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装”

彪哥

<p class="ql-block">冼马河便笺(3)一一骨子里的“装”</p><p class="ql-block">有彪</p><p class="ql-block">管宁和华歆在锄地。管宁先锄到了金子(黄铜钱),类同石头和瓦片看也不看一眼。华歆舍不得,拾在手里看了看才扔了出去一一管宁对华歆就满脸嫌弃的样子。</p><p class="ql-block">两人一同在屋里读书。听到外面锣鼓喧天迎娶新娘,华歆忍不住跑出去看了一下一一回来就被管宁毅然的割断了席子:当他是猪队友给舍弃了。</p><p class="ql-block">管宁被当做经典里的正能量流传了2000多年,弄出了华夏满地的伪君子。</p><p class="ql-block">地里刨出来的东西是无主之物,放到口袋里也不是什么阿弥陀佛的罪过,再说了,拿到集市上换半斤骨头,熬一口粥给自己整日里替别人浆洗的母亲吃一顿肉粥,它不香吗?</p><p class="ql-block">外面锣鼓喧天,十几岁的华歆忍不住跑出去看了一眼,这再正常不过了,连顾炎武老先生都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个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纵然读得满腹经纶,他又会有什么社会担当呢?</p><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朋友,你宁愿交吗?像这样的男人,你愿意嫁吗?即使再退十步,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他能够活下去吗?</p><p class="ql-block">道德故事中的《卧冰求鲤》,作为经典也被宣扬了两三千年了,绝大多数的人都被小男孩的孝心感动。但又有几个人怀疑他的现实可行性呢?特别是北方的朋友也没有怀疑过,这让我深刻的怀疑我们的民族智商之低下。</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只要我们的信客脱光衣服在冰天雪地里去冰面卧一下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类似的故事还有非常的多,为什么没有被人们揭穿?可能是因为它们套着美丽的外衣,闪着“正能量"的光环,在人们十几岁还不敢辩驳的年龄,便被灌输丶接受和盲从,然后谎言重复了1000遍就成了真理。</p><p class="ql-block">本来,捡不捡金子,看不看热闹, 也完全是个人喜好的事情。就像有人爱吃骨头肉,有的人爱吃萝卜青菜一样,无可厚非。但如果放在道德绑架的高度,肯定是不妥的。就好比有人对你说:食色都是不对的,清心寡欲才是好的一样。</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个是非题,而是一个敢不敢承认的问题,或者说是还有没有救的问题。一个不敢正视错误的民族是没有任何进步的基础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