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以西的阿里</p><p class="ql-block">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域</p><p class="ql-block">博大苍茫而别具一格的荒原之美</p><p class="ql-block">缀满绝世的雪山、湖泊、生灵与神灵</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p><p class="ql-block">是人类生理极限所能达到的最高点</p><p class="ql-block">因而阿里继北极、南极之后</p><p class="ql-block">又被称为"地球第三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界的中心“众神居所冈仁波齐”</p><p class="ql-block">300年前一夜消失的文明古格王朝</p><p class="ql-block">令人连环惊艳的一措再一措</p><p class="ql-block">天堂与地狱就在一瞬间</p><p class="ql-block">跟着我们一起出发吧</p><p class="ql-block">挑战阿里中北线</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极度体验</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p><p class="ql-block">湖泊60多个</p><p class="ql-block">境内总流程9500公里</p><p class="ql-block">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的9月22日,悠然自得户外自驾群十人两台比亚迪唐DM,开启了西藏阿里一错再错之旅。</p> <p class="ql-block">纳帕海青稞架</p> <p class="ql-block">过德钦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翻越业拉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再次翻越东达山</p> <p class="ql-block">途径怒江七十二道拐</p> <p class="ql-block">过怒江大桥</p><p class="ql-block">常去川藏线旅行的朋友,相信对怒江大桥并不陌生。这座桥全长678米,宽15.8米,以其超长的单空跨度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自从被投入使用以后,就一直满负荷承担着两岸车辆通行的艰巨任务。而在这座大桥上也有一些与众不同,只因旁边那个已经弃用的水泥石墩中“住着”一个人。</p><p class="ql-block">有一位战士就因为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了10米高,正在灌注的水泥桥墩中。因为混泥土快速凝固,所以战友们想尽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来,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他被铸进桥墩~~~工兵五团的刘纪春。</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日行七百五十公里,从然乌湖半夜赶到拉萨。</p> <p class="ql-block">打卡慈渡咖啡厅,位于八廓街商圈内的慈渡酒店6楼,从楼下坐电梯便可直接到达,一出电梯满眼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咖啡厅空间蛮大,白墙绿植为主调,绿植点缀其中,满满的ins风格,现代风格与八廓街的民族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咖啡厅分为室内室外,光线都很充足。室外的位置观景效果很赞,可以清晰地看到布达拉宫就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打卡318国道4000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秋景</p> <p class="ql-block">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河流,有“极地天河”之称。发源于仲巴县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流经林芝市米林县后折向东北,之后又急转南流,于巴昔卡出境流入印度后,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又流经孟加拉国与恒河相汇,最后由孟加拉湾注入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p><p class="ql-block">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12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p> <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江孜县城</p> <p class="ql-block">宗堡建筑是藏族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历史可追溯至吐蕃时期。吐蕃分裂割据时期,各分裂割据势力各自为政,在西藏各地修筑集军事和宫殿一体的建筑城堡,形成了宗堡建筑的雏形。</p><p class="ql-block">宗堡建筑一般会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山上明碉暗堡相互呼应,山下与居民区严格分开,且山上山下有秘密水道连接,以防发生战争时被包围孤立。</p><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群雄伟壮丽、错落有致、气势非凡。因此,宗堡建筑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政权中心,也可以说是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江孜古堡: 位于西藏江孜县城里,也叫江孜宗山古堡,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现有江孜宗山抗英遗址。附近有著名的白居寺。</p> <p class="ql-block">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宗山地势高峻,为抵抗英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的围墙。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重创侵略者,后弹尽粮绝失去后援,英军攻上宗山,爱国军民与侵略军进行肉搏战,最后跳崖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抗英勇士跳崖处:江孜保卫战历经三个月,最后在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勇士们绝不向敌人投降,从宗山北侧悬崖跳下。</p> <p class="ql-block">白居寺,位于西藏江孜县境内。十五世纪初始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它意为“吉祥轮胜乐大寺”,通常简称为“吉祥轮寺”,汉文“白居寺”即成一藏语简称的音译,创建于15世纪中叶前半期(1418—1436年)。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因而有西藏塔王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万佛塔:</p><p class="ql-block">白居寺中有驰名中外的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白居寺由热布旦贡桑帕和班禅一世克珠杰于公元1418年首建。白居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77间佛殿、108个门、神龛和经堂等。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塔内另有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从塔西的入口进去可以沿楼梯一直上到塔的顶端,如果找不到上去的楼梯,最好四下转转,有的的确是比较隐蔽。</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自然天成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朝圣西藏格鲁派六大寺庙中最后一座,也是最重要的扎什伦布寺,有幸遇到最后一天在寺里给喇嘛讲经说法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大师。</p> <p class="ql-block">经金瓶掣签认定和中央政府批准,十一世班禅于1995年12月坐床。1996年受沙弥戒后,班禅严格按照藏传佛教传统修学,2009年受比丘戒,系统研习《五部大论》,接受了1000多次密宗灌顶。多吉坚赞说,班禅的智慧与悟性都极高,且勤勉认真、刻苦自律,尽管还担任着其他社会职务,但佛学修行从未有一丝松懈。</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最大的寺庙,和布达拉宫一样值得拜访。扎什伦布寺在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历代班禅驻锡地,也是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p><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藏语全称“扎什伦布拜吉德钦却勒纳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山寺。</p><p class="ql-block">这座古寺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而在寺庙墙外转经的人们用脚步丈量出,这里的墙垣有3000多米长。</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历代班禅的驻地,巍峨高耸的弥勒佛殿内供奉高26.2米的鎏金铸铜弥勒佛塑像,堪称铜佛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总高26.2米,共享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以四世班禅的灵塔最为豪华。</p> <p class="ql-block">整个寺庙最早的建筑“措钦大殿”,现在是大经堂,600多平方米的讲经场可以容纳2000人诵经,而在此之前,这里还曾是天葬台,地板上的遗迹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珠穆拉玛峰自然保护区 朋曲</p> <p class="ql-block">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以南的狭长地带,分布有大面积的湿地——河流婉蜒如蛇、湖泊多如繁星。其中,定结、岗巴县境内的湿地分布集中,且保持着原生状态。仅定结县就拥有44万亩湿地,这里被誉为日喀则的湿地王国。</p> <p class="ql-block">据相关科学资料记载,这片湿地所在的区域在很久以前是一片高原湖泊,由于地质运动的作用,地面隆起升高,湖水减少,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才形成了如今这样的地貌。生活在定结的先民将这里称为“岩石从湖泊深处隆起”的地方,在藏语里是定结的意思,定结县也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萨迦南寺是公元1268年八思巴委托萨迦本钦(萨迦本钦是元朝时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首席官员)释迦桑布主持兴建的。当时,一些汉族工匠也参加了施工,后屡次扩建整修,气垫宏伟,平面呈方形,高墙环绕,总面积1476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萨迦南寺基本上仿照汉区古代城池样式,是具有很好防御性能的坚固城堡,护墙河至今仍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宋代纸币至今无实物)。刻版印制时间为元代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时代。这种纸币已与现代的钞票别无二致。“中统元宝交钞”为树皮纸印造,钞纸长16.4厘米,宽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p><p class="ql-block">它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1]这在世界货币史上是一个伟大创举,除蒙古占领区的伊儿汗国发行纸币以外,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效仿元朝发行过纸币。</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为殿堂僧舍。大经堂总面积5775平方米,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撑直通房顶,最粗的木柱直径约1.5米,细的也有1米左右。其中前排中间的话根柱子,被称为四大名柱,即“元朝皇帝柱”(据传为忽必烈所赐)、猛虎柱(相传此柱由一猛虎负载而来)、野牛柱(相传此柱为一野牦牛用角顶载而来)、黑血柱(相传是海神送来的流血之柱)。</p> <p class="ql-block">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多彩的墙面构成了萨迦寺独特的色调。</p> <p class="ql-block">夜宿曲登尼玛寺旁的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据《西藏历史文化辞典》记载,8世纪中叶,印度佛教大师莲花生(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入藏传法,修建了曲登尼玛寺。曲登尼玛寺原名叫多杰尼玛寺,藏语含义为“经塔太阳”。寺院背靠喜马拉雅雪山,海拔5100米。许多朝佛者把自己心爱的法器或物品留在寺里。据说这里的经堂曾是该寺历世活佛诵经的地方。佛案前有一块青石头,石头上有一个小孩的脚印深深地凹下去,据说此脚印是该寺18世纪高僧古如活佛8岁时留在这块石头上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为红教(宁玛派)尼僧寺院,是世界最高的尼寺。</p><p class="ql-block">西藏民间有句话,转冈仁波齐神山不来曲登尼玛寺,就好像做件新衣服没有做衣领。</p><p class="ql-block">曲登尼玛寺面积不大,两层楼的经堂、佛殿为典型藏式建筑。经堂内供有莲花生大师及两位妃子泥塑像。佛案前供有一块青石,石头上有深深凹下去的孩童脚印,据说这是该寺某高僧8岁时留在这块石头上的。他修成密功大法,可以站在此石上数日不动,于是便留下了深深足印。</p><p class="ql-block">西侧神殿的西南角有一陷入地下的修行洞,洞口半封闭,看进去不足两平米,洞内壁上有一尊雕刻的佛像和一张石床。据寺内尼僧介绍,此地非常殊胜,是历代高僧的修行洞。</p> <p class="ql-block">这座冰川的全名为“多吉曲登尼玛”,是“金刚石太阳塔”的意思,据说是印度运来的佛塔经过此地时,阳光普照在塔上,所以冰川就有了这样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徒步曲登尼玛冰川~玉措</p> <p class="ql-block">曲登尼玛寺的侧背后,四条雄伟的山脊之间,夹持出了三方碧水,即叫金、银、铜的三个湖,它们分别在冰川的东、西、南三个方向上。金湖叫东圣湖,银湖叫西圣湖。东圣湖和西圣湖就是闻名遐迩的曲登尼玛观相湖。</p> <p class="ql-block">在 西藏 传说里,莲花生大师和空行母益西措杰曾经来到这里,觉得这片雪山形似一根金刚杵,于是赐名“多吉曲登尼玛”。</p><p class="ql-block">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太阳塔,冰川凝固的波涛带有横向的纹路犹如一个个高耸的塔尖。冰川前面的湖泊相传为观相湖,足够迁城的信徒能在湖中看到自己来世的显影。”</p> <p class="ql-block">曲登尼玛冰川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近距离观看的冰川,每年十月份之后,湖面上都会漂浮着形态各异的冰块,有些像鸭子,有些像云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登尼玛神湖泉口极高,达到了海拔5128米,这些泉水在山体循环了十年零七个月后涌出地面,带着丰富的矿物质。据藏文经书记载,此水能治424种传染病和360种急慢性病,是莲花生大师赐给他的信徒和信教群众医治百病的“甘露”,因此被人们誉为“西藏神水”。每年春秋时节,数以万计虔诚的善男信女会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敬香朝佛,索取“神水”,畅饮“甘露”。</span></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个传说,现在曲登尼玛冰川的矿泉水也倍受追捧。据研究发现,这里的高原冰川矿泉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分,对于一些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所以,每年春秋季节,大批的西藏民众会从各地聚到这里来朝佛、沐浴、饮泉水,返回时,还会带些泉水赠送给亲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藏文经书对它的记载是,“此泉能治360种急性病和420种传染病”。</p><p class="ql-block">经鉴定曲登尼玛矿泉水属含锶重碳酸钨镁型矿泉水,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常饮能增强食欲,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骨骼发育,防止甲状腺增大,治疗缺碘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曲登尼玛冰川~铜措</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岗巴县城20几公里的地方,看到了一座座特别的雪山。</p><p class="ql-block">岗巴县城所在地海拔496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县城。县城虽小,两三条街便是全部,但并不荒凉,这座城给人一种麻雀虽但小五脏俱全之感,人与自然的宁静是这里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高海拔峡谷~奇林峡</p><p class="ql-block">从喜马拉雅山北麓一直撕裂到定结湿地。 它的成因见证了时间和流水的力量, 峡谷底部每年的七八月份都会流淌着一条河, 那是喜马拉雅山融化的雪水。</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十万年的冲刷、切割,导致其边坡产生“卸荷裂缝”。 河水再沿着这些裂缝继续侵蚀, 就形成了这道大峡谷和千姿百态的峡谷土林。</p> <p class="ql-block">奇林峡这条贯穿南北的大峡谷, 长约15公里,宽约100-200米,深度达200米。</p> <p class="ql-block">这条峡谷从喜马拉雅北麓, 一路向北延展,由深及浅,最终如草蛇灰线,在定结湿地草原上消失得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位于珠穆朗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山顶的宁玛派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世界各国登山家在登珠峰之前,都会到寺庙祈祷,接受绒布寺活佛的灌顶和祝福,然后向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p> <p class="ql-block">海拔高至5100米</p><p class="ql-block">距珠峰顶约20公里</p><p class="ql-block">是普通游客能到达离珠峰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此处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可以拍到日照金山的尾巴哦~</p> <p class="ql-block">绒布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p><p class="ql-block">这座珠峰脚下的隐修圣地</p><p class="ql-block">香火旺盛,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和珠峰一样神圣美好</p> <p class="ql-block">夜晚降临</p><p class="ql-block">没有别的建筑遮挡</p><p class="ql-block">在窗前就能一览珠峰的夜色</p><p class="ql-block">当天空完全黑尽</p><p class="ql-block">璀璨浩瀚的银河浮现在了珠峰的苍穹之上</p><p class="ql-block">无数或明或暗的星星一闪一烁</p><p class="ql-block">这片地球上最璀璨、最浩瀚的银河</p><p class="ql-block">在世界之巅寂静了千万年</p> <p class="ql-block">最特别的日子里~国庆节,在珠峰大本营给祖国庆生,大家激动万分,似乎都感觉自己是站在世界之巅8848上😂</p> <p class="ql-block">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20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为8,848.86米。</p> <p class="ql-block">车绕着号称“108拐”的盘山公路下行</p><p class="ql-block">俯望丛山叠起,逶迤起伏</p><p class="ql-block">下方的公路如同盘莽缠于山腰之间</p><p class="ql-block">连绵起伏的群山似黄河汹涌澎湃的波涛一流万里</p><p class="ql-block">银装素裹的喜马拉雅诸峰则 似怒涛卷起的雪沫</p><p class="ql-block">一直到驶出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大门后</p><p class="ql-block">才算正式告别珠峰</p> <p class="ql-block">加乌拉山 口是进入 珠穆朗玛峰 国家自然保护区后,前往 珠峰大本营 必经的一个垭口。湛蓝的天空下,数不清的雪山罗列前方。在此可以眺望4座8000米级雪峰,南面是Lhotse/洛子峰(8516 米,世界第四);东南面是 Makalu/马卡鲁峰(8463 米,世界第五);北面是章子峰(7543 米);西面是 Nuptse/努子峰(7855 米)、Pumori/普莫里峰(7145 米)、Gyachung Kang/格重康峰(7998 米)和 ChoOyu/卓奥友峰(8201 米,世界第六)。于是在这一区域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波澜壮阔的场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中国 最大的观景台是 加乌拉山 口。</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湖一年四季湖水湛蓝,三面环山,深不可测,是日喀则市面积最大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的左侧那一片片连绵的雪上就是壮观的希夏邦马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希夏邦马峰被称作“日喀则的女神”,它是唯一一座完全位于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span></p> <p class="ql-block">翻越了海拔5236米的孔搪拉姆山之后,就一路向下行驶,朝着吉隆沟方向进发。</p><p class="ql-block">远处洁白的雪山映衬的是近处荒凉的戈壁;随着继续下行,我们进入了狭窄、荒凉的山谷,中间一条细小的河流吉隆藏布静静流过,河边是我们车子行驶的公路,而两边则是黄色、棕色的悬崖峭壁,如同一个巨大的犁头耕过之后翻在两边的泥石,岩石的皱褶和色彩非常鲜明,而整条吉隆沟就是犁头耕出的深沟。这显然就是地壳运动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夜宿吉普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吉隆 ,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 吉隆 得名,传说是在公元8世纪时赤松德赞从 印度 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途经 吉隆 沟(今 吉隆 镇一带),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慨;又见溪流中河水洁白如乳,溪底卵石 光泽 如玉,更是赞叹不已,便欣然命名此地为“ 吉隆 ”,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 吉隆 ”之名遂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吉普大峡谷,这是喜马拉雅山脉被“撕裂”的山体中,形成的一条又深又长的沟,峡谷垂直落差达到300多米,但谷中水流湍急,水声如雷,两岸山峰横列,古树参天,非常神奇。</p> <p class="ql-block">吉隆沟,作为日喀则市喜马拉雅五条沟中最西、最长、最深的一条沟,就是这样,不但有美如仙境的景致,而且还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有人说“一条吉隆沟,半部西藏史”,还有人说“小河谷书写半部西藏史”,而我要说:吉隆沟,神秘如仙境,厚重如史书!它值得我们常住于此,慢慢翻阅。</p> <p class="ql-block">峡谷上方有一座铁索桥,走在桥上摇摇晃晃,非常惊喜刺激,过了桥不远可以到达一处神秘的修行洞,传说是公元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途经此地,在此修行过。</p> <p class="ql-block">公元633年,尼泊尔尺尊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时就是途经吉隆沟入藏的,而吉普村就是尺尊公主与尼泊尔的送亲队伍告别的地方,藏语“吉普”就有“分别、离开”的意思。据说,当时为迎接尺尊公主进藏而修建“吉如普庄园”还在,村民至今还跳着当时迎亲时表演的“同甲拉舞”;</p><p class="ql-block">尺尊公主入藏时带来了三尊释迦牟尼佛等身像,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尊安放在拉萨的大昭寺,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尊安放在吉隆镇的帕巴寺里,而这个寺庙已经矗立在吉隆沟中1400多年了;</p><p class="ql-block">之后100多年,第37任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传播佛教,莲花生大师也是经过吉普村从吉隆沟入藏的。当时他认为此地很有灵气,就将此地命名为“吉隆”,含有“欢乐”、“舒适”之意。莲花生大师命名的“吉隆”之名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达曼村,里面住着近200名特殊的人群,他们实际上就是被福康安率领的清军打败的廓尔喀骑兵的后代,至今已有六七代,200多年以来这个族群居无定所,流浪在中、尼边境的村寨里,以打铁为业,人称“达曼人”(“达曼”藏语意为“骑兵”),类似中、尼边境的“吉普赛人”。他们曾经“没有国籍”,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现在,他们已经作为我国藏族的一个分支,在政府援建的新居里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宗嘎镇的查嘎寺,被称为西藏最险峻的寺庙,被人视为“绝壁奇功”。整座寺庙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据说这座寺庙是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的修行圣地之一。寺庙中最早的一座寺院建于公元12世纪末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出了吉隆沟后,专门绕道去了达格架温泉。达格架喷泉位于西藏日喀则昂仁县切热乡境内,海拔5084米。数百米长的河谷两侧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泉眼,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间歇喷泉群。</p> <p class="ql-block">达格架热喷泉,是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泉眼最多、最壮观最峻美的地热喷泉群,最高一处喷泉为间歇泉,水柱激烈喷发时有4米—10米高,间隔时间不规则,一会就喷发一次,喷发时水汽四射,热气飘向天空老远可见,蔚为壮观。达格架热喷泉活动十分频繁,活动方式也别具特色。</p><p class="ql-block">比如最大的那口喷泉,位于河床南岸,泉口直经30厘米,水温85℃。每次喷发前泉口及旁边的热水塘水位会缓慢上升,继而泉眼涌动,鼓起水包,再喷勃水柱,由低而高,有时经过几次反复而到激喷阶段。</p> <p class="ql-block">打加芒措</p> <p class="ql-block">打加措</p> <p class="ql-block">出发了十几天后,终于进入了西藏的西藏,阿里地区😂</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与它相依偎的是圣湖玛旁雍措和鬼湖拉昂措(4700米),两座紧紧相连却风景迥异的姐妹湖——玛湖波平如镜,浩瀚湛蓝,湖边有许多转湖的信徒(历来朝圣者都以到玛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一丘之隔的鬼湖拉昂措却波涛汹涌,鬼魅异常,湖边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玛旁雍措和“纳木措”、“羊卓雍措”并称为“三大圣湖”,是圣洁、美好的“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3, 62, 63);">自古以来</span><b style="color: rgb(63, 62, 63);">雍仲本教,藏传佛教,印度教</b><span style="color: rgb(63, 62, 63);">都视玛傍雍措为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这里宇宙中真正的天堂,</span><b style="color: rgb(63, 62, 63);">世界的中心</b><span style="color: rgb(63, 62, 63);">,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印度教说它是湿婆神的住所。</span></p> <p class="ql-block">西藏三大圣湖之首的玛傍雍措,玛旁雍措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p><p class="ql-block">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经,俱舍论》中所记载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 玛旁雍措 ,是 亚洲 四大河流的发源地。东为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为孔雀河,下游为 恒河 ;西为 象泉河 ,下游为苏特累季河;北为 狮泉河 ,下游为 印度 河。</p> <p class="ql-block">圣湖玛旁雍措上空的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海拔6656米。它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素有“阿里之巅”的誉称。这是一座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冈仁波齐山顶终年积雪,洁白的雪峰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转山与转佛塔、转寺庙、转圣城、转圣湖一样,藏语中称为“廓拉”或“聂廓”,即“转经”的意思——以绕行圣物、圣地的仪式,来消除恶业、积累福德,是一种朝圣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密宗五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的居所,而神山旁几乎每座山峰都有名字,多数称之为某某神明的宫殿或雕像。转山路沿途旁还有大量的圣迹与典故,所以冈仁波齐周边是不折不扣的“众神之地”。有说法称,以冈仁波齐为中心,与四周的群山一起组成了一个天然的坛城,转一次神山也等同转了一圈坛城。</p> <p class="ql-block">笃信轮回的朝圣者,视转一圈冈仁波齐是体验一次从今生到来世的过程,期望洗清今世罪孽,积累福报,获得更好来生。虔诚者甚至以15天一圈的磕长头方式转山,以求更能利益众生。</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北壁</p><p class="ql-block">本教(以前常译作“苯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就发源于冈仁波齐周边。在远古年代,冈仁波齐已是原始本教的神山,而本教“三界宇宙观”的中心就是冈仁波齐。</p><p class="ql-block">印度教认为冈仁波齐是主神Shiva(湿婆)的居所,他与妻子Parvati(帕尔瓦蒂)及孩子们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耆那教称其初祖Rishabhadeva就是在冈仁波齐前面的Ashtapad(意为“八层”)山上苦修多年后得道的。</p><p class="ql-block">佛教认定冈仁波齐是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藏传佛教密宗认为五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也称“上乐金刚”)就居住在冈仁波齐山上。</p> <p class="ql-block">在藏传佛教众多神山里,冈仁波齐位居其首,具有无上的宗教地位。而广为流传的《米拉日巴传》中,噶举派大师米拉日巴与本教的那若本琼斗法,争夺冈仁波齐归属权的故事,让神山的魅力更深入人心。他俩最后一个也是最著名的斗法故事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那若本琼向米拉日巴下战书,约定在某天谁先登上冈仁波齐峰顶,神山就归谁,米拉日巴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下来。</p><p class="ql-block">到了那天凌晨,那若本琼使出法术,骑着他的法鼓向冈仁波齐山顶飞去。米拉日巴的弟子们见状,慌忙向还在酣然大睡的米拉日巴报告:“师师师师父,大事不好啦!那若本琼已经上到半山腰了!”米拉日巴悠悠答道:“徒儿莫慌,为师知道了”。他接着念了个咒语,咦~大伙发现那若本琼这下没法继续往上飞了,骑着鼓就只能在山腰转圈圈。</p><p class="ql-block">此时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米拉日巴抖了抖衣袖,施展神通飞身而上,瞬间到达冈仁波齐山顶,初升的第一缕阳光也刚好照在他身上。(此处应有现场欢呼声:“哇~好帅耶!”)</p><p class="ql-block">过了一会那若本琼也终于飞到山顶,他见米拉日巴早就安坐于此,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一不留神连人带鼓从峰顶掉了下去。据说冈仁波齐南壁中间那条由上至下的长长槽壑,就是那若本琼跌落时划出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噶举派遣派了大批弟子到冈仁波齐周边进行苦修,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转山线路,就是噶举派的郭仓巴大师探索开创的。</p> <p class="ql-block">在色雄看到的是冈仁波齐峰西南略偏南面,如上图所示,峰顶左侧(西)旁低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金字塔状雪顶,与神山顶部的形状非常接近,这小山头藏语叫“底琼”ཏི་ཆུང་།,意为“小冈底斯”,被认为是“金刚亥母”的居所。金刚亥母藏语名“多吉帕姆”,她是胜乐金刚的明妃(修行伴侣),而胜乐金刚的居所则是冈仁波齐峰顶。</p><p class="ql-block">神山左方(西)稍远处,那座顶部半圆状像帽子的岩石山体,被称作“贡波禀颇章”མགོན་པོ་བེང་གི་ཕོ་བྲང་།,即“贡波禀宫殿”。</p> <p class="ql-block">佛祖脚印~东北不动地钉</p><p class="ql-block">“贡波禀”即原本印度教中的魔王Ravana(罗波那),这家伙胆大包天竟然打起神山的主意,他将冈仁波齐用绳子绑起来,准备背回自己在印度朗卡湖的领地去供奉。就在这紧要关头,释迦牟尼率领五百罗汉从印度飞来,佛祖在神山的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四侧各踩了一个脚印,像钉子一样将冈仁波齐牢牢固定在地上,令贡波禀无法偷走。神山周边的这四个佛祖脚印,就被称作“不动地钉”——深入地里永不动摇的钉子。而冈仁波齐南壁的多条横向痕迹,据说就是贡波禀偷神山时留下的绳印。</p> <p class="ql-block">曲古寺是冈仁波齐外转路上经过的第一座寺庙,由大成就者聂波珠钦建立,因此开始叫做“聂波日宗”གཉན་པོ་རི་རྫོང་།(藏语“日”:山,“宗”:城堡),也称“聂日贡巴”(“贡巴”:寺庙),即“聂日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曲古寺现在属于直贡噶举派,两层结构的寺庙主殿面积很小。</span></p><p class="ql-block">曲古寺有三件圣物代表着佛陀“身、语、意”之所依,分别是:</p><p class="ql-block">大理石无量光佛像(藏语“曲古额巴乜”ཆོས་སྐུ་འོད་དཔག་མེད།)。“曲古”:法身,“额巴乜”:无量光佛,这就是后来“曲古寺”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相传那若巴用过的法螺(藏语“确东”ཆོས་དུང་།)。“那若巴”也译作“那洛巴”、“那诺巴”等,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创立者马尔巴的老师;</p><p class="ql-block">以及一口煮茶大锅(藏语“绰充” ཚོགས་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拉曲西岸山体岩壁上,一个有山水从中落下的长条形岩石槽洞(见下图),有将其称作“珠姆的青稞酒坛”,藏语名“珠姆羌耸”འབྲུག་མོའི་ཆང་ཟོམ།,“羌耸”:青稞酒坛、酒桶。“珠姆”亦有译作“珠牡”,是格萨尔王最宠爱的王妃。</p> <p class="ql-block">这块大石顶部的印记据说是“郭仓巴脚印”རྒོད་ཚང་པའི་ཞབས་རྗེས། ——他在探索冈仁波齐转山路时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当年郭仓巴一路探索冈仁波齐的转山路线,他来到现今芝热寺西面的山谷时,突然出现一头野母牦牛。郭仓巴冥想了一下,认出这是狮面空行母化身为自己引路,便跟其往东面走。走着走着,母牦牛突然钻到一个洞穴中消失了,洞穴的大石头上留下了牦牛角划出的痕迹。郭仓巴知道这是神明的旨意,便将洞穴整理一番后在里面修行。当他结束修行出来的时候,在洞内大石头上留下了他帽子的印记。尔后的芝热寺就是以这个“母牦牛角洞”(藏语“芝热普”,“普”:山洞)为基础修建起来,故名“芝热寺”。</p> <p class="ql-block">母牦牛角洞 འབྲི་རྭ་ཕུག</p><p class="ql-block">从寺庙主建筑最底下,两尊石狮子间的台阶往上走,通过大门后进入寺庙内,再往前走,上几个台阶就来到“母牦牛角洞”འབྲི་རྭ་ཕུག。洞口旁的墙上绘有壁画,中间的就是“狮面空行母”(藏语“康卓森董玛”),另外还有胜乐金刚、金刚亥母、莲花生大师、马尔巴、米拉日巴等的画像。</p><p class="ql-block">洞内顶部巨石上的长长痕迹就是母牦牛角印,旁边则是郭仓巴的帽子印记。</p> <p class="ql-block">在芝热寺看冈仁波齐与三怙主宫殿</p><p class="ql-block">“央迈勇、仙乃日、夏诺多吉”这三个名字与四川稻城亚丁三座神山的一样,指的是藏传佛教里的“日松贡波”,意为“三怙主”,即三位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转山第一天:</p><p class="ql-block">塔钦村~止热寺(约17KM)</p><p class="ql-block">(住宿海拨:约5000米)</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转山第二天:止热寺~塔钦村(约030KM)</p><p class="ql-block">(住宿海拨:约460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狼脚印”སྤྱང་ཀི་ཞབས་རྗེས།是郭仓巴在寻找冈仁波齐转山路线时,度母化身成狼为他指路而留下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有些藏族朝圣者会在这块小石头的位置,眼睛闭上一会再睁开看山边上的“业镜”,据说造业不同的人看到的颜色不同,有些人还看到镜中出现其他图像。这“业镜”也称作“辛寂乜隆”(藏语“辛寂”:阎王),即“阎王之镜”——阎王用它来评判亡灵生前的善恶,以决定其轮回的去向。转山者来到这儿,要对镜子发愿决心洗净之前的罪恶,今后不再做恶业。期望死后在真正的阎王镜子中回看自己往生的行为,里面显现的都是善业而没有恶业。</p> <p class="ql-block">三层斗力石</p><p class="ql-block">抱石头比力气是藏区的传统竞技比赛,转山路旁这三块叠在一起的斗力石有个传说:当年米拉日巴与那若本琼按各自宗教习惯分别顺时针、逆时针转山,哥们俩在此再次碰面。为了争夺冈仁波齐的归属权,一言不合又开始PK了。那若本琼先抱起一块石块放在路边的石头上,接着他搬一块更大的石头往上叠,没想到失手,石头滚到旁边去了。这时米拉日巴举起一块相当于那若本琼刚才那石头两倍大的巨石稳稳压在顶上,那若本琼这下知道斗不过了。欧耶!这局依然是米拉日巴胜。</p> <p class="ql-block">善恶检验石缝</p><p class="ql-block">“善恶检验石缝”这里是验证转山者在“自生虎头、豹头神像”以及“业镜(阎王之镜)”两处的发愿是否够真诚,恶业是否已清除。如果钻不过去的话,则说明还不够虔诚,罪孽还未洗净。</p> <p class="ql-block">贤巴将军洗手处</p><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的将军贤巴在打仗时对敌人毫不留情,杀人就像屠夫宰杀动物那样。藏语“贤巴”本身就有“屠夫”的意思,他的名字在《格萨尔王传》汉文版常译为“辛巴”。相传贤巴将军转山来到这里,立誓不再杀生,并用溪水洗手以示清洗他之前的罪恶,路旁石头上凹陷痕迹则是他留下的手印。</p><p class="ql-block">据说转山者在此处发誓不再杀生,即可洗净自己以前猎杀、屠宰动物导致的罪孽。藏区朝圣者通常会将溪水舀到石头手印内,再用来洗手。</p> <p class="ql-block">自生雪山狮子 </p><p class="ql-block">山顶有一块大冰层,这里称之为“自生雪山狮子”。整个山峰的上部确实挺像头朝右的狮子,冰层则是狮子的躯干。</p> <p class="ql-block">这块巨石名为“列及达布”ལས་ཀྱི་རྟ་ཕོ།(藏语“列”:业[佛教名词];“及”:的,之;“达布”:马),即“业之马”。一些藏区转山者会爬上去,面朝着卓玛拉垭口做出骑马的姿势,期望以后在走路、骑马、开车等长途跋涉中遇到难走的路或麻烦事,都能得到这匹“马”的及时帮助,化险为夷。也有说来到“业之马”这里,转山者要向“马”祈愿:如果死后到了中阴阶段,实在走不动的时候,希望能骑上它走完中阴剩余的路,帮助自己更好地投生。</p> <p class="ql-block">卓玛拉</p><p class="ql-block">亦即转山全程最高点,海拔5650米。</p><p class="ql-block">很多转山信众来到卓玛拉,都会在此诵经念咒、叩拜、煨桑、撒龙达(纸风马)。翻过卓玛拉,代表洗去了今生的罪孽,积累了福报,今后不再做恶业,将会获得更好的来生。</p><p class="ql-block">【托吉措】如果你来转山,到达卓玛拉山口后再往下走,会看到一面小小的湖泊,如同神灵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托吉措,意为“空行母沐浴之池”。很多人称之为“慈悲湖”。如果你不怕路途艰难,还可以下到湖边,湖水映着山石,是另一种景致。 </p> <p class="ql-block">慈悲湖(空行母沐浴池)湖面海拔高达5570米,气温低,每年10月中至次年6月中基本都是冰封。而旁边山上冰雪融化量时多时少,所以不同时候的湖面形状也会有差异。</p><p class="ql-block">慈悲湖还有着一个跟转山习俗相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以前有一位康区(大致是现在云南迪庆、四川甘孜、青海玉树、西藏昌都等地,也常称作“康巴”)的妇人,背着年幼的孩子千里迢迢来冈仁波齐转山。她翻过卓玛拉后觉得口渴,看到路下方不远处有个小湖,就走到湖边弯下身子喝水,没想到背上的小孩一下子滑出来掉到湖里淹死了。康巴妇人极度悲伤懊悔,于是就不停地连续转山,希望神山能够饶恕她的罪孽。当她转到第十三圈,实在太累了就靠在路边的石堆上休息。等她醒来发现身旁石头上出现了自己手臂压出的印记(预告:后面我们将会见到这块神迹石头),她顿时明白这是神明的提示,已经宽恕了她的过错。自此以后,藏地便有了转冈仁波齐要转十三圈作为基本标准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远处可见到冈仁波齐峰顶尖尖一小块,这是神山的东壁以及相接的北壁、南壁的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大本营打卡后,前往扎达县。</p> <p class="ql-block">阿里噶尔县门士乡的扎达布日寺,处于一片高寒荒漠之中,却被称为是神山的衣领,也许就是凭借这样屹立的风骨。从古至今,冈仁波齐的转山从未停止过,有一种说法,对于祀佛者来说,转神山而不转扎达布日,难成正果。该寺初为宁玛派所建,现属嘎举派。按嘎举派大圆满说法,此地为金刚亥母多吉帕姆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寺内供有藏传佛教宁玛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空行母益西措杰和多吉帕姆8岁时脚印遗迹,寺庙上方山坡上有转经道,转完冈仁波齐神山后,只有来这里再转一圈,才算“圆满”。</p> <p class="ql-block">穹窿银城边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穹窿银色城堡是最著名的古象雄遗迹。</p><p class="ql-block">古象雄王国分上、中、下3门的上门所在地,有古象雄18王国的城堡之首象雄银城遗址。据记载,苯教创始人大觉者西绕米袄诞生于公元前16017年。据《万部论》记载,大觉者西绕米袄骑着大鹏鸟到世间去传法,第一个降在象雄地方,故有苯教之早象雄之说。那时象雄国王也称为象雄苯教王。在此修建宫殿,宫殿周围修建十八个小殿,十八个小殿周围修建了三百六十神殿,神殿周围又修建了一千零八个供塔。穹隆银城地基为金、四壁为银、门门为铁、四门为海螺、四角为玛瑙、女墙为铜等。在所有苯教修行地中最为著名和最有福报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穹窿银城,是西藏传说中的象雄都城,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卡尔东城址,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古象雄王国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p><p class="ql-block">西藏本土古老佛教雍仲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雍仲本教护持国政。”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苯教经书典籍的书写。</p><p class="ql-block">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人辛饶弥沃佛祖对过去原始苯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弥沃佛祖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苯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p> <p class="ql-block">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p> <p class="ql-block">经过千百年来的风水雨打、日光暴晒,穹窿银城的建筑大部分已经坍塌,除了形似大鹏鸟的土山,已很难看出城堡的原貌。我们唯有从那些断壁残垣中,才能嗅到一丝象雄文明的气息,才能想起那繁荣昌盛过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据考古学家们的探索发现,藏族同胞族在青藏高原的发祥史非常悠久而古老,距今已经有13000年至17000年的历史了。那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久远古老的藏族同胞文化,它的源头究意在何方?”</p><p class="ql-block">答案是:就在西藏古老的本教!</p> <p class="ql-block">古佛塔</p><p class="ql-block">从风化程度上看它比古格要古老多了,古格还能看出宫殿的城墙,而穹隆银城只有大大小小的洞窟。它坐落在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上文提到过,藏语音译的问题,穹隆、琼隆都是一样的意思,藏语叫此地为“琼隆威卡尔”,“琼”指大鹏鸟、“隆”指地方、“威”指银子、银色、“卡尔”指城堡,连起来就是大鹏鸟住的银色城堡,简要为大鹏银城。</p> <p class="ql-block">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区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庙,坐落在象雄琼钦崩巴山麓,朗钦藏布河源3条支流在其附近相汇。</p><p class="ql-block">辛饶·弥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尔,母后名尧希杰协玛。曾纳妃,生8子。据藏文文献记载:辛饶·弥沃在各种原始本教的基础上改变了某些仪式中杀生祭祀等劣习而始创了雍仲本教,其一生主要在象雄传道授业,门徒如云;他不仅将原始本教分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个分支的象雄传播,而且还谙熟医术并传给其子不杰布楚西;他精习工巧明,并传给噶尔玛利雪。晚年将其法位传给穆曲定珠,享年82岁。</p> <p class="ql-block">辛饶·弥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尔,母后名尧希杰协玛。曾纳妃,生8子。据藏文文献记载:辛饶·弥沃在各种原始本教的基础上改变了某些仪式中杀生祭祀等劣习而始创了雍仲本教,其一生主要在象雄传道授业,门徒如云;他不仅将原始本教分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个分支的象雄传播,而且还谙熟医术并传给其子不杰布楚西;他精习工巧明,并传给噶尔玛利雪。晚年将其法位传给穆曲定珠,享年82岁。</p><p class="ql-block">古如江寺主要建筑由卡洞拉康、祖拉康(有立柱24根)、藏康(有立柱5根)、噶丹居拉康(有立柱6根)等单元组成。</p><p class="ql-block">寺内主要供奉占巴南喀大师石塑像、佛母祥玛金铜像、敦巴赤祖嘉瓦和唐玛美真铜质像、琼钦仁波切泥塑像以及本教始祖善业唐卡12幅;此外,还供奉有佛塔、法器和《本教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是鼻祖辛饶弥沃的遗训及其释疏)等经典。</p> <p class="ql-block">达札达土林,你的心灵将会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惊异于大自然造物之神奇,这是地球吗?犹如置身于外太空的星球,荒芜,雄壮,不可思议的造型。黄昏时分的土林别样色彩。下到土林的底部峡谷,又是另一种奇妙的景象,青葱的绿色、不时跃出的生灵,蕴藏着无穷生机,但表面清澈见底,宁静的河流与周围土林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霞义沟土林,位于西藏阿里札达县香孜乡,入选《中国国家地理》“西藏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造型千奇百怪,怪石嶙峋,绝世风光,让人目不暇接。尤其在日落时分,晚霞映红蓝天,白云变成了彩霞,夕阳的光线神奇地照射在土林之上,你会情不自禁地感慨:大自然也在地球上造就了火星般的神奇景色。</p><p class="ql-block">霞义沟土林,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迹罕至,保存了非常完好的原始土林。</p><p class="ql-block">霞义沟土林下部为沙砾及黄土分层,最上层为含铁矿层,经过长期的风化、雨水冲刷,形成上大中小的特殊结构,远看像一个个大蘑菇。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矿石,色彩以黄、红、蓝为主,当光线较好时,色彩非常丰富,因此也被誉为“五彩土林”。</p><p class="ql-block">车队行驶其中,如入外星世界,如梦如幻。霞义沟土林是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札达土林是世界仅见的处于发育和成长期的大型土林。</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p> <p class="ql-block">公元10世纪前半期建立,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的。古格王国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p> <p class="ql-block">红殿内精美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门上梵文的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在古格故都遗址的北面约600米远,有一处神秘的“干尸洞”,洞口在离地面3米高处,入口仅可以容纳一人,洞内十分宽敞,深几十米,堆满无头干尸。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由于气候干燥,尸体没有完全腐败,散发着一种怪味。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p> <p class="ql-block">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属于古格故域,是历史上有着悠久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在此发现多处规模相当的佛寺遗址和佛教石窟群遗址,其中,东嘎·皮央,是西藏迄今发现的佛教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也是目前所发现海拔最高、壁画面积最多的高原石窟群。</p><p class="ql-block">东嘎·皮央石窟以礼佛窟为主,窟内多设坛置像和绘制壁画,壁画受自然侵蚀并不十分严重,大量精美绘制基本完整,尤为可贵处在于遗存壁画年代多集中在古格早期的公元11至12世纪前后,画风绚丽自由浪漫,一度达到古格及西藏佛教文化历史中艺术成就巅峰。</p><p class="ql-block">这些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的壁画,穿过千年的时光,仍然有着熠熠生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皮央第32号窟,东壁所绘萨迦五祖,西壁的上方绘有两排上师像。</p> <p class="ql-block">天葬</p> <p class="ql-block">第34窟的西壁也同样绘制有萨迦世系祖师,表明是晚于古格早期的作品,并开始受其他藏区佛教文化流派的影响,尤其是印证了萨迦派与本地佛教文化的交流痕迹。</p> <p class="ql-block">手提照明灯,近距离观赏千年前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佛祖的壁画使用了金箔,但是触摸后平整如初,可见当时的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青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设计建造。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p><p class="ql-block">在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为背景展开,它凝结了印度、尼泊尔和拉达克的工匠的心血,也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完好时的托林寺由迦萨殿、白殿、十八罗汉殿、米勒佛殿、护法神殿阿底峡殿、仁钦桑布译师殿以及众多僧舍、佛塔林构成,规模宏大,而今已很难从遗存的断墙残塔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拉梅拉达板,前往班公湖,再返回狮泉河后,也就开启了一错再错之旅😂</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区沿途见到野生动物的机会远远大于见到人类😂</p><p class="ql-block">藏羚羊在可可西里的动物“排行榜”中,没有任何争议的位列第一。藏羚羊对高原气候的适应力极强,那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略微凸起的鼻子上。藏羚羊的鼻腔宽大,鼻孔也很大大。每一个鼻孔中都有一个“气囊”帮助呼吸。藏羚羊的鼻子里有了这些特殊的结构,藏羚羊可以在没有空气的高原上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奔跑,而以擅长奔跑而闻名的狼则对它们叹气。可可西里高原上的“卓乃湖”、“太阳湖”等湖为藏羚羊这种坚韧不拔的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育场所。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雌性藏羚羊它们来到这个安全的地方声音后代。到了夏末以后,他们带着新生儿踏上了漫长的归途。</p> <p class="ql-block">岩羊</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p><p class="ql-block">西藏野驴是生活在浩瀚的可可西里高原上唯一的单蹄动物,它不依靠长皮毛御寒。此外,它的毛色也有相当艳丽的颜色,尤其是在夏天。西藏野生驴不怕冷,不怕晒,不怕渴。他们有几天不能喝水。西藏野驴也是高原上的“长跑运动员”。它可以一次跑40或50公里,最高时速为64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条“狮子口上的河流”是藏北地区难得的河流,其某些河段即使是在冬天也不断流。</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是知名的国际湖泊,其湖水极其清澈,东边的淡水区水草丰美,是动物们的天堂。</p><p class="ql-block">班公湖为内陆湖,湖水东淡西咸,位于日土县境内为淡水,西部与克什米尔交界处为咸水。</p><p class="ql-block">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岛上约有各种鸟类2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p> <p class="ql-block">一路会看见众多繁星点缀般的湖泊,让你感受一错再错的壮美。昨天的美景其实只是一个序曲,今天的惊艳会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聂耳措</p> <p class="ql-block">别若则措</p> <p class="ql-block">物玛措</p> <p class="ql-block">达绕措</p> <p class="ql-block">普当措</p> <p class="ql-block">夏嘎措</p> <p class="ql-block">洞措</p> <p class="ql-block">当穹措</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p> <p class="ql-block">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当惹雍措,是苯教最重要的神湖,其地位与佛教所认为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身价相等,且传说湖底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它位于那曲地区的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与当穹措相毗邻,形似一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南面的达尔果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据说此湖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p><p class="ql-block">湖的南岸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措一起被苯教徒奉为圣地。</p><p class="ql-block">站在湖边的一座小山头,站在山头上环顾四周,湖天一色,湖岸线条优美,湖水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蓝得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最重要的圣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同时也是中国最深的高原湖泊(最深处达到373米)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形如法器金刚杵。</p> <p class="ql-block">当惹雍措所在的文部南村是西藏最古老文明之一的中象雄古国的中心,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诞生了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作为本教的神山圣湖,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养育了湖畔的人们,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文部南村位于当惹雍措湖畔,这里非常神奇,形成自己温暖湿润的小气候,虽然海拨达到了4600米,但这里居然还可以种出很多农作物(青稞、土豆、油菜、小白菜等),甚至还有一片小树林。</p> <p class="ql-block">达则措</p> <p class="ql-block">恰规措</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下游</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尼玛、班戈、双湖四县的交界处,是目前西藏最大的咸水湖。由于温室效应,气温升高,由冰川补给的色林措面积逐年增加,现已超过西藏第一大湖纳木措。</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在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和昂拉措一样是鬼湖。虽然有可怕的名字,但湖水湛蓝,风景秀美,湖畔是美丽的高山牧场,年羊成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措鄂</p> <p class="ql-block">班戈湖</p> <p class="ql-block">班戈湖是久亨盛名举世闻名的硼砂盐湖,远在6世纪就开始利用硼砂,直到1563年才从西藏传到欧洲,成为。50年代曾建西藏第一化工厂,大规模地开采硼矿,生产精制硼砂,销往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巴姆措</p> <p class="ql-block">巴木措,位于班戈县城以东,距离纳木措不远,是纳木措的姐妹湖。这里海拔4555米,面积180平方公里,又被称之为布喀池(勇士湖)。</p><p class="ql-block">巴木措湖水善变,从湖蓝,到碧绿,到湛蓝,光影变幻,水色迷离。就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十几种色彩交叠更替,这梦幻般的颜色变换相当惊艳。</p> <p class="ql-block">错龙角</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也是“三大圣湖”之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其景色绮丽,更有天工造物般的“圣象天门”作陪。</p> <p class="ql-block">恰多朗卡岛上的圣象天门传说中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的莲花生大师降服了念青唐拉后,把纳木措许配给了念青唐拉,成了一对夫妇,在恰多朗卡岛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礼前一天晚上,由108个神通用一夜的功夫,修建的石门,石门形状似一头圣象从东北走向西南,专门为念青唐拉神山的过道而修建,人们把这个石门称之为圣象天门。</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喜欢户外,你可以加入我们一起去户外走走。微信号13354920714)</p> <p class="ql-block">返程中,红拉山的秋景也呈现了出来,美轮美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