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曲阜,号称东方圣城,中国的耶路撒冷,神农故都、黄帝诞生地、殷商奄国、周汉鲁都、孔子从这里诞生、儒学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孔子让曲阜扬名天下,曲阜因孔子流芳千年。回望两千多年前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他是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导师,也是我们前进方向的引领者。</p> <p class="ql-block">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曲阜成为当之无愧的“东方圣城”。</p> <p class="ql-block"><b>孔林</b>门前的“万古长春”牌坊,是清雍正十年七月所立,寓意孔子思想万古长春之意。文革破四旧时期被破坏,所以仔细观看万古长春牌匾,春字的左半边是老碑,其他的都是后补的。</p> <p class="ql-block">孔子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30岁后创办私学,收徒讲学,曾被鲁大夫孟僖子称为“达者”。</p> <p class="ql-block">孔子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出了一批有才干的弟子。相传“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且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曲阜因此成为当时的教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庄严肃穆的孔林正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p> <p class="ql-block">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史上,前2500多年靠孔子的记录和传承;后2500多年,靠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不可想象,没有孔子的中国,会有怎样的一部历史?</p> <p class="ql-block">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p> <p class="ql-block">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p> <p class="ql-block">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埋葬人数最多的氏族墓地。</p> <p class="ql-block">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 今古洙水早已湮没。 </p> <p class="ql-block">当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当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p> <p class="ql-block">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尤多古柏。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使孔林成为一座天然的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相传济南战役之前即在此开过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前期,朱德也在此开过会议。</p> <p class="ql-block">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手植楷。孔子去世之后,子贡从南方匆匆赶回来守墓六年,将南方稀有珍木楷树,移植孔子墓旁,在独自守墓的漫长期间,一直泪流不止,自己的哭丧棒经眼泪浇灌,楷树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巨木,也就是“子贡手植楷”来历。</p> <p class="ql-block">据说清康熙年间,这棵楷树遭遇雷火,康熙诏令重植楷树一株,并将枯木供奉起来,立碑刻石纪念。子贡在孔子心中,仅次于颜回。按现在的话说,子贡绝对是工商界的巨子,多次为老师提供游学经费。</p> <p class="ql-block">凉亭上面有一个子贡手植楷图,这块碑刻俗称流泪碑,在阴天下雨的时候,会从石碑上面流下来水珠,相传是子贡思念老师而流下来的眼泪,此碑刻专门上过央视栏目《走近科学》。</p> <p class="ql-block">孔林里第一个坟墓就是孔子孙子的墓——沂国述圣公孔伋墓,字子思,传闻他长困于宋,后作《中庸》。</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的墓地是孔子的儿子墓:泗水侯孔鲤墓,关于孔鲤的记载不是很多,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此后,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者何等重要。</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据说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p> <p class="ql-block">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p> <p class="ql-block">孔子在最中意的弟子中,贤良好学的颜回英年早逝,英勇正直的子路慨然赴死,唯有子贡依旧能留在他身边,并陪同他走过了最后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茅庐极简陋,当年更甚之,举世闻名的外交家、大富翁子贡,就是在这里默默陪伴着夫子高贵而寂寞的灵魂,所以后人把子贡列为尊师重道的典范和楷模。</p> <p class="ql-block">出了孔林,顺便从颜庙经过。孔子其实最喜欢的大弟子就是颜回。据传闻颜回陪孔子登泰山,下山后头发全白,29岁就去世了,孔子非常悲痛。所以孔子晚年的时候,经常说:谁能继承我的遗志呢,没有人啊,没有人啊。</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入颜庙里面,但一眼望去,颜庙庄重大气,也很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颜庙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格不低。</p> <p class="ql-block"><b>孔庙</b>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它既是明、清时期曲阜县城的正南门,也是孔庙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坊是孔庙第一道门坊。“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的乐曲,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像一首完美的音乐一样,至始至终、至善至美,赞扬孔子对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始建于明代,乾隆年间,孔子第七十一代孙衍圣公孔昭焕重修此门,由木质变成了石质,并铁铸横梁。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同尊天。</p> <p class="ql-block">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p> <p class="ql-block">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孔庙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面积十分庞大。</p> <p class="ql-block">孔庙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孔庙平面图。</span></p> <p class="ql-block">圣时门:“圣时”二字出自孟子,孟子说在他之前古代有四位圣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p> <p class="ql-block">璧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芳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2000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在此流连往返。</p> <p class="ql-block">庙内种植有1700多株古树,1200多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p> <p class="ql-block">奎文阁是孔庙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奎文阁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摇撼。</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然无恙,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奎文阁与宁波的天一阁同属同规格的国家级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奎文阁前两侧,是四座明代御碑。这些驮碑的动物,人们习惯叫“龟驮碑”,实际上它的名子叫“赑屭”,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赑屭的特征是龙首、龟背、鹰爪、蛇尾,善于负重且能长寿,只有皇帝立的碑才肯驮,所以统治者要用它来驮御碑。</p> <p class="ql-block">过奎文阁是十三碑亭院,是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的。亭内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55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p> <p class="ql-block">孔庙最大的一块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重约35吨,加上驮碑赑屭共重约65吨。这块巨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实在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是孔庙的最后一道大门,因形似“戟”,故又称戟门。大成门有三门,为表示对圣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平日均以两腋出入。</p> <p class="ql-block">杏坛相传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孔子“设教杏坛”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面阔九间,纵深五间,即九五之制。</p> <p class="ql-block">在大成门前后各有两个龙柱,加上大成殿前面的十个龙柱,一共十四个龙柱。</p> <p class="ql-block">14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内金壁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孔子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显得高贵、威严,一副君王形象,这是被历代帝王神化了的孔子。实际上孔子的真实面目应该是“布衣”文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b>孔府</b>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三路布局,九进院落,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社会贵族府第,有”天下第一家“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p> <p class="ql-block">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由明朝权臣严嵩所写,严嵩是明朝重要权臣,把持朝政二十年之久。有趣的还有大门两边出自纪钧纪晓岚的书法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意“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意“文章通天”。</p> <p class="ql-block">“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主要工作是每年固定的时间给孔子举行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最后一位继承人孔德成。国共内战时期,随蒋介石撤到台湾,至死没有回过大陆。</p> <p class="ql-block">圣人之门,由长沙太守李东阳所写。上边四个圆柱叫户对,下面两个石鼓叫门当。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门当、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又因为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所以,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在今天,反而被人忽略了其原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后人的地方不断的被加封,从最早的奉祀官到关内侯、崇圣侯乃至衍圣公,从虚职到实权乃至现在。</p> <p class="ql-block">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代替朝廷来考礼乐童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是南方的太湖石。古语说:国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秀的特点,非常漂亮。放在这里就是提示来访的客人能够开门见山,不要拐弯抹角。</p> <p class="ql-block">“六代含饴”四个字是乾隆皇帝所写,乾隆一生六次下江南,但是他八次来到曲阜。</p> <p class="ql-block">退厅,也是衍圣公私设公堂,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以上三个大堂,层层叠进,很是森严,足显出孔府的圣威和显赫。</p> <p class="ql-block">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孔府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p> <p class="ql-block">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生的是龙头,麒麟身、狮尾、牛蹄。能吞下金银财宝,甚至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结果被太阳所融化,掉入海里淹死了,以此告诫人们不要贪婪。</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告诫自己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赃枉法。</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p> <p class="ql-block">这两只石鼓,就是孔家搭戏台唱戏的地方,孔家怕破坏了自家风水,所以不栽木桩。</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衍圣公签阅文件之处</p> <p class="ql-block">正中间堂屋有一个大大的“寿”字,为慈禧亲自书写,桌子上有三样东西,正中间的是一直坏掉的钟表,即是死钟(始终),东门是一个花瓶,西面是一个铜镜,合起来的吉祥寓意就是始终平静。</p> <p class="ql-block">前堂楼,它是七间二层楼阁,富丽堂皇,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这是第76代衍圣公和他四个夫人生活起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孔德成先生当年结婚的地方,堂中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名人赠送的礼品和题字。</p> <p class="ql-block">孔德成1936年12月16日结婚时,正值西安事变期间,本来蒋介石先生要亲自参加婚礼,但遭到抗日将领张学良、杨虎成的兵谏,自然,他也就不能参加这最后一代衍圣公的隆重婚礼了。</p> <p class="ql-block">后堂楼左边这棵石榴树,是当年孔德成出生的时候陶氏栽的,取子孙满堂的意思,距今快一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孔府的后五间,特别安静,常被当作书房使用,旁边是一棵大枣树。</p> <p class="ql-block">孔德成婚后,随国民政府辗转于重庆南京之间,1949年从南京跟着蒋先生迁居台湾,自此一直到2008年10月28日上午去世,再也没踏上大陆一步,享年88岁高龄。末代衍圣公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孔府后花园,始建于明弘治16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因此严嵩又帮助修建了孔府花园。</p> <p class="ql-block">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的花园还要大些。</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种植有各种奇花异草,例如左边的古树“五柏抱槐”更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五株柏树枝杆向外延伸,中间长出一棵槐树,六棵树相生相伴,相互依存,可谓鬼斧神功。</p> <p class="ql-block">右边有一棵粗壮有力的倒地槐树,旁边石头上标明为“国槐”,可见古槐历史久远。</p> <p class="ql-block">花园石桌石凳上坐满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园内种植了许多柚子,硕果累累,瓜果飘香。</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里满眼花草,古树参天,花木扶疏,碧水映天,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