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我们在路上………——逸夫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纪实

凌海逸夫义务教育学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伴随秋天的脚步,我校“双减”工作正在深入落实。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见效,从开学初,学校一直有序开展“双减”政策的多项工作,真正让学生成为“双减”政策的受益者,让所有家长安心、放心!落实“双减”,我校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精准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机制,全面提高我校素质教育实施。</span></p> 研讨落实“双减” 什么是“双减 “双减”怎么减 规范管理抓“双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减”减掉的是额外的作业负担,并没有减掉学习的质量。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条实施,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效率也迎来了“新升级”。“双减”在减负增效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严格规范课堂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span></p> 多彩延时促“双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校组织老师对相关政策进行专题学习,将课后托管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业的辅导,让学生在学校里基本能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第二个阶段则还穿插了趣味运动、情景朗读、软硬笔书法等丰富的内容,真正让孩子快乐学习。</span></p> 家校共育保“双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考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也积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陪伴孩子,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span></p> “双减”作业新要求 “双减”家长责任清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不能单纯寄托在学校,作为家长也有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大保障,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为了孩子的成长,请家长收好这份责任清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督促学习,养成自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培养习惯,全面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 ◆行为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重视陪伴,用心沟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建立规矩,学会敬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播种理想,奋勇拼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相互配合,支持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目标,更是我校的不懈追求。为了我校学生的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我校将切实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与指导意见,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孙红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审:刘承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终审:王树新</span></p>

双减

我校

家长

学校

落实

孩子

学生

政策

减双减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