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秘境梅里北坡

阿悠驴迹

<p class="ql-block">一位智慧的老人许渊冲说过,“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p> <p class="ql-block">如果生活必须取悦一个人,我们蕞应该取悦的应该是自己,余生很贵,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奔向神往已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探寻不同寻常的风景🌌</p><p class="ql-block">结识素昧平生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尝试形形色色的美食🥗</p><p class="ql-block">留下自己的独家记忆🌈</p> <p class="ql-block">9月26日南通~南京—丽江</p><p class="ql-block">南通没有直飞丽江的航班,不得不从邻近城市中转,首选的是无锡,结果航班取消,其次选择了南京下午3点的航班,再一次被取消,不得已改成了南京晚上5点的航班。</p><p class="ql-block">我这是运气太好,还是太好呢🤔</p><p class="ql-block">是不是考虑去买张彩票😂</p><p class="ql-block">最后选择了南通汽车东站到禄口机场的联票,居然出奇的方便和顺利。</p><p class="ql-block">最困难的是决心,只要决定了剩下的就不是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机场的六华春,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p> <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娜娜, 尼泊尔一别相隔了4年再见,你还是辣么美腻,这一路要多多关照😙</p> <p class="ql-block">9月27日</p><p class="ql-block">轻松自由的一天,上午跟娜娜随意的溜达到了束河古镇,下午去看《丽江千古情》,晚上参加西部印象的行前会。</p><p class="ql-block">充实忙碌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束河古镇位于北纬26度55分,东经100度12分,在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p> <p class="ql-block">这年头没点才艺,不敢在束河开咖啡厅,不会画画的咖啡师,不是好老板娘</p> <p class="ql-block">真心没有料到,束河是这样安静、淡雅、有韵味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丽江千古情》世间最动人的故事,非爱情故事莫属,一场声光电配合舞美的视觉盛宴,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如果你来丽江,请一定一定不要错过!</p> <p class="ql-block">9月28日丽江~飞来寺一天车程</p><p class="ql-block">出发!梅里北坡和雨崩的两支队伍拼了一辆车,只是雨崩的妹子明显多过梅里北坡,这意味着线路的难度与强度都有相当大的差别!</p><p class="ql-block">大合照里的我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酒店的茶座上,功夫茶喝起</p> <p class="ql-block">超级丰盛的晚餐:牦牛火锅+松茸土锅鸡,九个人坐下满满一桌,洗去一天的疲惫,也拉进了彼此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9月29日飞来寺~亚贡村~采石场</p><p class="ql-block">徒步到竹林营地</p> <p class="ql-block">7:10日出,以为看不到日照金山,层层的乌云渐渐地飘散,才发现等候从来都是有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无论在雾浓顶或是在飞来寺(观景台),我们能看到的梅里雪山实际上只有几座山峰(不是十三座),其中能叫上名字的只有缅茨姆、吉娃仁安(五冠峰)、卡瓦格博等几座山峰(从左至右)。</p> <p class="ql-block">梅里北坡徒步路线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亚贡村为起点,沿梅里雪山北坡一侧山麓徒步环行,近距离观赏雪山冰川美景,这条徒步路线也被称为“坡均徒步”,藏语意思是神仙居住的谷底,整个徒步5天,行走约50km,累计爬升或下降约3600米,最低海拔2900米,最高海拔5200米,难度适中,途中每天都留有足够的拍照、与雪山冰川零距离接触的时间、空间,并且全程有马帮、可以轻装完成,接近性良好!</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当地人称为卡瓦格博</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是藏区八大神山之一,世界上公认的最美丽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至今仍是处女峰,人类从未登顶,将来也不可能登顶(已被发令禁止)。</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人们心怀各种理由,奔向梅里雪山,此次我们即将踏足的是鲜为人知的秘境——穿越梅里北坡</p> <p class="ql-block">一天泥泞的上坡路,对于缺少锻炼的我来说,走得格外艰辛。然而一群新认识的小伙伴,想出各种好玩的游戏!</p><p class="ql-block">边走边讲沉浸式案例故事的刘律师,配合女人们摆拍照片的工具人罗医生,会摆各种pose的蜜桃臀小白,温婉美丽照顾人的娜娜,爱秀腿毛的团宠斌斌,堪比骡子脚力的户外达人顶哥,被顶哥忽悠来梅里的鹏哥,一路冲锋在前的铁人钟哥,古怪孤僻又拧巴的阿悠一起凑成了一支梅里小分队。</p> <p class="ql-block">晚上抵达竹林营地,海拔3550</p><p class="ql-block">晚餐后围坐在餐桌边的人渐渐散去,不知是谁提议一起挤到帐篷里聊天,得到了一致同意,没成想一个双人帐在挤进6个人之后温暖到只能穿短袖😂</p><p class="ql-block">两轮鬼故事之后,开始法律大讲堂,法律知识学起来,罗医生毫不例外,又成为了渣男的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竹林营地我们仿佛闯入了森林精灵的王国,帐篷像是大朵的蘑菇绽开在草地上,晚上可有小仙女入梦🤔</p> <p class="ql-block">9月30日竹林营地~均坡营地</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有来日贡卡、奶日顶卡、芒框腊卡,只有少数户外深井冰重度患者才会不畏惧<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途遥远,不介意跋涉艰辛,才能走近神山,目睹尊容。</span></p> <p class="ql-block">别等待,别遗憾,无需畏惧,做你想做的,选你所爱的,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反正这世界,我们只来一次……</p> <p class="ql-block">背了一路的红裙,在坡均营地正午阳光下印照在雪山前无比鲜艳,赤着脚趟过刺骨的冰山水,站在水中央的石头上,仿佛仙子降临凡间。终是没有辜负美景……</p> <p class="ql-block">雪山下的坡均营地,适合聊天、拍照、品茶,每个人都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闪耀了一天的太阳☀️渐渐西沉,光线变得柔和,将棉花糖一般的云朵染成无法言说的金色、红色的渐变色。</p><p class="ql-block">日落尤其温柔,人间皆是浪漫!</p> <p class="ql-block">抵达营地,又是没有信号的一天,五个人相约去牧民的小木屋里泡藏药养生脚,偶遇4位藏民,顺便享受了一下藏民演奏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从脚底传递到周身的温暖足以抵御海拔4200米的寒夜,小伙伴们又在雪山银河下各种拍拍拍……璀璨的星空银河将一天的疲惫就这样消除干净了。</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坡均营地~次丁垭口~坡将营地</p><p class="ql-block">今天徒步9公里,翻越海拔4720米的次丁垭口,从坡均营地4050米几乎是直上,来日贡卡、奶日顶卡、芒框腊卡一字排开,雪山顶在阳光的下闪闪发光,光芒一圈一圈的撒下来,那一缕干净的阳光,让我怦然心动。</p> <p class="ql-block">即将离开坡均营地,再看一眼这湖水中的雪山倒影吧!</p> <p class="ql-block">对梅里雪山的探索,起源于19世纪,甚至更早。因中国近200年来一直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前期对梅里的探索基本是外国人切入。而梅里北坡的坡将、坡均。西坡甲应等深藏梅里雪山中的秘境,估计这些先驱也未曾到达。</p><p class="ql-block">泽切尼仁觉,匈牙利人,1879年著书,书中详尽描述了梅里雪山的地理地貌。金顿·瓦尔德(F Kingdom Ward),英国植物学家,1911年和1914年两次对明永冰川做了详细的地质和植物学调查后,1916年在英国地理杂志发表,1925年出版,记述了梅里雪山以及冰川状况,他写到:“穿单衣坐在冰川上,冰川是冷的,岸边却开满了鲜花”。奥圣多夫斯基,前苏联圣彼得堡地理学教授,1920年率骆驼队,在梅里雪山探寻香巴拉王国的入口。亚力山德拉·大卫·尼尔(Alexandra David Neel)女士,法国藏学家,1923年,化装成为一名女朝圣者,历经8个月,徒步穿越藏地,写成《一个巴黎女人拉萨历险记》。尼古拉·雷里西,1924-1927,来此探险,在他的随笔集中记载了他在接近香巴拉王国的神奇体验约瑟夫·洛克,美籍植物学家,1922-1935在美国《国家地理》发表记录梅里雪山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坡将营地~滇藏垭口~坡将营地</p><p class="ql-block">坡将营地——驻扎神仙居住的谷底</p> <p class="ql-block">站上滇藏垭口可以将梅里雪山北侧的群峰一览无余,由东向西顺次包含来日贡卡峰(6300米)、奶日顶卡峰(6379米)、芒框腊卡峰(6040米)、狮子座雪山(卡瓦格博Ⅱ峰6509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往往只看到站在巅峰时的光芒万丈,却选择性的遗忘了攀登过程中的种种艰辛。</p><p class="ql-block">从4800米到5200米的滇藏垭口有一道坎——400米的陡立的碎石坡,高海拔下攀升时,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步一步的挪上去的。</p><p class="ql-block">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NO!</p><p class="ql-block">从垭口下撤时,碎石下的沙砾像润滑油,小心翼翼的选择踩点,克服陡坡的恐惧,从肩膀手臂,到大腿小腿,感觉到每一个脚趾头都用力的想要扒住地面,尽管如此还是避免不了摔跤,蹭一身尘土。这样的下坡路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碳烤牦牛肉,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野虫草,自由自在的牦牛,将三岁龄最嫩的腿肉片下来,简简单单的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架在炭火上翻动2~3次,一群吃货围坐在烤架周围,迫不及待的将滋滋烤熟的牛肉片塞进嘴里……</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味道和记忆捆得最紧它让时光变得生动,让梅里北坡徒步活色生香!</p> <p class="ql-block">再见梅里北坡!此一别,把所有美好与遗憾都留在这美丽的天堂里吧!</p><p class="ql-block">亲爱的队友们,就此别过,愿你我在今后的日子里都如同梅里的阳光一样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世界乱糟糟的,而你们安安静静的沉在我的记忆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