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市北部,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是“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塘栖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span> 塘栖应运河而兴,历朝历代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自元代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p> <p class="ql-block"> 塘栖古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个标准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观。</p> <p class="ql-block"> 塘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那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横贯镇中,镇中心又有市河、东小河、西小河、北小河与运河相通,整个地形如“出水荷花,比比墩阜,非桥莫通”。</p> <p class="ql-block"> 四邻八乡的物产都顺着河流来此贸易,集散于镇上。清代至民国,镇内集市贸易尤为兴旺,朝市、晚市、香市、庙会市支撑起半壁江山,成为江南水乡著名的水路码头。</p> <p class="ql-block"> 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那些明清建筑,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隐于弄内,引升出一条又一条的陪弄,据说旧时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p> <p class="ql-block"> 塘栖又是标准的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p> <p class="ql-block"> 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这为“米床”)。那一条条河道一条条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桥相连,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p> <p class="ql-block"> 最有趣的是,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p> <p class="ql-block"> 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个江南。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怪不得,连丰子恺先生家乡桐乡石门的一句歇后语都以塘栖的廊檐街为内容,叫做“塘栖街上落雨—轮(淋)不着”。</p> <p class="ql-block"> 塘栖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p> <p class="ql-block"> 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p> <p class="ql-block"> 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塘栖古镇已成为旅游胜地,水北风情特色街、水南沿河美食街吸引着许多游客前往。 </p> <p class="ql-block"> 塘栖最出名的街市——廊檐街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廓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意思是塘栖那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p> <p class="ql-block"> 在靠河的一边还有一长溜独特的木制长椅—— “美人靠”与廊檐街相配套,颇具特色。当然,你还可以选一座茶楼坐坐、钻钻弄堂走走市桥,体会一下古镇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古镇塘栖,坐落于这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如把浙江诸多名镇比作颗颗璀璨的明珠,塘栖便是镶嵌在古运河畔分外夺目而耀眼的一颗明珠,其独特的水上街市风貌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无可替代。著名文学大师丰子恺先生曾对她作出如此评价:“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