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五里堆小学的童年生活</strong></h3></br><h3>文/匡昆鹏 图/自供、网络</h3></br><h3>童年的回忆大多数是温馨而甜蜜的。每个人都有童年,而且童年的生活往往都是无忧无虑的,虽然偶尔会溅起浪花,也不过是生活的调剂品而已。</h3></br>“铛铛铛~~~”学校上课的铃声突然响起,吓我们急忙拿上我们的“战斗工具”,赶紧往教室里赶。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或在我们学校蒸饭房侧面的一个小水池旁,或在教室后面的一条破旧的石板上。因为这是我们学校男生打玻璃球最经常去的场所,而且当时都是跟学校高年级的曹飞龙、黄许沛、匡鸿飞等人玩。 当时需要拿钱去买玻璃球,市场价一毛钱五粒,而且是有各种颜色的,并且大小还不一样。玩法也不一样。一种是定区域、定点,具体是要用自己的弹珠打中别人的就是自己赢了。但如果你打中别人的并且自己的弹珠出界了,这是需要别人给你另外两粒。假如你把别人的弹珠打出界,自己的不出界,就需要别人额外给你三粒。要是打中后,两粒都出界,这就是双方扯平,从新开始打。还有一种也是在固定区域,根据你们在统一地点,发射弹珠距离的远近而决定打弹珠的先后顺序。其实我跟他们玩,总是输的那一个。但那时的无忧无虑,开心快乐是打心底里的。 那个年代最喜欢的童年趣事,就是爬树掏鸟窝!树林子、竹林子、茅草深的地方,都有很多鸟做巢。运气好的时候,就能抓到刚出生的小鸟或掏到很多鸟蛋,那种开心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成就感非常高!对于爬树的本领,我就佩服一个人—曹飞龙。有一次学校放学后,我们小伙伴一起约好去离学校两公里之外的地方掏鸟窝。当时那棵树起码有十几米高,我在下面,一个人双手展开抱都抱不完整。而但他一个人不依靠任何东西就单枪匹马上去了,跟一个”猴子“一样灵敏,当时看得我目瞪口呆。 弹弓打鸟:农村娃娃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可那个时候极少用木头做的,因为很少能找到如此好的分叉形状的树枝。所以都是用铁丝做,而这可也是一门技术呢!但谁都想成为一个神枪手,毕竟我们不缺石头!“daba”(我们这里的土话)或者叫砸四角,用旧书纸或者报纸折成一个四角型。谁能把地上的四角纸砸翻个面就归谁。那时我们发的科学技术或者思想品德的书是很少用起来的,一旦一发下来我们就全部撕了,“daba”去了,有的甚至教科书也是没有后面封面的。 小男生喜欢玩一些刺激的游戏,有挑战性的或者好动的。女孩子们就比较温柔啦。比如跳房子、跳绳、抛石子等。记得我们班上的女生(谢云艳、匡艳芳、匡飘飘)都很喜欢玩,一下课就在教室地板上玩上了,偶尔我也会参与一下。跳房子:在地上划八个方格子,分别按照上图标上顺序号1-8,然后参与跳房人员,单脚将用算盘珠子串成的盘。从序号1开始,一直依次踢到序号8,期间不能踢出边界线、不能够压实线,单脚不能二次移动,否则算输。<h3> 跳绳是女生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样,我是如何都做不到,两只脚在绳子间穿梭自由的,并且还可以伴随歌声唱出来!可能现在的这些游戏都接触不到了,都没有玩过。但在那个物质或者基础设施条件差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娱乐活动,那时带给我们的快乐至今难以忘怀。<h3> <h3>如今我们那一辈的同学都23,24岁了有的很早就成家立业了,说是物是人非也不为过。至今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曾经在班上说:”我们十年后再相聚学校“,到如今,十年期限早已过,我的那些朋友你们还安好吗?</h3></br><h3>如果你有更美好的童年趣事,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让大家分享!</h3></br>匡昆鹏,小名匡匡(kuangkuang),湖南祁东县人,1996年12月出生于农村。2016年考入衡阳师范学院经管系国贸专业。为衡师三农学社创始人之一兼第一任社长、校学生会学风部干事,学习委员。寒暑假多次下乡调研,足迹遍布张家界桑植县、山西永济、陕西旬阳、重庆、北京、吉林、湖北等地。喜欢文学、运动、农村古建筑、农具、拍照、喜欢写点随笔。<h3>家乡冰糖甜橙代言视频~~~ (感谢兄弟拍摄)</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zvmKkBMAsX7JL_QOVHqt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