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十里碧荷好寂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贡发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里碧荷盛景在哪里?在皖东明光省级女山湖湿地保护区上游。看到这里原生态的十里碧荷,你自然会联想到宋代词人柳永《望海潮》词中咏荷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虽然词中描绘的情景是严重夸张的,但在今天明光完全可以再现。明光的市树是桂花,明光确有十里碧荷,再过一个月就是在明光观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景的最佳时机,不过“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的意境尚需人工点化,这也是十里碧荷好寂寞的原因所在。</p><p class="ql-block"> 爱荷花是古今中外文人癖好,中国文人尤甚。我虽算不上真正的文人,但同样有此癖好。爱荷缘由,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已充分阐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芙蕖》一文说明则更为详尽:“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我爱荷没有特别的新意,有也无法像古今大家表达的那样到位,就不必班门弄斧、拾人牙慧了。不过我可没有李渔之感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李渔在《笠翁偶集·种植部》中曾称:“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可见李渔爱莲之深,竟然等同生命呀!莲花就是芙蕖,就是荷花,李渔当年渴望获得“半亩方塘”种荷可“为安身立命之地”,那么,假如今天李渔见到明光的十里碧荷又会作如何感怀呢?我无从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只知道明光有大片荷花,位于明光之北、抹山之南的东风湖坝下,东风湖堤坝南北长约一千二百米,堤坝中间有一接近垂直至池河的矮坝,矮坝东西长约六百米,两边全是荷花,一望无际,既可领略到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描述的意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可欣赏到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的情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我一直以为这里是明光荷花最多的地方。几年前,厦门一个亲戚的小孩回明光度假,我曾带她来这里游玩,小姑娘当时不住赞叹:“真美!明光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我当时也觉得这是明光观荷最佳去处,自然生成,厦门那有?</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错了。两周前,我随一个车队自一〇四国道池河大桥左拐,沿池河右岸防洪堤行进至抹山,这里是池河九道湾下端,堤坝之内为戴湾、柳湾、史湾、许家湾地段,原来全是池河滩涂湿地,曾一度筑圩种粮,近些年来,有恢复了原始生态。堤坝靠近抹山之处系古代洪庙集,已沉入水中,就是我带厦门亲戚小孩来游玩的那两个巨型荷花池。荷花池东面就是东风湖堤坝,我们就是自抹山沿东风湖堤坝经朱元璋出生地赵府的二郎庙边上返回明光城区的。一路上我都在惊讶之中度过的,池河防洪堤内柳湾圩、五一圩、史湾圩、许家湾圩、红庙圩绵延四五公里范围内全是连片的荷叶荷花,我们原来欣赏的两个荷花池虽然远远大于南京莫愁湖荷花面积,但仍属于明光荷花冰山一角,只是我不知道而已。这里是淮右江南,完全可以体验到汉乐府《江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优美诗情画意。然而坐在车上,印象毕竟不够具体深刻,遗憾难免。</p><p class="ql-block"> 一周后的下午,我说服千金等人陪我再次实地观赏了这里的荷花。驱车沿上天原路池河防洪堤北行,边走边停,并多次下车,沿窄窄的界埂深入到荷花深处,但见碧波万顷,郁郁葱葱,波上点缀着洁白的荷花,亭亭玉立,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数不清的白鹭在碧波上悠然飘逸,郁郁葱葱的碧荷因而充满了生机。已有少量莲子成熟,可以采食。立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池边,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了南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画面:“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还有梁元帝《采莲赋》中的画面:“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诗情盎然,千百年来仍然鲜活怡人。可是对照眼前场景,有荷花而无人喜爱,有莲子而无人采撷,有景致而无人欣赏描绘,有情韵而无人吟诗作赋,到底少了一些意味雅趣。除了我们玩客之外,了无一人,空旷宁谧,有些令人窒息。十里碧荷,冷冷清清,自生自灭,好不寂寞!估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时更是悄无声息呀!</p><p class="ql-block"> 车到抹山脚下,本打算返回,但兴致未尽,于是提议沿抹山北面河边新修的柏油马路继续前行,河边荷花池依旧一个接着一个,大小不一,大约行进两三公里路程,到达抹山北头。下车后,我惊叹了,我们到了焦城圩——南北朝时期的古城遗址了。几经沧桑,而今三千五百亩面积的焦城古战场已变成了圩区,整个焦城圩全是荷花,这才叫“接天莲叶无穷碧”呀,满目葱翠,心旷神怡!夕阳斜照在碧绿的荷叶之上,真的金碧辉煌呀!焦城圩圩堤长约三公里,圩堤长满了大半人深的蒿草。走在蒿草中间,一边是无边的荷叶,碧波荡漾,美不胜收;一边是清纯的河水,金光闪闪,诗意无穷。这一刻,我真正领悟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妙!</p><p class="ql-block"> 再次观赏明光十里碧荷,又多了意外收获,感受亦更加真切深刻,终于心满意足,实在不虚此行。但返回途中我还是感慨万千。提起先人喜荷爱莲咏荷颂莲诗文,人人都会如数家珍,但是明光人怎么没有体现在行动上呢?明光的荷花何止十里,两个十里也有呀,比起圆明园的荷花、颐和园的荷花、金湖的荷花、西湖的荷花,也并不逊色呀?可是怎么就没有人知晓呢?怎么就没有人来观赏呢?观赏荷花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修养品德,可以开阔视野,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耶?但话又说回来,我作为一个热爱荷花的明光人都不知晓,也就难怪别人不知晓了,不知晓何来观赏呢?怎叫十里碧荷不寂寞啊!</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明光的十里碧荷乃自然景象,人们种荷价值在于收获莲藕,还没有人重视利用十里碧荷的观赏价值。如果将这里精心规划、超前设计、刻意包装,铺设一条观光栈道从每个荷花池中心穿过,修建几处观光休闲亭台,打造成一个特色旅游景区,一个天然氧吧,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那不是更有价值吗?如果把这里的“莲”与“廉”联系起来,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那不是更有意义吗?可是为何没人谋划,没人开创,没人宣传,没人推介呢?</p><p class="ql-block"> 十里碧荷,纯天然景观,丝毫看不到人为因素,明光一道靓丽风景,没想到你受到如此冷落,真是太委屈你了。不过我还会再来的,再来这里欣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诗意,再来这里凭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落寞。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美好事物是属于大家的,我觉得我有义务让大家都来分享十里碧荷美景。可是我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这里太缺少人气了啊。</p><p class="ql-block"> 明光的文人雅士、才子墨客们,你们都在忙啥子呀?抽点时间来看看明光的十里碧荷吧,十里碧荷好寂寞,好寂寞啊,明光的十里碧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16年7月29日—30日初稿于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贡发芹(1965年10月—),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诗集《蹒跚学步》、《浅唱低吟》、《柔声细语》、《轻描淡写》等,散文集《帝乡散记》(38.8万字)、《帝乡散忆》(42万字)、《故园乡愁》(30万字)、《明光史话》(40万字),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史学专著《吴棠史料》(35万字)、《史林拾荒》(34万字)、《明光历史人物》(50万字)、《明光人文概览》(16万字)、《明光政协史》(二卷)(上、下册,115万字,主编)、《嘉山县志》(80万字,点校)等作品集22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