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天井涧,结缘仙古洞

绿荷听雨

<h5>  自从两次与相公石擦肩而过,心里越发明白了,有些事情绝不可强求,这是因为,对一位善游的人来说,最好的行走应该是随缘随性的行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h5><h5> 12月19日,星期六,零下六度。离冬至还差三天。俗话说进了冬至就“数九”,天气最寒冷。可如今还没交九,岛城如掉进了“冰窖”气温聚降 。今天,我(绿荷听雨)和恍然如梦等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登山活动。</h5><h5> 此次活动,是由传媒网零点队组织的探索游,什么意思?就是路线从天井涧上去,经雨笋峰、人头崮,然后是一个问号!这个问号,代表着此行的不确定性,具体到哪,走走看吧,这是不是很有诱惑力啊?</h5> <h5>  这条线路的组织者之一,零点队的风水二人组,也是《崂山奇石录》的作者。他们精心制作的《崂山奇石录》可谓是岛城登山节界经典之作,如果哪一位山友想了解崂山的奇山异石,按图索骥就可以在奇石录中找到其发现的过程与详尽的资料照片。而且有什么疑问,风哥都会耐心解答,水嫂也会热心指点,他们毫不保留地将他们积累多年的登山经验与知识奉献给大家,令山友们无不敬佩。在等车的时候,我问风哥怎么做到的?风哥淡淡一笑说:“我只是比较用心罢了。”</h5><h5> 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朴实的话语让我不由得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评语:“胸中的一副别才。眉下的一副别眼。”这未尝不是风哥与水嫂的写照啊!正是由于他们易觉的心,和能见之眼,使山友们更加体会到了登山的乐趣。他们才是真正的善游之人。</h5> <h5>  到李村集合后,大家乘坐包车来到了我乐村,下车后便开始爬山。清晨的山谷寒冷阴暗,山路踏上去像冰疙瘩又硬又滑。原来此处阴暗地面结冰后又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刚开始,大家还有些不习惯,但随着太阳的慢慢升高,温暖的阳光洒向山谷,山坡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山路渐渐地变得好走起来。</h5><h5> 不久大家就来到了天井涧的源头,这里既有层层叠叠的岩石,又有绿幽幽的水潭,有一种“潦水尽而寒潭清”的意境。远处是一座深深地“天井”竖在山涧的尽头。天井对面是陡峭的崖壁,有泉水不断从高出涓涓流下,形成一排排晶莹透亮的冰柱子,离冰柱子几步远有一块石头,上书“天井泉“三个大字。</h5> <h5>  离开天井泉,大家一个紧跟着一个徒手爬上峭壁,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上。从平台再往上攀登感觉比刚才舒服多了。此时,整个山谷沐浴在阳光下,空气中透着淡淡的松香,地面上的积雪也不见了。接着是一段密林,走过去上到一处没有遮挡的崖边往对面张望,只见玉笋峰犹如坚韧挺拔的竹笋耸立在群山万壑之中,显得孤傲冷峻。想那“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又不瘦,餐餐笋煮肉。”的苏轼,看到此笋定会感叹,此物只应天上有,云牙交迸出巉岩,秀挺依稀玉笋尖。</h5><p class="ql-block"><br></p> <h5>  看过了玉笋峰,队伍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了人头崮的对面,由这里远望人头崮,既像岳母刺字石,又像丫鬟捶背石,背面看才像一个人的雕像。就是这一组巨石,观赏的角度不同视觉效果也是迥异,这也许就是象形石的魅力所在吧?令大家如此着迷,乐而忘返。</h5><h5> 到人头崮的时间为上午11点,大家赏完景便准备午餐。有山友意欲继续前行,一并也为大家探寻“仙姑洞”。“仙姑洞”?我和同伴第一次听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顿时忘记了疲劳,决定放弃休息继续跟着他们。就这样,再加上一位叫”心雨“的山友共七人,大家一路小跑朝着青峰顶的方向奔去。</h5> <h5>  从青峰顶下到九水车站后,山友世界的边和齐福就向当地的山民咨询,因为仙古洞常年被丛林所蔽,鲜为人知。在了解了大体方位之后,我们随即下河,大家穿过河床要到河对面的密林乱石中寻找“仙姑洞”。九水是度假胜地,雨季的时候,水漫石桥,清流湍急,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如今溪水潺潺,松竹相间,宛如世外桃源。</h5><h5> 往上爬的时候,世界的边和齐福一直在前头探路,这里坡势陡峭,野草及膝,不知名的藤条上满是尖尖的刺,一不留神就被扎到,很痛。正在大家千辛万苦地四处寻找,突然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找到了!”齐福喊道。大家急忙从各个方向朝齐福这边赶来,仔细观看!果然是它!</h5><p class="ql-block"><br></p> <h5>  这是一个卵形的洞,宽大约两米,深有三米,洞左方有石刻“明周鲁书仙古洞”7个大字,字直径约30厘米。洞内半明半暗,洞壁光滑有青苔,洞尽头有一个精心刻凿出来的石台子,估计是前人放油灯之类的地方。洞外,左上方几步远的地方有坍塌的残垣颓壁,面积约8坪左右,据记载这里是三清殿的遗址。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和苍翠的松树,将这个仙古洞遮挡的严严实实。在来的路上,我们还以为此洞为仙姑洞,但不知为何却成了“仙古洞”,原来此洞在明清年间,常有游人在此宿留诗咏,由此被称为“仙古洞”。但又因民间传何仙姑渡海前曾息于洞内,故又名仙姑洞。</h5><h5> 此洞依山面水,风景秀丽,有诗云:“一溪九折逶迤出,水绕山回古洞存。谢客不知穷雁宕,渔人何事问桃源。涛声入夜连孤岛,清磬流云失暮村。自有登临来我辈,遥惊羽士下昆仑。”想前两次我们特意寻找相公石、探寻相公心皆空手而归。如今,无意中得了这个收获,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h5> <h5>  想造物主之神奇,洞天福地之奇妙,若胸中无别才,眉下无别眼,是不会发现这这奇妙之处的。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份缘分牵扯在里头。因此,在行山走水,品读自然之时,就不要再把得失放在心上。因为一个真正善游之人:“他是先有别才而后翱翔,先有别眼而后排荡”,也讲随缘随性吧。 </h5><p class="ql-block"><br></p><h5> 图文Ⅰ绿荷听雨</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