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谓有金石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良工心磨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学习无止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同研共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时光清浅,岁月无言。唯有学习的芳华,沉香流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9月的省城,秋意初来,红未衰翠未减,苒苒物华倍增一抹亮丽的秋色。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里,“开展高效阅读,落实核心素养,把握阅读策略,提高教学效能”全国小学语文“新教材与高效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隆重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 金秋的天空,飘洒着充满希冀的湛蓝;金秋的原野,洋溢着辛勤耕耘后丰收的喜悦。宁武县71名语文教师,在安局的带领下,共赴这场学习与成长的盛宴。在王校的安排下,我们东寨完小四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共同的期待也如约而至。来到这里,我们仿佛都成为了一粒粒激情饱满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肥沃而广阔的土地,聆听教育专家的殷殷教诲,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我们期待着在这场修行中吸纳营养,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高效阅读有法带!</span></p><p class="ql-block"> 专家赵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高效阅读”,刷新了我对阅读从前的认识。以前的培训,几乎都是讲阅读什么,而这次则是聚焦阅读速度。他提出的“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读书万卷;高效阅读高效学习高效人生”口号,的确振奋人心,让在座所有人心潮澎湃。作为资深一线教师,赵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接地气的提速训练方法。闪现训练,锁定人的瞬间记忆;通用固定程序训练,关注文本的不同类型;品析感悟训练,激活读者的个性记忆。三种方法各有重点且一脉相承。20位老师变身学生,亲自体验了这样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我最感兴趣的是“品析感悟训练”的“四感”训练方法。指导学生从精彩内容、品析语言、五感描写三方面,深刻品味文本的精彩;引导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感受真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认知水平;从“1+x”的累文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思维意识;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命的价值,探究文本的意义。是啊,这才是真正的“高效阅读”!</p> <p class="ql-block"> 台上师生无间的合作,台下老师们亲切的交流,热烈的讨论,激情的碰撞,我们如同勤勉的蜜蜂,酝酿着最甜的收获。赵老师新颖的指导阅读法,就是我此刻最甜的收获,我惊喜地称它为“花样阅读法”。</p> <p class="ql-block"> 《太阳》一课,台上的男老师以第一人称来读,“我有九个兄弟,我们发着光,晒得地面寸草不生”,有趣至极;沃克医生来读《军神》,情绪更加饱满;每段开头结尾都加上“你好,松鼠”,说明文《松鼠》仿佛被施了魔法,顿时勾起了人们的阅读欲望。这一刻,我不由想到了大学汉语言杨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读书时要投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二、海量阅读新样态!</span></p><p class="ql-block"> 优雅的杨老师用一句“你人生的高度,就是你脚下书本的厚度”,引起了所有语文老师的共鸣。并且用专业数据告诉我们,中高考考的就是阅读量,以后的“高考做不完”绝不是危言耸听。她系统地介绍了学校的阅读核心策略。我努力回顾着自己的教学,看哪些方面我已经做了,哪些方面还没开始,认真记下以便以后备课时注意。</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说的“五大课型”和“三阶课程体系”,很有意义,虽然我不是他们学校的老师,但我对这些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有我们的主题阅读。这几年,主题阅读的七大课型,我们一直在实践,对读写联动、以文带文等都有了一定的探究。关于课程方面,我们有“经典诵读”读本,还有“快乐读书吧”整本书的阅读,关键我们还有《主题阅读》、《你读我诵》、《立小言作文》,这样的“一主两翼”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并助力我们的教学。每每这个时刻,我都情不自禁默念:何其幸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三、复述策略一起嗨!</span></p><p class="ql-block"> 记得安局在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时说过,“每一次重逢都有新感觉,每一次感动都是头一回”!对我而言,每一次培训都有新感觉,每一次收获都是头一回。这次培训最让我受益的就是赵老师的“复述训练策略”。他不仅带来了让我耳目一新的理念,还教给我们操作性强的实践方法。</p> <p class="ql-block"> 复述概念和评价标准大家很快牢记于心,复述的类型不仅有口述,还有书面复述。小学语文教材复述要求训练序列,让大家清晰地整合了以前对于复述的零散认识。其中的“创造性复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扇艺术走进文本的大门。我突然想到了暑期邢老师的“教育戏剧”,如果能把这两点巧妙结合起来,那么这堂课一定异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五指复述法”就是进门的金钥匙,赵老师对比了思维导图,提出了思维导图具有的不确定性。这让我想到了在前几天《白鹭》那课,学生画的思维导图形形色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恰恰证明了赵老师说的。而这种方法主要靠记忆和训练,来达到目标。五个框是小标题,三个关节,六个关键词,按掌中图、指位图、掌上图的顺序来完成。</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还建议我们把教材课文背下来,那和看参考书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同背作文和写作文,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一点我感同身受。他还说每个人都需要舞台,都需要锻炼,上台的从容,流畅的语言,思维的改变,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专业的训练。他反复强调的“能力的形成是靠训练得来的”,跟《刻意练习》一书中作者的观点一样。这带给我更深的思考:我们的每节课该怎样训练学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提出了“回想”的要求,这也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他还总结出了两大步骤:1、抓过程 切火腿 拟标题;2、重细节,抓关键,绘图文。这样以便于老师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他微笑着用一句话结束了讲座,“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快乐快乐更快乐,幸福幸福更幸福”!那时,我们疲累的身体,突然感觉力量倍增,精神抖擞,这就是教育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四、课例展示精华来!</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却顾所来径,苍翠横翠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相携教研路,复得满载归。</span></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四次见到崔老师,有幸聆听他在课堂的独特思路,静听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倾听他对老师们的金玉良言。这次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简单的课堂环节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别致的字词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耐心的艺术引导点燃了学生的奋斗星火,无痕的思想教育默化了学生的正确三观。</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说,课堂是有弹性的,他牺牲了讲座时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讲到“戎”字时,鼓励学生组词来理解;讲到“多子折枝”时,他引导学生回忆“折颈而死”中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回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情景;讲到“碰到好的李子树,你们会摘吗?”面对学生答非所问的尴尬,他不逃避反而继续引导,直至学生明白,最后告诉学生“他不摘是智慧,我们不摘是素质”!真是“润物细无声”的一节课。这让我想到了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的那句话,“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精卫填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讲了三个字,让我领略到专家老师对每个课堂环节的设计,真的到了极致!从字形到字义,再到运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课件的制作有实效,让人看一次就难以忘记。这个方法,我今后一定试着用在我的课堂里。</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他设计的“学习活动”,在讲故事时采用“预测”的方法,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实践,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他还设计了“神农氏”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了这个伟大的父亲,进而探究精卫去改变的原因,不是贪玩,而是造福人们。这就为后面总结神话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与鱼利明老师的“中国神话地图”,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白老师的《示儿》,再次让我们领略了群文阅读的魅力。课上不仅安排了陆游人生不同时期的诗作,还整合了不同诗人的爱国诗作,让学生立体地感受到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白老师的板书另辟蹊径,中国地图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古诗里的家国情怀”得到了更直观的呈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的品析鉴赏,真是让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迫不及待地想把崔老师的三句话,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学生好才是真的好!其实,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所有的努力,全部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今天,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学生的后天。只有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今天的学生在昨天的基础上有了变化,在明天的发展中有了后劲儿。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 第二句,语文课就是要通过情境、任务、活动、话题,让学生投入到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在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去学语文、用语文,慢慢地理解语文,慢慢地让语文成为他生命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支柱。</p><p class="ql-block">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语文,不是靠老师讲的,而是靠学生学的。怎么学,一定要有情境,一定要有话题,一定要有活动,一定要有积极的情绪状态,一定要有真实的语言运用,才能学好语文。</p> <p class="ql-block"> 所以,你要让学生会读,就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去读;你要让学生说,你就要百计营谋让他去说;你要让学生真正实现,实现自己生命的超越。你一定要学会把这个舞台,把这个课堂,把这个学习的权利和机会给了学生。</p><p class="ql-block"> 语文是学生学习,是学生实践,最终才实现的语文!</p> <p class="ql-block"> 第三句,我们当下的语文,以及今后的语文,我们要更多地穿越语文,而关心人!从语文走向人,从语文的教育走向人的教育,走向人的关怀!实际上,我想说明白的是,我们这个课,那个课,所有的课,关注的是学生,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我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是不是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了更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语重心长地建议老师们,常问自己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1.你给学生的东西,是学生想要的吗?都是他真心需要的吗? 2.我真正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吗?3.我关心过学生的生命成长吗? 4.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他过得好吗?</p><p class="ql-block"> 他告知大家,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阅读和倾听是理解,言语和书面文字是表达。所以,语文课要以人的角度,教会他这些本领,让学生真正对语文有了感觉,最终实现语文最简单的目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一笔好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一副好口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一篇好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4.一个好人!</span></p> <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一场培训,一次学习,一一种遇见,虽然微不足道,却能浸入人心,启人心智,我们需要这些收获,需要把它印刻,更需要内心去给予沉淀和培养,留一片精华之地让它生长。如同发芽的种子,奋力钻出土壤,去覆盖暗泽间的缝隙,让它长出青葱的绿意!</p> <p class="ql-block">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学习中收获。虽然此次培训已经结束了,但在追寻理想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了有意义的幸福教育。相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只要老师们多一份钻研,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创新,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绚丽多彩!未来,让我们以“勤学”的姿态,托起“教改”的态度,谱写宁武小学语文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