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9b9b9b">▲ 红军足迹与自驾路线图(可点击放大)</font></h5> <h5>出行日期:11月6日(第42天)<br>自驾路线:吴起—志丹—永宁山<br>行车里程:约100公里<br></h5> ————————<div><br></div><div> 中央红军在吴起休整后,沿着洛河继续向东挺进,经过金鼎寨(今金丁镇)、永宁山寨,穿越保安(今志丹)县境,前往甘泉县象鼻子湾,与西北红军会师。<br></div> 我们没有途经金丁镇,而是将路线稍作调整,先去了志丹(保安)县。后面的路线与中央红军基本一致,重要的节点一个不漏。 <h5>▲ 志丹县的“志丹广场”及刘志丹塑像。</h5><div><br></div><h1> <b>保安 • 瑞金之后又一红都</b></h1>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一度改为赤安县,1936年6月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更为现名。现隶属陕西省延安市。<div> 我们看了三个地方:保安革命旧址,即中央机关驻地;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div> <b>保安革命旧址</b> 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保安曾为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红都”。<div> 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北的炮楼山麓。</div> 驻保安期间,中共中央部署指挥了红一方面军西征,领导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制定了和平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这些都是深刻影响历史的重大事件。 <h5>▲ 保安革命旧址,即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军委驻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5> <h5>▲ 毛泽东居住的红石窑洞</h5> <h5>▲ 张闻天、刘英旧居内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闻天与刘英在瓦窑堡正式结为伉俪。</h5> <h5>▲ 周恩来居住的平房</h5> 这一期间,在宋庆龄安排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医生马海德来到保安。<div> 斯诺通过采访毛泽东等红军领袖,搜集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次年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西行漫记》),使红军及其长征的故事广为人知。</div><div> 马海德则留了下来,于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成为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div> <h5>▲ 在这间住室内,毛泽东多次会见埃德加•斯诺,彻夜长谈。</h5> <h5>▲ 毛泽东在保安与斯诺合影。上图毛泽东住室内,挂的就是这幅照片。</h5> <h5>▲ 斯诺在保安为毛泽东拍摄的肖像,成为传世经典。</h5> 保安,还是由丁玲等人发起、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地。 <b>中国抗日红军大学</b> 简称红大(抗大前身),于1936年6月1日在瓦窑堡创立,7月初迁至保安。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党总支书记莫文骅。<div> 第一期学员编为三个科,共1063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期一科(高级科),学员38人,包括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刘亚楼、杨成武、陈士榘、张爱萍、苏振华等建国后的元帅、大将和上将。</div> <h5>▲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位于城南桥沟口。</h5> <h5>▲ 红大校部。右起第一间,为罗荣桓住室。</h5> <h5>▲ 红大校长林彪的住室。在整个长征路上,林彪的旧居难得一见。</h5> 当年8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署命令:抗日红军大学及总政治部,直属毛泽东指挥;红大校长林彪兼任保安城卫戍司令。 9月26日,毛泽东就红大求购教材致电刘鼎(中共驻东北军代表),提出:不要买普通战术书,只买战略学书、大兵团作战的战役书,中国古时兵法书如《孙子》等也买一点。张学良处如有借用一点。 10月27日起,毛泽东开始为红大一科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直持续到12月。这是一部中国革命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在当代中国的军事科学体系中仍具有理论基础意义,现收入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h5>▲ 红大一期一科教室。红大从瓦窑堡迁到保安时,这里是羊圈,学员把羊粪清理出去,搬来了石头砖块做桌子板凳,用锅底灰刷到墙面上做黑板。毛泽东在这里连续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h5> 1937年1月,红大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并随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 <b>刘志丹烈士陵园</b> 位于县城西北炮楼山与瓦窑山之间的高地上。陵园初建于1941年3月,1947年遭到国民党军破坏。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志丹陵,后又多次增修。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陕甘宁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36年3月,担任红28军军长的刘志丹率部渡黄河东征,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今属柳林县)战斗中牺牲,时年34岁。毛泽东称赞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1936年6月,为纪念刘志丹,中共中央决定改保安县为志丹县。 <h5>▲ 刘志丹烈士陵园大门牌坊</h5> <h5>▲ 陵园第二道牌坊</h5> <h5>▲ 纪念碑亭,内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题词碑刻。</h5> <h5>▲ 纪念馆前的刘志丹雕塑</h5> 1996年,刘志丹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如今的志丹县,只有红军遗址还保存着传统窑洞。大街上高楼林立,汽车穿梭,商店、宾馆到处都是。县域不通火车,但延吴高速和341国道贯穿境内,另有4条县道、12条乡道、400多条沥青和水泥村道。 <h5>▲ 陵园里的刘志丹雕塑,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志丹城。</h5> 发展的脚步无法阻挡,那些曾经处于历史激流中的盘龙卧虎之地,已隐退在新城市里最不显眼的所在。但是,它们又是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地方,延续着记忆,传承着历史。<div><br></div><h1> <b>永宁山寨 • 高楼万丈平地起</b></h1> 从志丹县出发,南下33公里,有一座纯石头的山峰拔地而起。山上洞窟密布,远看如巍峨的城堡。这就是我们要寻访的永宁山古寨。 永宁山(又名石楼台山),位于志丹县永宁镇永宁村,海拔1312米。早在宋代,这里就是依山建筑的堡寨,代代因袭,渐成宏大规模。山寨分3层,有50个互相贯通的崖室(洞),可容千人。 <h5>▲ 洛河之畔的永宁山寨</h5> <h5>▲ 永宁山寨的崖室之一</h5>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选在了陕北,而永宁山则是陕北苏区的肇始之基。<br> 刘志丹年少时,曾在此读了三年书。1926年起,永宁山一度为保安县政府所在地。1928年8月,刘志丹与曹力如等人在此建立陕北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中共永宁山支部,点燃了西北高原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div> 1935年9月,长征中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进至永宁山,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委主席刘景范专程赶来迎接。不久,中央红军再次途经这里。</div> <h5>▲ 从永宁山上俯瞰洛河。当年,中央红军就是沿着这条河一路东进,前去与西北红军会师。</h5> <h5>▲ 油画《毛泽东在陕北》,魏楚予作。对比上下两图,可以断定画家攀登过永宁山,山下的洛河为其提供了直接的创作灵感和素材。</h5> 当地盛传着一个故事: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刘志丹邀请毛泽东到永宁山寨小住,共商革命大计。因此,有了著名陕北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歌词里的万丈高楼,指的就是层层叠叠布满洞窟的永宁山寨;盘龙,指盘绕在永宁山下的洛河;卧虎,指山上酷似老虎的那块巨石。 这可能是个传说。长征路上留下了很多传说,长征史中还有一些未解之谜。<div> 没有传说的长征路是不完美的,没有谜的历史是索然无味的。史料的欠缺和档案的丢失,正好为这些传说和未解之谜,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要的就是这个,正经的专家除外。</div> <h5>▲ 山寨剪影</h5> 永宁山寨,今已作为“永宁山革命旧址”和“永宁寨寨址及摩崖石刻”得到保护,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山上山下,俯仰之间,风景雄浑壮美,令人惊叹。<br> 因处地较偏,不收门票。其实根本没有大门。<br><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自驾长征路》已发部分篇目:</font><br></div> <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y6llq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76)风雨兼程 • 中央红军到吴起</a></h5> <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udc2e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75)走出甘肃 • 转进陕北</a></h5> <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irowci?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73)东进彭阳 • 跨过第一道长城</a></h5> <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ej8qh4?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72)天高云淡 • 红军越过六盘山</a></h5> <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3rke9tg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63)草地尽头 • 班佑河的诉说</a></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