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用美篇工作版","guide_search_desc":"海量模板范文,一键做同款 工作就用美篇工作版","img_beautify_switch":0,"ad_free":0,"text_direction":2,"template":{"id":9370,"series_id":38,"theme_id":38},"container":{},"redirect":{"redirect_type":1,"img_url":false,"link_url":"/wap/downloadpage/backpage","button_bg_color":false,"button_desc":false,"redirect_desc":false},"edit_date_str":"更新于 2021-09-25","current_time":1744253146,"font_name":"","rcmd_meipian":0,"hide_article_link":0,"from_wechat":false,"topk_keywords":[{"name":"分数","score":0.622607},{"name":"单位","score":0.200572},{"name":"学生","score":0.125459},{"name":"平均分","score":0.108722},{"name":"意义","score":0.095236},{"name":"教学","score":0.085623},{"name":"份数","score":0.069402},{"name":"理解","score":0.057558},{"name":"分母","score":0.05714},{"name":"学习","score":0.05502}],"music_name":"","origin_status":0,"password_v2":"","font_id":0,"title_style":"","rich_text_title":"","enable_download":1,"cover_thumb":"","has_video":false,"gift_switch":1,"enable_watermark":0,"content":{"article_id":298532816,"content":[{"text":" 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靓丽风景线,很多教师喜欢上这种课,因为似乎有东西讲,但是想上好概念教学课,又能上出特色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部分概念。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分数,感受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作为单位“1”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对于分数单位的认识,学生一般不太易于深化理解,因此,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基于此,我在备课和上课时关注了以下几点:
1、还学生轻松又轻巧的课堂。
本节课仅设计了一次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摆磁扣,找到不同的分数,从而总结和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整个活动没有太大难度,同时还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最初的设计有2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学生涂色找材料的四分之一,然后第二个活动再去找不同的分数归纳分数的意义。感觉第一个探究活动对于五年级学生太简单,因为在新教材版本中,三年级时候已经学习过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平均分得到一些分数,所以做了删减,这样一来,课堂会轻松许多。
2、做说思辨,多种感官助学习。
学生的动作记忆、语言表述、思维体验、分析经历等都是学习的好途径,而多种感官的调动与配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更好地完成学习。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多说多交流,在听、说过程中做到完整具体的描述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找到的分数总结归纳找分数的过程,从而研究出分数的意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单位“1”,充分感受到了分数的内在意义。
3、巧练精练,寓教于乐。
课后练习仅设计了三个,第1题,是课本做一做的“一堆糖”,原题只让学生填写分数,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但是为深化对单位“1”的理解,我改编了原题,将糖块数增加,总结出不管单位“1”是谁,只要平均分成相同份数,取出相同份数,所表示的分数不会变化,一题多练。第2个是残缺的分数,从最简单的分数,逆向思维,让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并加深对分数单位的理解。第3题,分糖游戏,学生一般都很乐意玩,边玩边思考,发现问题,总结提升,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思考,为今后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本节课由游戏开始,由游戏结束,寓教于乐。
然而,教学常常如此,即便费尽心思 ,也会有诸多遗憾。因为时间原因,很多需要特别渗透的地方不敢过多展开,个别铺垫环节需要紧赶快走,否则重点内容就没有足够时间解决,因为重点时间应该留给重点的问题,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还有就是,因为自从三年级上册学习完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后,直到现在,学生没有再接触过分数,多数学生感觉到很生疏,唤起旧的记忆比较麻烦,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这堂课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更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实践。下面是这节课的部分设计思考: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分数,感受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连贯与生长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逐步强化和内化分数的意义。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分数的产生
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很善于思考,我想验证一下,来猜个谜语吧!哪个字?分,由此你想到哪种数?分数,好,那就继续猜分数…同学们果然名不虚传!
师:这些都是分数。那你们知道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它从出现发展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大家观看视频。
师:从视频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①人们在测量或分物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产生了分数。②四分之一的衍变过程。③我国还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
师: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回想一下,视频中出现了这个分数:1/4(师板书),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
②分母是4,分子是1,中间叫做分数线…
三、找材料的 ,学习单位“1”
看来大家对 并不陌生,看看生活中哪些实物中还能找到1/4。(PPT出一个月饼)你能找到它的1/4吗?生说:…他的语言非常严谨,强调了平均分,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板书平均分)
(PPT出1分米的线段)这是什么?生:一分米的线段。你能找到它的1/4吗?生:…
(PPT出示8个苹果)这是?生:8个苹果。能找到它的1/4吗?生:…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生:…
我们还能分什么找到 1/4?生:…(前2个学生说如何得到,后面仅说名称即可)看来,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找到它的1/4(贴出三类)。在数学中,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叫它单位“1”(贴)。谁来说一说这个单位“1”跟我们以前认识的数字1有什么不同?①加了“”号。②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许多物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谁可以找一找?生:全班学生,会场所有人,全校师生…可见,这个单位“1”可大可小,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等等,任何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它无所不包!
四、创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把它们(指月饼、线段、苹果)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那这样的两份呢,2/4,三份呢?3/4;如果平均分成2份,3份,6份,12份,又会出现哪些分数?想不想找一找?
(PPT出示一堆磁扣)我们能不能把它平均分,找出更多的分数?请看操作要求。请拿出探究单,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看能找到哪些分数?将它们记录到探究单上。(生小组操作、填记录单,师指导)
哪一组先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师投影其探究单,生上台边演示边说如何得到分数的,师适时提问单位“1”?平均分了几份?表示了其中几份?并将生创造的分数板书,师可适时引导补充其它分数(此处,学生单位“1”可以不同,只要得到分数的过程正确都可)。你们找到的分数,很有意义,老师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数,同学们真了不起。
(横向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每一行分母相同,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分的份数吗?若干份(贴)。(竖向观察),它们又有什么特点?每一列分子相同,表示取出的份数相同。怎么用最简单的词来概括这些份数?一份或几份(贴)。
现在,你感觉分数是一些什么样的数?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生说,可以不完整。老师引导。找生再说。(师贴出分数的样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分数。在分数中,我们叫它分母,叫它分子。这就是分数的意义(贴出)。
再看这一列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分子都是1,都表示几分之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圈出并贴分数单位。为什么把这些分数叫做分数单位?我们来看(分苹果图),把这个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4。这是四分之?有几个四分之一?平均分后,每份都是四分之一,有几份就是四分之几。2/6有几个1/6?5/12有几个1/12?10/30有几个1/30?看来,每个分数都是由几分之一组成的,也就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让学生结合图形体会到分子是几就表示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指板书的分数,迅速说出分数单位。你们怎么找的这么快(归纳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再指几个不同的分数,迅速说出含有几个分数单位。你们怎么判断的?(体会到:分子是几,就含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五、练习巩固,思考分数的意义
这样我们对分数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老师考考你,敢不敢接受挑战?这有一堆糖,下面大家一起口答,填分数。下面老师 把这些糖变一下,我把它变成24块,你们说这些分数用改吗?不用改 。我再增加12块,用改吗?还不改,再增加,用不用?用不用?……都不用改。为什么?因为不管有多少糖,你都可以把这些糖,看成是 单位“1”。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堆糖的1/2 ;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2份就是这堆糖的2/3;只要把单位 “1”平均分成4分,3份就是这堆糖的3/4;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 成6份,5份就是这堆糖的5/6。那这里的单位“1”如果不是糖,是梨 行不行?苹果行不行?橘子行不行?什么都行。
这个分数怎么读?4/7,谁来说说它的含义?生:。。。你掌握的挺好。再看,这又是哪个分数?(师拿出残缺的 /9)哎呀,怎么撕坏了呀。你能知道什么?生:分母是9,分数单位是1/9,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9份。哦,老师忘了,拿反了。(师再倒过来,变成6/ ),少了谁?分母。你又能知道些什么?生:分子是6。有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取了这样的6份。你们真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下面我们休息一下,来做一个小游戏,需要2位同学配合。师随机选两名。女士优先,女同学先来,老师说分数,拿对了,你手里的糖就奖给你。老师这有8块糖果,请拿走它的1/2。女生边操作边说,成功拿走4块。老师一向很公平,请男生也拿走剩下糖果的1/2。男生拿2块糖。生提出质疑,不公平,一个4块,一个2块。同样都是1/2,为什么糖果块数不同?生:女生拿走的是8块糖的1/2,而男生拿走的是4块糖的1/2。师:也就是他们的单位“1”不同,看来,对于分数来说,单位“1”很重要。好,为了公平公正,我再给补上4块,这样单位“1”相同了,都是?男生你拿走这些糖果的2/4,生拿出4块糖。师:现在单位“1”相同了吧?到手的糖一样多了吧?为什么女生是1/2而男生是2/4,分数不一样啊!生:虽然单位“1”一样,但是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不一样了!师:看来,分数不只需要关注单位“1”,也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和取出的份数。谢谢你们的配合,请回。同学们真是太棒了!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六、总结升华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的内容:(课件回顾要点“回头看”)我们这节课先了解了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接着我们又认识了单位“1”,通过平均分单位“1”研究出了分数的意义,最后又认识了分数单位。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图形找到分数,又通过分数来研究图形,运用了哪个数学思想?对,数形结合。
本节课,分数的意义在分数的学习中是最关键的一环,今后我们还会更深入地研究分数的这些知识,关于分数,关于数学,关于这个神奇的世界,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老师希望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和勤奋勇攀高峰!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ext":{"id":247981028,"article_id":298532816,"ip":"111.36.184.232","origin_status":0,"edit_from":0,"client_type":5,"password_v2":"","uv":1,"font_id":0,"title_style":"","rich_text_title":null,"gift_switch":1,"deleted_at":0,"recycle_expired_at":0,"share_with_nickname":0,"enable_watermark":0,"music_id":0,"music_source":-1,"_auto_update_time":"2022-06-11 15:50:34"},"extend":{"article_id":298532816,"enable_download":1}},"author":{"id":56796917,"nickname":"刘相成","head_img_url":"https://ss-mpvolc.meipian.me/users/56796917/1e9b747d7190cd498ef1c4caac7f01c6","column_visit":180,"signature":"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一张能表达的","favorite_count":0,"follow_count":52,"follower_count":83,"famous_type":0,"autoplay_music":1,"text_preference":2,"client_type":0,"reward_word":"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打赏鼓励哦!","member_type":0,"wechat_id":"ojq1tt48SkfIGOxeRMIbSk7crT2A","country":"","province":"","city":"","career":9,"birthday":19870103,"gender":1,"reg_time":1542361011,"e_id":"","bedge_img":"","label_img":"","review_level":1,"enable_reward_switch":false,"enable_water_mark_switch":0,"plainNickname":"刘相成","member_status":0,"member_img":"","ext":null,"phone_num":"170****8886","head_attach_img":null,"badge":null,"onlive":false,"qualification":null,"biz_info":{"is_biz_user":false,"share_domains":[]},"headwear":{"icon":"","animation":"","config":{},"param":{}},"cover_img_url":"","weibo_id":"","vwen_id":"2e0f15aee0b18240db962fb32c9a06e1","im_id":"","yx_im_token":"","last_visit_time":1667474567,"ip_address":"111.36.186.188","device_id":"300795fc0794cecc:02:00:00:00:00:00","reviewer":0,"review_time":0,"account_state":0,"balance":0,"last_contribution_time":0,"member_expire_time":0,"member_qq_group":0,"web_has_login":1,"longtitude":"118.3845500","latitude":"35.0821400","last_client_type":0,"level":0,"province_user":"山东","city_user":"临沂","user_id":56796917,"qq_id":"","apple_id":"","badge_img_url":"","reward_url":"https://www.meipian.cn/wap/reward/view/index.html?mask_id=3t56qbln&author_user_id=56796917&article_title=%E3%80%90%E4%B9%9D%E6%9C%88%E7%AC%AC3%E5%91%A8%E3%80%91%E6%A6%82%E5%BF%B5%E6%95%99%E5%AD%A6%E6%95%99%E5%AD%A6%E6%A1%88%E4%BE%8B-%E2%80%9C%E5%88%86%E6%95%B0%E7%9A%84%E6%84%8F%E4%B9%89%22%E6%95%99%E5%AD%A6%E6%80%9D%E8%80%83","memo_name":""},"content":[{"text":" 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靓丽风景线,很多教师喜欢上这种课,因为似乎有东西讲,但是想上好概念教学课,又能上出特色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部分概念。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分数,感受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作为单位“1”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对于分数单位的认识,学生一般不太易于深化理解,因此,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基于此,我在备课和上课时关注了以下几点:
1、还学生轻松又轻巧的课堂。
本节课仅设计了一次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摆磁扣,找到不同的分数,从而总结和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整个活动没有太大难度,同时还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最初的设计有2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学生涂色找材料的四分之一,然后第二个活动再去找不同的分数归纳分数的意义。感觉第一个探究活动对于五年级学生太简单,因为在新教材版本中,三年级时候已经学习过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平均分得到一些分数,所以做了删减,这样一来,课堂会轻松许多。
2、做说思辨,多种感官助学习。
学生的动作记忆、语言表述、思维体验、分析经历等都是学习的好途径,而多种感官的调动与配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更好地完成学习。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多说多交流,在听、说过程中做到完整具体的描述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找到的分数总结归纳找分数的过程,从而研究出分数的意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单位“1”,充分感受到了分数的内在意义。
3、巧练精练,寓教于乐。
课后练习仅设计了三个,第1题,是课本做一做的“一堆糖”,原题只让学生填写分数,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但是为深化对单位“1”的理解,我改编了原题,将糖块数增加,总结出不管单位“1”是谁,只要平均分成相同份数,取出相同份数,所表示的分数不会变化,一题多练。第2个是残缺的分数,从最简单的分数,逆向思维,让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并加深对分数单位的理解。第3题,分糖游戏,学生一般都很乐意玩,边玩边思考,发现问题,总结提升,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思考,为今后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本节课由游戏开始,由游戏结束,寓教于乐。
然而,教学常常如此,即便费尽心思 ,也会有诸多遗憾。因为时间原因,很多需要特别渗透的地方不敢过多展开,个别铺垫环节需要紧赶快走,否则重点内容就没有足够时间解决,因为重点时间应该留给重点的问题,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还有就是,因为自从三年级上册学习完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后,直到现在,学生没有再接触过分数,多数学生感觉到很生疏,唤起旧的记忆比较麻烦,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这堂课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更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实践。下面是这节课的部分设计思考: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分数,感受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连贯与生长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逐步强化和内化分数的意义。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分数的产生
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很善于思考,我想验证一下,来猜个谜语吧!哪个字?分,由此你想到哪种数?分数,好,那就继续猜分数…同学们果然名不虚传!
师:这些都是分数。那你们知道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它从出现发展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大家观看视频。
师:从视频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①人们在测量或分物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产生了分数。②四分之一的衍变过程。③我国还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
师: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回想一下,视频中出现了这个分数:1/4(师板书),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
②分母是4,分子是1,中间叫做分数线…
三、找材料的 ,学习单位“1”
看来大家对 并不陌生,看看生活中哪些实物中还能找到1/4。(PPT出一个月饼)你能找到它的1/4吗?生说:…他的语言非常严谨,强调了平均分,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板书平均分)
(PPT出1分米的线段)这是什么?生:一分米的线段。你能找到它的1/4吗?生:…
(PPT出示8个苹果)这是?生:8个苹果。能找到它的1/4吗?生:…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生:…
我们还能分什么找到 1/4?生:…(前2个学生说如何得到,后面仅说名称即可)看来,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找到它的1/4(贴出三类)。在数学中,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叫它单位“1”(贴)。谁来说一说这个单位“1”跟我们以前认识的数字1有什么不同?①加了“”号。②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许多物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谁可以找一找?生:全班学生,会场所有人,全校师生…可见,这个单位“1”可大可小,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等等,任何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它无所不包!
四、创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把它们(指月饼、线段、苹果)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那这样的两份呢,2/4,三份呢?3/4;如果平均分成2份,3份,6份,12份,又会出现哪些分数?想不想找一找?
(PPT出示一堆磁扣)我们能不能把它平均分,找出更多的分数?请看操作要求。请拿出探究单,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看能找到哪些分数?将它们记录到探究单上。(生小组操作、填记录单,师指导)
哪一组先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师投影其探究单,生上台边演示边说如何得到分数的,师适时提问单位“1”?平均分了几份?表示了其中几份?并将生创造的分数板书,师可适时引导补充其它分数(此处,学生单位“1”可以不同,只要得到分数的过程正确都可)。你们找到的分数,很有意义,老师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数,同学们真了不起。
(横向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每一行分母相同,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分的份数吗?若干份(贴)。(竖向观察),它们又有什么特点?每一列分子相同,表示取出的份数相同。怎么用最简单的词来概括这些份数?一份或几份(贴)。
现在,你感觉分数是一些什么样的数?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生说,可以不完整。老师引导。找生再说。(师贴出分数的样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分数。在分数中,我们叫它分母,叫它分子。这就是分数的意义(贴出)。
再看这一列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分子都是1,都表示几分之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圈出并贴分数单位。为什么把这些分数叫做分数单位?我们来看(分苹果图),把这个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4。这是四分之?有几个四分之一?平均分后,每份都是四分之一,有几份就是四分之几。2/6有几个1/6?5/12有几个1/12?10/30有几个1/30?看来,每个分数都是由几分之一组成的,也就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让学生结合图形体会到分子是几就表示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指板书的分数,迅速说出分数单位。你们怎么找的这么快(归纳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再指几个不同的分数,迅速说出含有几个分数单位。你们怎么判断的?(体会到:分子是几,就含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五、练习巩固,思考分数的意义
这样我们对分数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老师考考你,敢不敢接受挑战?这有一堆糖,下面大家一起口答,填分数。下面老师 把这些糖变一下,我把它变成24块,你们说这些分数用改吗?不用改 。我再增加12块,用改吗?还不改,再增加,用不用?用不用?……都不用改。为什么?因为不管有多少糖,你都可以把这些糖,看成是 单位“1”。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堆糖的1/2 ;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2份就是这堆糖的2/3;只要把单位 “1”平均分成4分,3份就是这堆糖的3/4;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 成6份,5份就是这堆糖的5/6。那这里的单位“1”如果不是糖,是梨 行不行?苹果行不行?橘子行不行?什么都行。
这个分数怎么读?4/7,谁来说说它的含义?生:。。。你掌握的挺好。再看,这又是哪个分数?(师拿出残缺的 /9)哎呀,怎么撕坏了呀。你能知道什么?生:分母是9,分数单位是1/9,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9份。哦,老师忘了,拿反了。(师再倒过来,变成6/ ),少了谁?分母。你又能知道些什么?生:分子是6。有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取了这样的6份。你们真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下面我们休息一下,来做一个小游戏,需要2位同学配合。师随机选两名。女士优先,女同学先来,老师说分数,拿对了,你手里的糖就奖给你。老师这有8块糖果,请拿走它的1/2。女生边操作边说,成功拿走4块。老师一向很公平,请男生也拿走剩下糖果的1/2。男生拿2块糖。生提出质疑,不公平,一个4块,一个2块。同样都是1/2,为什么糖果块数不同?生:女生拿走的是8块糖的1/2,而男生拿走的是4块糖的1/2。师:也就是他们的单位“1”不同,看来,对于分数来说,单位“1”很重要。好,为了公平公正,我再给补上4块,这样单位“1”相同了,都是?男生你拿走这些糖果的2/4,生拿出4块糖。师:现在单位“1”相同了吧?到手的糖一样多了吧?为什么女生是1/2而男生是2/4,分数不一样啊!生:虽然单位“1”一样,但是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不一样了!师:看来,分数不只需要关注单位“1”,也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和取出的份数。谢谢你们的配合,请回。同学们真是太棒了!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text":"六、总结升华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的内容:(课件回顾要点“回头看”)我们这节课先了解了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接着我们又认识了单位“1”,通过平均分单位“1”研究出了分数的意义,最后又认识了分数单位。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图形找到分数,又通过分数来研究图形,运用了哪个数学思想?对,数形结合。
本节课,分数的意义在分数的学习中是最关键的一环,今后我们还会更深入地研究分数的这些知识,关于分数,关于数学,关于这个神奇的世界,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老师希望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和勤奋勇攀高峰!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mark":0,"gift":{"icon":"https://ss2.meipian.me/app/article_gift_flower_icon_v2.png","amount":0,"mix_icon":"","mix_persent":0,"display":1},"topic":{"has_vote":0,"vote_rank":0,"vote_count":0},"visitor":{"is_share":false,"visitor_id":0,"visitor_user_id":null,"from":null,"channel":null,"theme":null,"in_app":false,"from_web":false,"self_view":false,"timestamp":null,"sign":null,"is_from_app_launch":null,"show_praise":null,"praised":null,"wechat_sign":null,"token":null,"password_v2":null,"visitor_open_id":null,"share_depth":"","visitor_union_id":null,"ua_source":"web","mpuuid":"","isFan":0,"relation_type":0,"member_status":0,"member_img":"","head_attach_img":"","headwear":null,"request":{"attributes":{},"request":{},"query":{},"server":{},"files":{},"cookies":{},"headers":{}},"is_new_guest":0,"first_share_uid":0,"risk_cheat_info":"","is_cheat_risk":false,"page_visit_id":"PC_114224433467f730da54c1f3.20194916","is_good":null,"auth_url":null,"from_auth_callback":0},"watermark":"?watermark/3/image/aHR0cDovL3N0YXRpYzItc3JjLml2d2VuLmNvbS9sb2dvd2F0ZXIucG5n/dy/50/text/QCDliJjnm7jmiJA=/fontsize/320/dx/10/dy/30/fill/I0ZGRkZGRg==/text/576O56-H5Y-377yaNTY3OTY5MTc=/fontsize/320/dx/10/dy/10/fill/I0ZGRkZGRg=="};
var detail = ARTICLE_DETAIL;
window.model = { detail: ARTICLE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