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通讯员:刘婕婷】</b>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近期教育部、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健康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的通知精神。日前,太和堂镇中学推行“五项管理”办法,促进家校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p><p class="ql-block"><br></p> 作业管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学校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方式、提高作业质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根据不同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协调管理,严格控制每天各学科作业总量,班主任统筹总量,控制在1.5小时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教辅资料征订“一科一辅”的要求,所征订的教辅必须通过新华书店正规渠道征订,不得在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外,再安排学生完成其他教辅资料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p> 睡眠管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严格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作息时间。</p><p class="ql-block"><br></p> 手机管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严格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做好家校沟通,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及家长,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指导家长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并尤其强调请家长指导和监督学生在家使用手机的时长、时段和内容,教育孩子在网络上合理交友、合理规划使用手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化手机管理措施,纳入班级管理考评内容,应将电话手表同步纳入手机管理范畴一并管理。学校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保管装置,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为班主任及其办公室。学校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家校微信群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p> 课外读物管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以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要积极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家校共读”活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鼓励家长每天/每周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购买书籍和广泛阅读,不购买盗版书籍。</p> 体质健康管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学校每天上下午晚上各有一次眼保健操,大课间七八年级有武术、九年级有体能训练。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学校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全员运动会”或“全员体育竞赛”。 学校每年组队参加县市级跳绳、篮球、排球、乒乓球、射击、田径等比赛。要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尤其是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应提出解决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增强体质训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落实好“五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共同携起手来,同心向前,共同助力孩子健康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