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枝城中学心理健康活动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第二期</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在和孩子们的聊天时,经常聊到和爸爸妈妈的矛盾,也就是亲子冲突,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亲子冲突更是突出。</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亲子沟通、亲子关系呢?<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实影响亲子沟通、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亲子之间共情的缺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什么是共情呢?</span></p><p class="ql-block"> “共情”原是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但随着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应用,“共情”也慢慢被大众所认识,并推崇、学习和运用。</p><p class="ql-block"> “共情(EMPATHY)”,或译作“同理心”,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通俗说来,共情也就是我可以理解你,我懂你的感受,我懂你的需要的能力;“共情”还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是我能从你的感受出发、你的需要出发来关心你、体谅你、照顾你。</p> <p class="ql-block"> 所以,“共情”就是我们是否想过,是否感受到:当我们不停地对孩子唠叨、啰嗦、责骂的时候,孩子是怎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共情”就是当孩子被叫家长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理解他在学校里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就先把孩子骂了再说。</p><p class="ql-block"> 简而言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共情”就是我们对孩子的一种理解和体谅。</span>这样的理解和体谅,让孩子感觉更温暖,亲子直接更亲近;这样的理解和体谅,使得亲子关系更和谐,父母的教育更容易产生影响。因为教育的前提是关系,有好的关系,教育才有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b>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么?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的共情?</b></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是一个怎样的时期?青春期的中学生为什么那么难以相处?疾风骤雨、狂风暴雨、多事之秋……可想而知青春期是一个怎样的时期。但叛逆、对立不仅仅来自于青春期本身的特点,其实更多来自于心理需要不被重视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因此,化解青春期亲子冲突,和青春期的孩子和谐共处,建立良好亲子关系,<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键在于共情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需求呢?</p> NO1:渴望被尊重 <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特别渴望被尊重。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见。因此,一定要尊重他,给他面子。</p><p class="ql-block"><b> 1、不要当面揭短他的短,不要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他;</b></p><p class="ql-block"><b> 2、不要打他,尤其是抽他的脸;</b></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学生还被打,孩子会觉得自己居然还要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被打,所以,会变得特别反抗,甚至还手。而被扇耳光更是一种极其伤自尊的事情,重要的不是脸痛,而是会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不被尊重,随意践踏的人,自尊心很受伤。</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打骂都会极大地伤害到他们的内心,进而极大地伤害到父母和他们之间的感情。所以,一定要切忌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孩子打骂。</p><p class="ql-block"><b> 3、需要被公平对待</b></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家长公平对待。重男轻女、重小轻大都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足够被重视,不足够被关爱,不足够被尊重到。</p><p class="ql-block"><b> 4、尊重他的感受,非原则性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b></p><p class="ql-block"> 买什么要的衣服,理怎样的发型,他能自己挑选自己决定;穿多少衣服,要理解孩子自己知道,可以做主。</p> <p class="ql-block"> 父母对孩子可以有要求,但应从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出发考虑合理性。尤其是对于已经长大了的中学生孩子而言,父母越是事无巨细地要求,越是容易形成对立的局面,在重大事情上,就没办法约束到孩子。所以,<b>我们强调的是非原则的小事情上,请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b></p> NO2:渴望被信任 <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被冤枉特别敏感。一旦被怪罪,要么委屈,要么愤怒。但是,生活中青春期的孩子与爸爸妈妈交流得都比较少,因此常常使得家长们疑神疑鬼,七猜八猜,表现出不信任的样子,甚至武断地下结论:“你一定是又干么干么了……”、“你一定是怎样又怎样了”……</p><p class="ql-block"> 猜测、怀疑、武断引发的往往是孩子的愤怒,接下来就是对抗。因为,感觉不被尊重,不被信任,甚至伤自尊心,进而激化亲子矛盾。所以,<b>面对孩子,不要随意猜测和下结论,可以以尊重的语气去询问,去平等地沟通。</b></p> NO3:渴望被理解 <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看到,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和父母交流。一方面是青春期孩子的特点——较为内敛、封闭自我,沟通对象更多转向同伴群体等。但是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很多时候他们感到不被父母所理解,例如,觉得“说了你也不懂”,“说了你也帮不上我”,觉得说了也白说,甚至于觉得说了不仅得不到理解反而要挨骂等等,所以选择不如不说。</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做到对孩子的理解呢?这便是共情的核心,是需要用心去学习的部分。但简而言之,<b>理解孩子,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孩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b>倾听的时候多感受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多体谅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多了解和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孩子的需要是什么?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怎样的关心和帮助?而非一味主观地评判、指责、说教,甚至惩罚。</p> NO4:渴望被认可 <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因此很想证明自己。为此,他们很怕被否定,无论是被同龄人否定,还是被老师、家长否定。这正是为什么批评指责往往容易激怒他们,并且引起他们逆反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因此,面对青春期的孩子,<b>我们需要照顾到他们的自尊心,给予到他们一定程度的肯定,并且鼓励到他们。</b>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激将法尤要慎用。因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旦激将不成,反而会变成对自尊心、自信心极大的挫伤挫败。日常交流时,同样要谨慎使用语言,一定不要使用贬低性的语言。</p> NO5:渴望被关爱 <p class="ql-block"> 中学生虽然已经长大,即将成人,但是同样很需要和父母之间的那份亲密感。只是他们羞于去表达这种需要,也会为自己有这种需求而感到羞耻,并不愿意承认。但是每一个家长的内心都需要了解,没有哪一个人是不需要爱的,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阶段是不需要爱的。看着人高马大的孩子,内心其实依然是一个渴望着父母呵护疼爱的小小孩。</p><p class="ql-block"> 正如心理咨询中我们所看到的,<b>很多孩子的问题背后其实都是对父母的爱的呼唤。</b>例如,很多孩子自残、自杀的行为背后,并非真的想伤害自己,想放弃生命,这些行为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生命中的失落、沮丧、不如意的表达,另一方面同时是对被重视、被理解、被关爱的渴望和呼唤。所以,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试着思考:孩子在表达怎样的爱的渴望?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怎样的爱?</p> NO6:渴望被陪伴 <p class="ql-block"> 正如渴望关爱一样,中学生虽然已经长大了,即将成人,但是同样需要家庭的陪伴,只是陪伴的方式不同于小时候而已。这个时候的他们不会喜欢和父母天天在一起,但是他们同样会希望经常见到自己的父母,父母能够经常陪他们吃饭和他们交流,当然,前提是这样的陪伴和交流是平等的、温暖的、愉悦的……带着积极体验的,而不是一见面就谈学习,一见面就被教育,甚至被责骂。</p><p class="ql-block"><b> 亲子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b> 陪</b>,父母跟随孩子,陪同孩子做适合孩子年龄发展需求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 伴</b>,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仅需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能通过与孩子互动,不断反观自己,实现父母的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 对于中学生而言,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更多地在于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尊重想法的基础上与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引导孩子学会探索自己、探索生活,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p> NO7:渴望自由,不受约束 <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的成人感使得他们比起以往更加地渴望自由和独立。因此,建议家长给予孩子成人感的尊重,对他们不够成熟的想法、做法给予理解和耐心的引导,切勿鄙夷、嘲笑和强权压制。面对事情,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选择权,不要事无巨细地管他和啰嗦他,做到大原则上把握,小问题上放手,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span>但在这里,我想我们可以先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解到亲子关系中我们需要共情,并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用共情来化解我们的亲子冲突,增进我们的亲子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