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五幸:务庄村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前世注定,我今生与务庄这个村子有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新筑镇新寺村学校只能上到四年级。到了五、六年级,按学区划分,就需要到灞桥镇的务庄小学来完成学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未能例外。务庄小学在村什字路东,门向南开。学校西边有一条自灞桥到水流乡的公路,校门口正对面有个供销社、信用社的门点。教我的老师姓薛,郝家人,大个子,腿不好,柱个拐杖,说话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和善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清晰的记得,那年过“六一”儿童节,薛老师让我领唱“二小放牛郎”,我领教了登台演出的紧张和快乐。郝来汉同学反串当的“老婆”,和杜便芳同学合演的“有那么一个礼拜天”,郝来汉迈着八字步学老婆走路的的怪怂样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至今想起来忍俊不禁,笑爬眉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务庄村,少时的印象是务庄的人能行,务大葱长得凶,十里八村有名声。</p><p class="ql-block">农历“三月十八”是务庄村的庙会。过会这天,沿公路一街两行和靠公路的巷子会摆满了摊,邻村的乡党不请自来,人挤人,人看人,买啥的卖啥的都有,很有些会“气”。村上请城里剧团的人来唱“大戏”,邻村的乡党也敲着锣鼓来凑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务庄村在高速公路新筑收费站的南边,由东村、南村、西村、北村、安定堡、庙围墙、南围墙、张围墙、杨家庄、八家巷,角门家等11个自然村寨组成。灞桥镇政府为方便管理,将这些自然村寨分为务东、务西两个村委会。“三月十八”村子过会,亦按照做东你一年,他一年的方法轮流,沿续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务庄村是个千年古村。据《咸宁县志》载,西汉时就设务庄社,名称取“耕耘务本”之意。北宋时,为抵御西夏,在后方建立各种物资供应基地,称“营田务”,抽集的壮丁在“营田务”开荒种地,屯田养马,生产粮食供应前方战事。“营田务”的村名。只有上了岁数的人知道。另据民间口碑相传,刘邦建立西汉后,先铲除心腹之患,在未央宫中暗斩韩信,立逼张良归山林。韩信人头落地,蒙屈的头颅像一团火似的滚过灞河,滚到哪儿就烧到哪里,“火烧十三村,”烟雾笼罩的村叫雾庄,雾庄而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官方记载和坊间的传说那个是真,无从考究,也亦不重要,在务庄是“千年古村”这一点上,还是有着共同点,古村不虚。我窃从务庄人们通常被写作“雾庄”的习惯上揣测,民间传说的村名来历有点名堂,尚占上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了多年的人和事,现在能够记起来当是熟悉上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概出于文字偏好吧,对从务庄村走出来的杜益茂相对地印象深一点。杜益茂是个“老高中”,先当教书先生,后供职于西安日报社。因了发稿,我同杜益茂老师来往过几次,人个头不低,白皙,说话和声细语,喜眯眯的,没一点架子。2001年初,我刚到太华路建材市场管理所上班,当时发单位的防火安全稿件,就是杜益茂老师古道心肠、加“编者按”发表的,让我工作的单位当年上了“先进榜”。交往中,得悉杜益茂老师原来是俺新寺村的女婿,和我发小高缠孙的大姐结为伉俪,育有一儿两女。窗户纸戳破后,杜益茂老师按村里班辈让我不用再叫老师了,叫茂茂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茂茂哥”二十多年了,因生计没有机会再谋过面,而对他的仰慕、敬重之心从没改变。“茂茂哥”退休后,笔耕不辍,在《西安晚报》的《终南文苑》时常露面,写过去了的人和事,我篇篇都读,从其作品中获悉他的动态,学习他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获益多多。有耕耘便有收获,2018年4月杜益茂文学作品集《春柳文集》由中国现代作家出版社出版。家乡灞桥区文化体育局组织文学、文化圈子同仁为茂茂哥举行新书发布研讨会。看了报导,我在文后留评对茂茂哥的劳动成果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扳指头算,今年应该是八旬有二的茂茂哥,据《西安日报》报导,杜益茂在西安晚报社从事新闻事业的16年里,先后撰写消息、通讯、言论、调查报告2000余篇,有数十篇作品喜获全国,省、市优秀新闻奖。2000年退休后的茂茂哥开始文学创作,出版的《春柳文集》涵盖散文、诗歌、小说三大类,共计193篇。其中的四五十篇曾发表在《西安日报》《西安晚报》《长安》等刊物上,10余篇被收录《中国当代诗与文》、《中国龙文学奖》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正奇教授称赞“茂茂哥”说:“读罢杜益茂先生《春柳文集》散文卷,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扑面而来,“柳絮如雪满眼春”的字样也涌上心头……先生惜墨如金,堪称我辈楷模。文笔生动,娓娓道来,读来就像和邻里聊天一样,给人以亲切感。朴实无华既是先生行文的过人之处,也是先生一生为人的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务庄村还有一个我熟悉的、年过8旬的农民诗词家——赵俊毅。和此君相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郊区,区文化馆开文艺创作会,我们新筑参会的陆西村蒋三荣叔和南吴的郭义民兄,向我介绍了务庄村的赵俊毅,说是个写诗的。黑脸大汉,粗毛大骨头,乍看起来怎么同文化人也联系不到一块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那以后,几十年了,各忙各的,阴差阳错,也没有机会和赵俊毅先生见过面。其间看到过白来勤、郭义民大作家写过赵俊毅的文章,知道赵俊毅老师秉着煤油灯在炕头上写诗,生活不顺,命运不济,五十多岁患直肠癌做了手术,但初心不移,为点亮心中那一盏向往的心灯,一直坚持创作,与命运抗争的事迹的确让人唏嘘、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他,被誉为“草根词人”的农民赵俊毅,几十年来共创作歌词2000多首,其中在省市及国家级音刊发表500多首,作曲家谱曲200多首,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电视连续剧播放20多首,获国家及省市各种征集奖项50多次(首)。2019年出版《赵俊毅歌词集》,系陕西音乐文学学会、陕西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成绩斐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学生的时候瞎、臊,曾经有个同学和务庄的同学耍着开玩笑:"务庄,务庄,烂烂裤裆。”看到杜益茂、赵俊毅等务庄村的一茬子老人手,用辛勤的汗水为村子争得了“耕读传家、文化化人”的荣光。此时我脑子冒出了一句:“务庄,务庄,走向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我在务庄“农家乐”参加市57中69级同学聚会,务庄村的赵伯正、杜彩棉,杜缠绪、杜双玄、马正哲、候武学、杜便芳、杜建政、王建昌、杜小鹏等奔七路上的同学,一个个衣着光鲜,派头十足,看样子光景都过的不错。半个世纪来初次见面,改变的是容颜和少时的臊怪,不变的是年轻时的那颗积极上进的心,欣喜多了上了岁数的稳重和豁达。彼此提醒对方惜耐人生,注重健康,车千刀不要半路上“掉链子”!惜惜之情,绵绵关爱,同学间友谊定格存留于务庄“农家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务庄,务庄,走向辉煌!去年务庄村整村被拆迁了,千年古村务庄由此在西安市版图上不复存在了。而拆迁前村子的烟火气,和存留在我脑子里的美好记忆却挥之不去。务庄村将会伴着摩天大楼的崛起,走向新的生活。“勤劳勇敢,耕读传家,以文化人”的村风,将会激励、鼓舞务庄村的乡党,去拥抱更加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左为:杜益茂先生</p> <p class="ql-block">草根词家赵俊毅先生</p> <p class="ql-block">市57中学69级同学去年在务庄寇缠缠家“农家乐”聚会照。</p><p class="ql-block">寇缠缠同学久病不治己故,籍此向老同学道声:“天堂无病痛,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爱文学,曾经在新筑公社、乡镇企业、灞桥区土地管理局工作过,现在新城区康复路市管所打工。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体先后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