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画创作完成了!这篇文章终于完整了:</p><p class="ql-block"> 梅县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梅县人一直不知道梅县的由来!看了一个中央四台的视频,才了解名字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梅县位于粤东北,1963年我上大学前,梅县隶属汕头地区,那时称梅县是粤东地区。后来才建立以梅县为首的梅州地区,下辖七个讲客家话的县(市)。北宋年间,一条穿城而过的江边,十里梅花紧邻江岸,因这梅花,人们将这条江称作梅江。后来也因这条梅江,人们把县名也改称梅县。南宋的著名诗人杨万里经过此地曾吟诵:“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p><p class="ql-block"> 客家人是历史上从中原南迁而来的移民。梅州的历史学家考证梅州客家人的先人原是中原地区的士族阶级,大多因战乱举族南迁。我相信这个考证,别的不说,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就觉得梅县地区与别处不同的,就是无论农村或城里,每家房屋结构中必有浴室和厕所!无论大人小孩,都有在家随便洗澡的习惯。以前有的儿女在北方工作,想请父母去一起生活,老人往往因为家里不能洗澡而不愿前往。还有是极其重视教育,加上当地山多地少,农业没有发展前途,形成了男人以读书识字为基础,走仕途或海外经商的求生之道。女人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完全替代男人耕田劳作养家,历史上,客家女人不缠足,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扬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梅县各村寨遍布学堂私塾。大约清朝时期,曾有到过梅县的西方人士写文称赞梅县文化之普及,学校之多令他们吃惊。解放后,梅州地区的文化教育更是蓬勃发展,四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只要是正常人,早就没有文盲了。我到北京工作以后,非常吃惊一些年纪轻轻的同事家属就有不少文盲!在我们老家,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梅州出过众多文人雅士,名人辈出。梅州人及其后代遍布世界各地,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在梅县与大埔县之间的阴那山神山周边,现代就诞生有400多位将军,200多位大学校长,20多位两院院士,叶剑英、李光耀和他信母亲都是出生在阴那山脚的梅州籍人。</p><p class="ql-block"> 梅县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梅江的两条源头支流就从我家门前不远处流过。这是我梦里常常思念的地方!为她,我写了几句诗,并想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2尺x2尺斗方梅花山水图。</p><p class="ql-block">清清江水长,</p><p class="ql-block">梅开十里香。</p><p class="ql-block">儿女多奇志,</p><p class="ql-block">粤东美家乡。</p><p class="ql-block">2021.9.19</p><p class="ql-block">诗意为画:</p><p class="ql-block"> 2021.9.23.</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