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伴着凉爽的秋风9月24日上午化学组教研活动用研究的音符奏响了秋日华章。</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的主要内容是评邓萍老师执教的《分子和原子》以及确定下周周考的出题范围。</p> <p class="ql-block"> 邓萍老师首先指出本节课对于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把生活实例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内容。然后对于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p> <p class="ql-block"> 任青中老师是邓萍老师进入九中的师傅,他说邓老师进步很快,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化学老师。她的课件设计完美,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演示实验时若能顺便把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强调一下,效果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 李富倡老师对教材新变化方面提出了个人想法并对实验器材改进方面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建议:将浓氨水换成氨气,将4个棉球改进为1.4号湿润,2.3号棉球干燥,可同时得出是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p> <p class="ql-block"> 魏珍珍老师对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闻浓氨水的气味,让学生感受到浓氨水的挥发性。找学生做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但在改进实验中,应强调为什么改进?改进的优点?</p> <p class="ql-block"> 徐敬婷老师提出教学时注重化学语言的准确性,比如:“气味”不等同于“味道”,闻浓氨水时应说“气味”。实验环节仅有一套演示器材,若采取分组实验,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p> <p class="ql-block"> 张婉怡老师肯定了本课展示了多种改进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化学和生活相结合,促进“宏微结合”素养的生成。</p> <p class="ql-block"> 刘继兵老师提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教材上的一些实验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器材的使用还是操作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会对环境带来或多或少的污染。他认为邓萍老师课前做足了准备,虽然做了实验改进,但现场实验中现象并不明显,细节上还需要打磨,但创新的精神可嘉,继续努力。</p> <p class="ql-block"> 程有斌老师就下周化学周考给出了考试范围,内容定为前两单元。同时也对周考的复习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p> <p class="ql-block"> 桃李竞放展芳华,才俊辈出正盛年。在教师岗位上,我们九中化学组的每一位老师们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教室里,走廊里,办公室里……都是我们“镁”丽的身影,因为我们“锌”系学生。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成长,一次进步,一次收获,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将“研”续美好,不负韶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