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读诗品文一一读</span>书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的</p><p class="ql-block">有彪</p><p class="ql-block">有一本《古诗文全解》把“唧唧复唧唧”解释成:听到鸡叫声,木兰就起来织布了,说是体现了木兰的勤劳。</p><p class="ql-block">这样说(解释成鸡叫声)牵强了一点。</p><p class="ql-block">联系上下文来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唧唧“应该是象声词,是织布机上发出的声音,也预见了木兰织布不辍,展现了她勤劳的美德。这与后文的“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有承缀关系。</p><p class="ql-block">因此,“唧唧复唧唧”中的“唧唧”应该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此处的解读不能随意。</p><p class="ql-block">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第一句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p><p class="ql-block">此处的“昔人”可以多解。原文解释,(结合黄鹤)昔人,解释做仙人,这是可以的。因为按通篇来理解,黄鹤楼所域景色优美,气象壮观,连仙人都曾来到此一游…如此联想,使整篇诗文,添上了一抹灵动的仙气。</p><p class="ql-block">此处的昔人也可理解为故人,即是过往的风流人物。此种解读,是对往昔的一种缅怀,有一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苍凉与感慨。</p><p class="ql-block">也许还有一种解释,把昔人理解做老朋友,这也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来凄美感人。此句也有从两个角度来解。第一种解释说是诗人伤感时事,看见花开也会落泪,听见鸟鸣也会伤心。此姐就比较普通丶平板了一点。</p><p class="ql-block">另一种解释是:因为诗人感怀时事,伤心不已,连周围的花都为他伤心落泪;看见了(此刻)人间太多的生离死别,鸟儿都会发出悲痛的叫声。</p><p class="ql-block">我觉得第二种解释比较好。一般的情境之下,作为万物之灵首的人类,是会为其他事物的不幸触景生情,心怀悲悯的。但此处却倒过来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是鸟和花都为人类的不幸而伤心落泪……更呈现出诗人对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动荡,百姓生灵涂炭丶流离失所的深切忧伤,更为意味悠长,直达心灵!</p><p class="ql-block">遣词造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一杜甫)已臻化境,</p><p class="ql-block">达到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p><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者对诗词领悟层面的不同,又或者是视角选择的差异,对文学语言的解读也肯定不尽相同。文学服务于生活,应该尽显宽容(但也应该有个界,那就是排弃弄虚作假),只要是真善美的传达,我们都可以求同存异。这也是五彩斑斓世界的一种样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