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叔公

漫步笑林

<p class="ql-block">文:漫步笑林</p><p class="ql-block">图:漫步笑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母亲教我称呼一位老人叫“诗叔公”。头几年撰写族谱才知道,诗叔公大名为诗曾,十六世。笔者二十世,我们都是十世祖慧廷公的后代。</p><p class="ql-block"> 我家和诗叔公都住在“自玉公”祖祠大院的同一横屋里。中间只隔了一户同族人家。</p> <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就觉得诗叔公有五六十岁的样子,中等身材,理着的光头显得又白又亮。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他光着膀子,一条不很干净的毛巾搭在一边肩膀上,用于擦汗。</p><p class="ql-block"> 诗叔公是村里出名的木匠,平时就在屋里干活,虽然也要卖力气,但不会被风吹雨淋太阳晒。干的还是个手艺活,也很受人尊重。</p><p class="ql-block"> 他的工作间在我们家的隔壁再隔壁,平时从他家走过会好奇地扭头看看他在干什么,碰到了也会叫声“诗叔公”。可他是大人我是小孩,我们之间不仅没有交流,而且对他还心存些敬畏</p> <p class="ql-block">  一天,母亲叫我去向诗叔公讨些刨花引火。我拿着小箩筐第一次怯生生地走进他的工作间,向他小声说了讨刨花一事。</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诗叔公爽快地说:“你拿吧。”说完还帮我把散在远处的刨花拢了过来,不一会装满一筐刨花。</p><p class="ql-block"> 我礼貌地谢了谢,刚要转身回家,却听他慈祥地说:“烧完了再来拿。”回到家跟母亲说了拿刨花的事,母亲说:“诗叔公是个好人。”</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移除了对诗叔公的敬畏之心,而转为注意起他来了。</p> <p class="ql-block">  祖祠里有一口水井,专供本族人使用。解放后,姓氏之间解除了隔阂,与我们一墙之隔的梁姓村人,便图省事到我们院里挑水。</p><p class="ql-block"> 可有时他们又会忘了带提水的小木桶,回家拿又嫌麻烦,他们往往就径直走到诗叔公家,说声“诗哥把水桶借来用一下”,也没等主人回答便把水桶拿去提水了,诗叔公从不介意。</p><p class="ql-block"> 也许梁姓人觉得水桶坏了木匠师傅自己会修。其实会修的人也不见得就一定要那么大方,经常提供水桶给大家使用,而是诗叔公有以邻为友、以邻为善的慈悲情怀。</p> <p class="ql-block">  又一天,从诗叔公门前走过,他招呼我进去玩。这回我竟大胆的一下子垮了进去。只见他耳朵上夹着一支铅笔,手里拿着墨斗。</p><p class="ql-block"> 交谈中,诗叔公告诉我,墨斗里有墨,棉线沾上墨以后,一头固定在木头上,一头拿在手里,用另一只手提起拨弹一下,就会在木头上留下一条墨线,参照墨线就可以锯掉多余的部分,或者刨平需要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接着诗叔公还告诉我那是木匠斧子,那是凿子,它们又都是干什么用的。虽然有时听得如掉入云里雾里,但总算明白了就是通过一双灵巧的手和这些工具,木头、木板就变成了我们使用的水桶、桌子、凳子、木箱和木床等家俱。</p><p class="ql-block"> 哇,诗叔公好有本事!</p> <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夏天,成熟了的沉甸甸的稻穗低下了头,阵风吹过金黄的稻浪起伏摇摆,好像是在向人们报说丰收的喜讯。</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繁忙的时节,为了抢收抢种各家的大人基本都到了自家稻田里,留下孩子们自己在家玩。</p><p class="ql-block"> 一日,我领着同院子的小玩伴在井旁洗小物件,由于地滑小玩伴没有注意摔倒,膝盖被碰出了血,吓得我赶紧跑到诗叔公那里求救。</p><p class="ql-block"> 听完我简单述说后,只见诗叔公不慌不忙地拿着他抽烟的黄烟丝压敷在小玩伴出血的膝盖上,过了一会血就止住了。</p><p class="ql-block"> 可能小玩伴被吓坏了,仍在不停地哭喊着找妈妈,妈妈都在远处地里干活上哪里去找?诗叔公只好拿出了自己买的零食——黄豆糖,耐心地哄着小玩伴,过了好长时间才总算把她哄住,确实为难了一个孤老头子。</p><p class="ql-block"> 中午玩伴的妈妈回来,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拿了几个自家鸡下的蛋去感谢诗叔公,可诗叔公哪里能收?他说:“我们都是邻舍,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难处,帮帮忙都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  从小我就只看到诗叔公,但没有见过诗叔婆。可以肯定的是诗叔公娶过媳妇。因为他有个儿子,儿子家的厨房与我家的厨房紧挨着。</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与儿子分家以后,厨房让给了儿子。诗叔公没有了厨房天冷时就在工作间做饭,天热时就在门前屋檐下做。幸好他做饭烧的是木炭,也就不存在烟雾缭绕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虽然诗叔公有一门可以赚钱的木工手艺,可他觉得乡里乡亲的,收费都比较低,所以生活上有时也显得比较拮据。</p><p class="ql-block"> 因此他吃的饭很简单,大多是水煮或凉拌,最有意思的是米饭的吃法与众不同。诗叔公每餐做米饭时,总是多放不少水,等到米煮熟时,再把米捞出成干饭,留下米汤。吃饭时先吃干饭,过个瘾,然后再喝掉米汤,填饱肚子。他说这种吃法是“自欺”,但不会“欺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诗叔公是一个很平凡的村人,平凡到村里很少有人记得他的大名;平凡到只有一个普通的老妪用一支秃笔在这里讲他的平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然而诗叔公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的质朴,他的友爱,他的和善又是今人不应该淡忘的美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