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说两位送龚常去医院的工作人员,得知龚常失踪以后,遍寻不着只好打道回府开车回单位。谁知道神差鬼使阴差阳错在回來的路上,他们发现了慌不择路的龚大先生。连同驾驶员他们三面包围将其捉拿归案。这一下遣送站炸了锅了,一顿暴打是必须的,不给饭吃也是肯定的。第二天早上的早请示大会上,遣送站女负责人发表了情绪激昂的讲话,要求黑老大对其严加看管,不可以让他乱说乱动,再生出新的事情來。黑老大这一下更威风了,拿着鸡毛当令箭,每时每刻都在注意龚常的一举一动,打骂随时都可能发生。</p><p class="ql-block">龚常身上是旧伤加新伤,浑身找不到几处好地方。坐也坐不住,睡也睡不着,身上处处疼,一处都不能碰。疼得龀牙裂嘴哼声不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次逃跑失败更坚定了我俩再次逃走的决心,这种鬼地方度日如年,逃不出去绝不罢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约定好两个人一起行动一起闯关,霸王硬上弓,烂腿娶马马王是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闯出大门以后向火车站方向跑,讲好不在商丘火车站候车大厅汇合,防止再被抓进来。而是在车站的左边的一个小站等候四十八小时以后,方可自由行动。</p><p class="ql-block">遣送站每星期为盲流治病两次,小病就地解决,大病送医院诊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卫生、营养、环境、气候等原因,这里的病患逐渐增多。每次例行门诊,医生们都忙不过來,于是盲流们便排队等候,每十个人一拨,听医生招呼进办公室候诊。第一拨十个人进去了,我们排在第二拨的最后两个,一进一出办公室稍显忙乱。医生护士专注治病配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常随第二拨十个人进入办公室,我紧随其后,他几乎沒有站定,便开门走了出去。此时此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內心大喝一声。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把心一橫,牙齿一咬,疾走三步开溜,刚走到大门口,几乎和遣送站女負责人撞个滿怀,她一楞神意会了什么,伸手來抓我,我一个躲闪她抓了个空。她一声大喊抓小偷,我已经跑出去廿十多公尺,我拼命加速,街上的流浪狗立即群起而追之,大街上拖板车的也试图抓住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怎比得上我动作迅速疾步如飞。我敢说大话,那一刻刘翔是我的徒弟。一秒钟都不敢歇歇,大踏步向东飞奔,只觉得嗓子冒烟,兩耳呼呼生风。沿着铁道一路向东。西边的太阳将我的人影拉得长长的。突然我发现在东边的地平线上有一个人在向我招手,我也向他招手。不错那就是我的好兄弟龚常。我太激动了,有一种渡尽劫波兄弟在的感觉。我们自由了,我们胜利了。我们相对狂奔着,張开双臂紧紧地抱在一起。逃出那个非人的地方,诉说短暂的离别之苦,我们來到了商丘东靣最近的张各庄火车站,这里距商丘大約20公里,是个小城镇街道不算宽,有点冷清,我们每人吃了一碗辣子粉条后,在火车站稍歇片刻就登上了去南京的火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丘到南京不算远,用不了半天的时间,我们在外面漂泊久了有一种想回家看看的愿望。打算在南京稍做停留就回高邮,哪知道龚常这家伙贼性不改,在饭店里吃大肉面时又瞄上了包间里的一只灯泡,他爬上桌摘灯泡时正好被服务员抓个正作。众人一踊而上将我们一起扭送派出所。当时</p><p class="ql-block">全国的社会治安已经大为好转,文革中的常见动乱和无政府主义己经收敛了好多。在录了口供以后,派出所将我俩交给了南京遣送站。接收我们的那位中年人,手上拿着一根一人高的青竹支条,在空中乱舞,发出呼呼的啸叫,给我们二人來了一通杀威棒。打得我们嗷嗷直叫,枝条落处就是一道血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遣送站的条件,要比商丘好得多。每日三歺,饮食干净卫生。而且基本上能吃饱。关在这里面的一位老人,我们请教他的年令,他叹了一口气说:六十年前十八岁。啊不得了,七十八为啥关在这里?他不肯说。看他须眉皆白的模样,我猜他是个手艺人,他随身带的铜匠担子,老人也许是个铜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在这里每天都要开会学习听训话。可以想象,遣送回原籍是件让人难堪的事。我们必须想办法离开这里。那天深夜,我俩几经转悠,终于找到一个僻静处。这里的院墙高约四米,其中有一处房屋的山墙墙角,跟院墙的距离約1.5米,适合打墙绷子,我轻巧把快上到墙顶,两脚向外绷实,牢牢地蹬住两边砖墙,转身向右一偏,右手臂勾住墙头,松开两脚,左手右手一起发力,右腿上墙,此时整个人呈骑墙势,稍稍定神,将双腿放到墙外,双臂扒住墙头,緩缓向下,尽量放松然后一松到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究竟是什么情况?一概不知道。月黑风高寒气逼人,南京郊区的灯光隐約闪烁在地平线上。墙根下有可能是河,有可能是粪坑,有可能是菜地,也有可能是乱葬莹。龚常没有经历过这种游戏,不具备这种基本功,我几次示范教他,他才勉强上马,居然在我的指导下一次爬墙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天谢地,我们居然亳发未损,两个人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高一脚低一脚的走向黎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也不能忍受身陷囹圄之罪了,我俩打定主意回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分两头,自从我俩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七日晚离家出走之后。南门大街家中就闹翻天了,临走之前我在家中房间里的写字台上,写了一张纸条,上书:我走了,走后來信。当天夜里还不見我回家。父母都慌了神,知道逼得太紧,逼出事情來了。猜想我留下字条去自尽了。一家人彻夜不眠外出寻找。亲戚、朋友、同学、车站码头、运河边、水闸涵洞遍寻不着。父亲急得酗酒泄愤,看谁都不顺眼,用他自己的二寸宽皮带,无故抽打我的三弟,打得我的三弟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多亏母亲拼命阻止方才停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分析我平时经常和龚常在一起玩,而且我倆几乎是同時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于是就认定龚家拐走了宝贝儿子,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在我离家出走期间,我曾经在徐州火车站往家中写过一封信报平安。父亲便欲去徐州火车站去找我,被众亲友劝阻。大家认为,人海茫茫,流动性大可能无功而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写了个大信封(比普通信封大三倍)。用广告紅勾边。上书:盼儿归速速回!并留交徐州火车站交肖齐收。信封火烧四角,插上鸡毛,俗称鸡毛信。终因信封不合标准无法分拣投递而退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形势趋紧,动员上山下乡的调门越來越高。最高指示下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夜三更,一批紅卫兵小将和街道干部工作组,连夜送來最高指示。标语、口号、大字报加上锣鼓喧天,不知疲倦一直闹到天亮。闹得你心惊肉跳无法入眠。今天你來,明天他來不达目的决不下战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压之下,母亲生病了,每天往返医院。我的老外婆每天在家垂泪为我祈祷。老外婆有个亲妹妹,我们叫她姨外婆。她每天到我们家打听孩子回來没有?然后老姐妹四目相对流下浑浊的老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大哥路俊,也是我自小的玩伴。小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捉迷藏。相互懂得藏东西的套路。我离家出走前,曾费尽心思将全家人的命根子,藏在挂在堂屋中柱上的照片框里。上面落滿了尘土,多年未有人碰触,居然被他找到后交给了母亲。他们在我流浪期间,数九隆冬,天寒地冻,居无定所生死未卜的時刻。违背我的个人意志,落井下石,強行将我的户口迁到农村。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把我往火坑里狠狠地推了一把。而路俊自已则因为我的下放得到了保全。我藏的东西,父母是很难找到的。惟有路俊他有这个能耐,我十分记恨他,这个帐一定要清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分两头,我们逃离南京遣送站之后,取道镇江坐客轮回邮。镇清班抵达高邮时天色渐晚,我沿着京杭大运河堤步行向南回家。因害怕父亲责打,我來到堂哥路发文家稍歇。我离家出走,早己为众人熟知。看到我平安归来,他心里明白,将我送回家交给我父亲。父亲看到我瑟瑟发抖脏兮兮的样子,又气愤又怜爱。将我带到附近前进浴室去洗澡换衣服。吃饱了睡暖了,那一夜我睡得真香。有家的地方真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早上母亲带着我來到高邮县城镇南益居革会。工作队負责人名字叫牛马门,还有什么赵指挥和陈指挥。喝令我跪在毛主席像前反省和请罪。没办法只好遵命,听他们大声呵斥训话,尔后开出了到插队落户的生产队报到的介绍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1968年11月7日至1969年2月1日。我四海为家战风雪斗严寒等來的是这个结果。回到家中翻看我的藏品,哪有什么户口本?我嚎淘大哭。哭了睡,睡醒了哭。整整哭了一个白天。这辈子哭得最伤心时间最长就是这一回。天命如此命中注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文到此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吹草低创作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二O二一年九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盲流回忆录》后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盲流回忆录》故事情节发生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是社会动乱加少年麻木形成的怪胎。将故事情节告诉读者是我多年的夙愿。老眼昏花瞎写一通,不瞞您说,虽然写完了,我到现在还是意犹未尽不能释怀。五十多年來,我一直幻想用文字将我的丑陋公知于众,也许我的情操并不高尚,甚至品德恶劣。我想请教苍天,当年我的选择错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干年后我与本知青小组的宋珍瑚聊天。他告诉我,1968年11月7日当天,司徒公社吴杨大队第四生队曾派专人和船到城上去接我们知青下乡插队,当時名单上就有肖齐的各字了,大家在码头上齐声呼唤你的大名,无人应答,只好开船回司徒了。也就是说我母亲在我盲流离家之前就自己代我写了申请,并没有注销我的户口,就形成了我被插队下乡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盲流八十多天,发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限于篇幅和年代遥远,许多事情都己经淡忘了。相比国家大事英雄楷模理想报負,我等小民的琐事实在是微不足道,仅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也许这就是命,命中注定。何止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应该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相比我的同龄人,事实胜于雄辯。不再多说了,就此打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吹草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创作于二O二一年九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踏飞燕,邮驿之路。</p> <p class="ql-block">奉天承运,皇帝昭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