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狂想曲》在2003年由克罗地亚作曲家Tonci Huljic 所创作,由克罗地亚演奏家Maksim Mrvica所演绎。</p> <p class="ql-block">这首作品用明快的节奏,和激昂亢奋的旋律描述了克罗地亚当时饱受战火的侵蚀,人们不卑不亢的抗战情绪,和战后悲惨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曲中,作者着重的多次使用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三音,给了一种战斗中的紧张感,和战后还在空气中尚未散去的硝烟的气味。</p> <p class="ql-block">曲子响起来了,你听到了什么?你可以听到中音提琴的雄浑和低回,在夜色下,你被阴郁的氛围笼罩,当你仅仅注意到这一部分声音的时候,你能联想到的就是破败狼籍的画面和愁思凝重的悲伤。你可以听到钢琴明快的节奏,它奔腾如浪涌,你可以听到愤怒和抗争,你可以听到急切和追赶,你可以听到信心和热情,你可以听到正义……小提琴或许在这两种感情中起到联结和牵引的作用,使得整个乐章自然而完整,感情充沛,酣畅而有力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钢琴曲,但你的鼓膜分明的受到多个维度的震撼,这种饱满的立体感,让你有多个层面的回味,有伤感、有沉思、有奋进。细细品味就仿佛观赏一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这也是“克罗地亚狂想曲”的创作背景。被战火硝烟扫荡过的国度,嗅觉里满是毁灭和死亡的气息,百姓怀着对战争的强烈控诉奔走相告互相鼓励,充满信心的迎接和投入战斗,气氛是紧张狂热的,你还可以感受到身处其中的人们所面对的是多么无情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马克西姆激情洋溢、挥洒自如,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如行云流水一般。让我们稍觉遗憾的是,3分半钟,乐曲结束了。曲子太短了,但同时也让人回味无穷。乐曲结束后请不要急于睁开双眼,不妨如马克西姆进入乐章前一样,冥想一会儿,将乐曲的余韵慢慢吸入肺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