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听了高胜霞老师上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中《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感觉到这真是一节生动有趣又扎实、有效的课。高老师的教态和蔼可亲,语言亲富有感染力(称学生:宝贝),教学基本功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氛围好,老师学生之间能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从2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p> <p class="ql-block">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导入时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于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图形(角的一边湾曲)等平面图形认识,让学生在这些图形中抽象出了角,并在这些角中提炼出角的概念: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使抽象的角的认识简约化,简单化。高老师还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让学生去找一找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剪刀、时钟(课件上)等这些物体当中的角。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p> <p class="ql-block">二、注重操作,让学生行动起来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高老师设计了找角,画角,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讨论一下:也就是高老师在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画角需要什么工具?要画出角的哪几部分?没有这样具体的讨论学生出现了各种画法不正确的画法,所以后面孩子画出来的角会没顶点,有的画出了三角形,有的边会不直……。同时,建议老师应在黑板上板书一下画角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画一画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