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华龙区濮东小学推进“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告家长书

濮阳市华龙区濮东小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r>  大家好!<br>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让“双减”政策落地,让孩子们平安健康成长,现以一封信的形式将相关事宜告知各位家长。 什么是“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目的在于: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体现了党中央优化教育生态、缓解教育焦虑的坚定意志。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双减”政策解读</b></h1> <b>1.理性看待校外培训</b><br> 孩子的学业成长,关键是让孩子专注课堂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br><b>2.选择合法培训机构</b><br> 如您的子女确有培训需求,选择培训机构时请认真核实其合法性和规范性,培训机构须持有《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非法培训机构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缺乏监管,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或安全事故,将面临维权困难,请家长朋友们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培训机构。<br><b>3.谨慎交费依法签订培训合同</b><br>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意见》中明确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为有效保障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在交费参加培训前,请不要向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交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同时,不向校外培训机构交纳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开展的学科类培训的费用。主动提出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对合同中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培训项目与内容、质量承诺、培训期限、时间安排、收费金额及退费标准与办法、以及争议处理途径和方法等条款,要逐项认真审查,以防上当受骗。<br><b>4.主动抵制禁止事项</b><br>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30,不得留作业;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 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b>1.手机管理篇</b><br><b>国家政策解读</b><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10月修订)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人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br><b>学校措施</b><br>1.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MP3、MP4 等电子设备带入校园。如特殊情况,须携带手机,家长先与班主任联系提交申请,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携带。<br>2.家长如需联系学生,请家长直接拨打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如有急事发生,教师会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内电话设备拨打家长电话。<br><b>家长建议</b><br>1.无特殊情况,请配合学校,不让孩子携带手机及电话手表等进入校园。<br>2.平时多加强和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孩子在校期间有事与老师联系。<br>3.对于学生在家期间使用手机问题,家长既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纵容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家长要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在学生面前长时间玩手机。 <b>2.作业管理篇</b><br><b>国家政策解读</b><br>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并纳入督导考核评价。<br><b>学校措施</b><br>1.控制作业总量:我校严格落实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br>2.不布置家长作业和手机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br><b>家长建议</b><br>1.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如学生有特殊需求,请您及时与学校沟通。<br>2.向家长倡议:培养学习自觉性,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孩子学习中需要帮助时,家长可以先给予提示,然后让孩子思考如何做。<br>3.建议您不要凭自己的感觉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大量报兴趣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 <p class="ql-block"><b>3.睡眠管理篇</b></p><p class="ql-block"><b>国家政策解读</b></p><p class="ql-block"> 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做好学生睡眠的监测督导。</p><p class="ql-block"><b>家长建议</b></p><p class="ql-block">1.养成规律的作息:指导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结合孩子实际合理情况确定就寝时间,并督促按时就寝,促进孩子的规律作息。引导孩子坚持每日21:20之前就寝。</p><p class="ql-block">2.睡前学生需要自行准备好第二天穿着的校服及学习用品,养成自主管理的良好习惯。提高睡眠的质量。统筹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控制室内适宜的亮度、温度及湿度。屏蔽噪音,可放一些助睡眠的音乐。</p> <b>4.读物管理篇</b><br><b>国家政策解读</b><br> 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br><b>学校措施</b><br> 学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br><b>家长建议</b><br>1.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为孩子购买课外书时,请选择正版书籍,不要选择涉及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中的书类,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适合的、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启智增慧的、正规出版方出版的正式课外阅读书籍。<br>2.鼓励孩子认真阅读,记录读书过程及收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从孩子喜爱看书入手,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br>3.设立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教育孩子爱护图书,不随意损坏图书。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 <b>5.体质管理篇</b><br><b>国家政策解读</b><br> 中小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br><b>学校措施</b><br>1.开足体育课,每天开展30分钟大课间活动和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br>2.开展多种形式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校一小时锻炼时间。<br>3.开展体质健康监测。<br><b>家长建议</b><br>1.引导孩子参与锻炼,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总量的锻炼时间。同时要告知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惰性,也要量力而行,锻炼时要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br>2.关注子女动态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治,并及时报告学校。特别是有既往病史或现在身体有病的,要特别注意,父母要向子女说明是否能够参加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br>3.请家长配合学校,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醒孩子科学用眼。保障书房灯光、桌椅高度符合读写和身高要求,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姿势,减少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预防近视。<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共鸣、共勉、共进</b></h1> 家长朋友们,净化育人环境,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负担,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努力。<br> 祝愿孩子们健康、平安、幸福地成长!<br><br>

培训

家长

校外

孩子

学生

作业

睡眠

学校

机构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