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夜宿佳木斯市,这是一座安静的小城。佳木斯地名源于满语“甲母克寺噶珊”,意为“站官屯”。与俄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及比罗比詹市两个州区首府相邻,是对俄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它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地级行政区。</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佳木斯不到四点天就亮了,天一亮我就睡不着了,这个生物钟没有因为地域的转移而改变。起床收拾好行李,离吃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左右,我就索性到外面溜达溜达。街上行人不多,我问了一个当地的大爷,附近有啥好玩的地方?他告诉我沿着面前的路直走,不远就是沿江公园。我一路走去,大约十几分钟,一座高大的雕塑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我穿过马路就来到了沿江公园的知青广场。</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是当年知青生产建设兵团的总部,是农垦总局的所在地,当年,祖国四面八方的知青来到北大荒,来到佳木斯,在这里吹响了青春的集结号,然后再分赴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后来,又是在这里依依惜别,背起青春的行囊。广场于2008年为纪念知青下乡40周年建成,以知青文化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主题雕塑——拓荒牛</p> <p class="ql-block">浮雕纪念墙</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市知青广场是沿江十里景观带重要景点之一,也是佳木斯市文化记载知青历史的标志性人文景观,美丽的松花江从旁边静静地流过。</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成为引导和教育市民传承北大荒精神的一块重要文化阵地,更是知青们追忆往昔、畅想未来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早上7点左右我们从佳木斯市出发前往抚远。</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从三江平原穿过,绿油油的田地在两旁闪现,田地里种着玉米、大豆、水稻,最近雨水充沛,庄稼长势喜人,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千里沃野,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笔直宽敞的高速公路伸向天边。这里早已看不见当年北大荒的影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p> <p class="ql-block">进入抚远。抚远市,县级市,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相望。抚远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县级行政区,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前我们来到黑瞎子岛景区。</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俄称大乌苏里岛,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1929年被苏联占领。</p> <p class="ql-block">提到黑瞎子岛,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1858年清政府同沙皇俄国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俄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事件。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又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原来本是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成了中俄界河,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即使按不平等条约算,抚远黑瞎子岛也是中国的。</p> <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中俄在北京签署边界协议,2008年10月中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备受瞩目的黑瞎子岛的一半领土约171平方公里回归中国,谈判双方40余年的边界争议尘埃落定。从此形成“一岛两国”的独特格局。</p> <p class="ql-block">两点左右,景交车把我们带上了乌苏大桥。</p> <p class="ql-block">作为连接黑瞎子岛和祖国大陆的唯一通道,乌苏大桥具有一定政治意义,主体设计为宝剑形状,寓意中国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大桥塔冠形似含蓄待放的太阳花,象征着中俄人民世代和平友好的愿景如花似锦;而那一根根钢索构成的扇面以及大挑臂主梁,恰似鲲鹏展翅,欲飞冲天,象征着祖国奋起腾飞的雄姿,也象征着黑瞎子岛在祖国的怀抱中振翅飞翔。</p> <p class="ql-block">为了永远铭记黑瞎子岛的主权回归,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图腾,乌苏大桥的主桥主塔及主桥钢梁颜色定为 “中国红”;中国红代表吉祥、高贵、富贵发达,代表庄重和威严,同样也是中国魂的代名词;以中国红为主调色,可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隐含着两国人民期盼永久“和谐”、“吉祥”的深刻寓意。</p> <p class="ql-block">大桥全长1.6千米,一分多钟我们穿过了大桥,来到了黑瞎子岛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湿地公园里2256米的漂浮式木栈道,是采用浮筒加木结构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水草繁茂,水天相映,漫步在环形栈道上,欣赏着绮丽的自然风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格外惬意。</p> <p class="ql-block">点缀其间的六角亭可以登高一览湿地全景。</p> <p class="ql-block">岛上还保留着俄军的边防哨所,该所建于1976年,2008年由我边防部队接收。</p> <p class="ql-block">东极宝塔,黑瞎子岛中国一侧的标志性建筑。这是在黑瞎子岛历经79年艰难回归后,在岛上建造的最重要的地标建筑。它体现、承载了很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塔身通高81米,汉唐风格,九层八角形楼阁式塔身。</p> <p class="ql-block">广场布设56根8.5米无色差青石盘龙浮雕柱,寓意为中华56个民族同心协力,共同守卫中国的神圣领土。</p> <p class="ql-block">龟的头是龙头形象,称为神龟,也叫回头龟,谐音“回归”。</p> <p class="ql-block">“麒麟献瑞”整体形象雄浑大气,显现出麒麟所代表的华夏神韵和汉唐古风。</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的“东极宝鼎”寓意鼎盛繁荣。</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白色建筑是中国目前最东边的边防哨所。</p> <p class="ql-block">在哨所的不远处就是边境线,再远一些就能看见俄罗斯的村镇。</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只回归了一半, 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已成为别人的快乐家园,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探秘野熊园”是黑瞎子岛野熊园散养区,也是亚洲黑熊的乐园。亚洲黑熊俗称:黑瞎子,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熊类。所以黑瞎子岛其实就是黑熊岛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在等待景交的间隙,拍几张。</p> <p class="ql-block">黑熊出现了,车里的游客兴奋不已。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黑熊。司机师傅停下车来,我们各种拍。</p> <p class="ql-block">景交车把我们送到观熊台,我们可以更近距离看黑熊。那憨态可掬的样子,让我无法跟影视剧里凶猛的熊瞎子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跟熊瞎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出了黑瞎子岛景区,五点左右我们来到东极广场。</p> <p class="ql-block">东极广场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东极极标雕塑,极标高49米,以古篆体的“东”字与象征太阳的金色球体组成。</p> <p class="ql-block">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一个特大的“东”字托举着太阳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界碑</p> <p class="ql-block">在东极广场的乌苏里江边看对岸的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个门,不远就来到“东方第一哨”。</p> <p class="ql-block">东方第一哨是全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哨所。哨所濒临清澈的乌苏里江,隔江与俄罗斯相望。刚才在东极宝塔远看,现在来到了它的跟前。</p> <p class="ql-block">哨所的大门紧锁,我们只好在门口观望。正准备离开时,里面有位边防战士走了过来。问我们是哪来的?我们报上了家乡的名字,那位战士笑着说:“我们还是老乡呢!”他的家离我们的城市不远。估计是我们刚才一行的话音把他吸引过来的,浓浓的家乡口音,对他来说应该是亲切无比的。他问道:“你们几个人?”我回头一看,就剩我们三个还没走开,他笑着说:“你们进来看看吧!”给我们打开了门。我们三个欣喜若狂,悄悄地跟他进了哨所,匆忙拍了几张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p> <p class="ql-block">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已近6千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之间的三江平原。这里就有一处赫哲族新村。</p> <p class="ql-block">过去村民以打渔为生,现在彻底的改变了那种原始社会的生存状态,实现了由渔猎民族向农业民族的历史性跨越。</p> <p class="ql-block">走出东方第一村,晚霞映红了天空。又是一幅绝美的画面。晚上我们入住抚远镇,准备明天早起去看中国最早的日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