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教研,启航奋进新征程

陈源源

金秋九月,稻花飘香。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九个年头,结束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暑假,正式成为城关初中的一员,我倍感荣幸。一路走来,我的成长离不开师父的培养和工作室成员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故事的开始要回到2018年,幸运如我,被选为“魏玉英名师工作室”成员之一,工作室的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这给我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机会,多次的活动,聆听着同伴的“论坛”,分享着他们教学的智慧,让我如沐春风。工作室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独木不成林“,三年以来,在魏老师指导下,多名同伴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成为安康市教学能手和陕西省教学能手。对我而言,虽然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收获也是巨大的!<div><br></div> 开学初,学校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我有幸成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城关初中数学教研员、”魏玉英名师工作室“一组组长邹茜老师的帮扶对象,在扎实而又丰富的教研活动中,在邹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受益良多。 “师徒结对”活动要求中,让每一位新教师要在九月底之前上一节汇报课。由于班务繁杂,一直拖到中秋假期。中秋月圆之夜,伴着皎洁的月光,我琢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课该如何来上?突然有了灵感,就随手将思路写了出来,第二天请邹老师看看。 邹老师看了我的设计之后,对其重复的部分进行精简,对问题设置进行优化。有了名师的指点,使这节课的思路更清晰。接着,按照教学设计我制作了课件,也请邹老师帮我进行第一次磨课。 邹老师针对上课情况对我提出几点改进措施:<div>1、探究1中问题5在问题4中已经解决,所以可以删去。</div><div>2、探究2可类比探究1进行提问。</div><div>3、练习题设计从特殊数字到一般字母应有所体现。</div><div>4、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避免再重复。</div><div>5、课堂小结时提问方式应改善。</div> 针对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办法,我对这节课又进行了修改。今天早上我进行了第二次磨课。有了名师的指导,让我信心满满,即使今天周校长和其他学科老师来听课,我也不觉得紧张。 课后,针对上课情况我的师父魏玉英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div>1、导入时间切忌过长,主要体现在与新课衔接上;</div><div>2、先让学生明确在研究一次函数时主要从哪些方面研究,为二次函数探究做指导;</div><div>3、二次函数对称性要上升到理性认识;</div><div>4、注意提问方式;</div><div>5、变式练习要有梯度,但不能太大;</div><div>6、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探究过程中生成,而不是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去硬找。</div><div><div><div><div><br></div></div></div></div>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能得到名师们的指导,对我来说也是巨大的丰收。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感谢各位同伴对我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感谢邹老师一遍一遍的磨课,使我不仅学到的如何上好一节课,在课件制作上我也收获颇多,谢谢魏主任的精彩点评,你们辛苦了!<div> 经过此次的磨课,我在思想认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时刻谨记专家们的建议,并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相信,在这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在各位名师、专家的指导下,我会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向优秀的同伴靠近,追着光,成为光,发着光!</div><div><br><div> </div></div>

老师

名师

指导

工作室

探究

教学

大家庭

教研

魏玉英

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