”歌手、“跨界”主持、“跨界”的众多栏目让我们对某个人刮目相看。学校的跨界,来自学科转行。</p><p class="ql-block">在学校很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本专业而“转行”成跨界教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转行跨界一个月的她-------------一年级数学组隋敏老师。</p><p class="ql-block">课堂全记录《分与合》</p><p class="ql-block">一、复习导入</p><p class="ql-block">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几和几个。我想考考大家。xx坐在第几个?</p><p class="ql-block">  生:xx坐在第1个。</p><p class="ql-block">  师:xx坐在第几个?</p><p class="ql-block">  生:xx 坐在第3个。</p><p class="ql-block">  师:我又要提问了,看看谁最聪明。这一竖排有几个人?</p><p class="ql-block">  生:这一竖排有6个人。</p><p class="ql-block">  师: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第几表示小朋友的座位顺序;几个人表示这一组小朋友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数学知识。</p><p class="ql-block">【评】简短的就地取材,学生复习了基数和序数。对第几和几再次进行了深度理解和巩固。</p> <p class="ql-block">二、新授课</p><p class="ql-block">1.教学4的分与合</p> <p class="ql-block">师:隋老师带来了几朵向日葵,几个篮筐。</p><p class="ql-block">生:4朵向日葵,2个篮筐。</p><p class="ql-block">师:我想请大家帮忙,将4朵向日葵装入2个篮筐。你们会怎么装?</p><p class="ql-block">活动一:学生独立用小圆片代替向日葵,自主分。</p><p class="ql-block">活动二:学生上台汇报实物操作。</p><p class="ql-block">生1: 4朵葵花,可以每个篮筐分别装2个。(实物操作展示)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p><p class="ql-block">生2: 4朵葵花,可以左边放3个,右边放1个。(实物操作展示)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p><p class="ql-block">生3: 4朵葵花,可以左边放1个,右边放2个。(实物操作展示)</p> 【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上台展示方法多样性。生生相互评价,课堂学生专注度高。一年级的孩子才上学一个月不到,能全神贯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很不容易。这与班级日常积月累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关。特别是倾听习惯的培养。<br>活动三:老师小结,演示4的分解和组成。<br>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板书。<br>师: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板书<br>师: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板书。 小结揭示课题。<br>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分与合”。老师板书课题。<br>师:你们说说,刚刚老师是怎么“分”与“合”的?<br>生1:老师刚刚是一个一个分开的。首先把4分成1和3.<br>生2:第二次老师是从3个里面拿一个放到1个里面。把4分成2和2.<br>生3:第三次老师又从2个里面拿一个放到2个里面。把4分成3和1.<br>师:聪明的孩子既会说,还会动手。<br>【评】4的分与合,简单的一个结论,老师有效组织教学四个轮回。先学生自己分;再学生看同学上台分;学生看老师有序分;学生自己有序分。这个知识点教学非常的扎实,让每位学生参与进来了。老师的评价语言朴实,着落到细处,针对性点评有效。建议将第3、4次合并成一次。带着学生有序展示,同时板书,为后面节约时间。<br>互动游戏:猜一猜老师手中藏了几个圆片。<br>【评】游戏简单,易操作。意在让课堂专注了许久的孩子放松一刻。同时将4的分解、组成进行了巩固。<br>巩固练习,完成教教材21页。<br>  师:你们看看分的时候,怎么分不重复,不遗漏。<br>师:你们看看哪两种分发其实一样?<br>师:在分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br>【评】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现场完成书上练习,老师全班巡视,指导。在习题中,老师再次对学生有序思维进行了强化培养。<br>自主探究5的分与合<br>铃声响起,很遗憾这个知识点课堂上没有完成。隋老师按时下课,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休息。<br>【评】如果前面时间再合理调整下,这个环节用上5分钟,相信学生自主探究一定可以出来。而且一定会有序的将5的分与合整理好。 <p class="ql-block">共成长,共勉</p><p class="ql-block">  跨行数学老师,用心就能立马找准位置。今天隋敏老师的课让我眼前一亮,多年语文学科老师的功底,让她快速进入角色,扎实的组织教学能力、丰富的课堂评价语言让她的转行多了几份底气。</p><p class="ql-block"> 数学学科和语文学科有本质的区别,数学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科,课堂上必须带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引导、启发学生参与思考起来,数学课才是有效的。填鸭式的数学课,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去答题,启发式的数学课,孩子会终生爱上思考、会举一反三去答题。这节数学课,隋老师带孩子们把有序数学思维植入了大脑,孩子快乐的吸收了数的分与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9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负韶华,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