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北魏家巷一一记忆深处的留存

晚月(d c g)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由此我依意随赋两句:街不在长,因户则名,巷不在深,有人则灵。之所以这样说,是为我记忆中的这条生我养我的小巷寻一处留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我说的这条小巷旧名曰:潍坊(潍县)东关北魏家巷。</p><p class="ql-block"> 这条小巷现在已经没有了,拆了32年了,旧的地址上盖上了一片楼,没有一点痕迹。像千万条小巷一样,曾喜忧参半其去留,但无情的岁月已经不理会你的感受。细想来,像所有在这条小巷里居住过的人一样,只能凭着勉强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去重现昔日的小巷旧貌,亦是对人生的一种慰籍。</p><p class="ql-block"> 一、小巷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据潍县县䄊记载,潍坊古称北海,沿袭沧海桑田之变,近称潍县。大约在明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庶繁华的城邦。且因一条白浪河分隔成东西两城:河西是西城,旧称城里。河东是东城,旧称东关。东关城区有九街十八巷,北魏家巷便是其中之一巷。</p><p class="ql-block"> 东关城有四条魏家巷:分别是东、西、南、北魏家巷。据说是因为有一魏姓大户人家居于巷内,大部分房宅属魏家所有,便以其户命名。过去时代这种街巷命名方式是史上相传的。但同时命名四条巷子为一家之姓氏却不多見。</p><p class="ql-block"> 北魏家巷便有一户大宅一一魏家大门。高阶大门槛,两套四室合堂大北屋,敞庭院落,外挂一套西厢房,是巷内最大户院。可见魏家大门的存在为得名魏家巷而符其实了。考证有了出处,不然的话何来其名。</p> <p class="ql-block">二、小巷的位置和门户</p><p class="ql-block"> 翻开老潍县地图,北魏家巷在东关城墙内东北角。从游驎门入关经由北大路,沿棘子沟向南到后坡便是其方位。是一条长约百米,宽约5米的小巷。小巷东西走向,东冲棘子沟,西出东四平,北挨宽巷子,南临李家过道。向西延伸至东四平街,那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交汇多条街巷:前所街、后所街、北大街、裴家过道、苟家巷等,连接着李家街、东关大街。</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按照当时门牌号码排列共有18个门号。至于每个门牌里有几户人家外人是不知道的,连那时的邮递员也是现打听,常常把这家的信送到那家也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按门牌号码细数那些被遗忘的院落: 从小巷东头1号开始。这是一个杂院:长长的门道东侧房,临街棘子沟,套个简易四合院,住了王、谭、刘三姓四户人家,二十口人。能记住名字的有王一波、谭新明、刘有财,现在年龄都70岁了。</p><p class="ql-block"> 2号是一个大户人家,是巷内有代表性的门户:人们习惯说是赵家大院。这个院里住着三辈人家,都是他们本家:西套院住的是赵明伟家。那时常见明伟、明辉弟兄两个和母亲一起过日子,很少见到他的父亲,听说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多年,难得一见;中院住的是赵明孪、赵明孳双胞胎兄弟。尤其要说一下赵明孪老师,他是我的小学老师,是这条小巷难得的一位教师出身的人,在油坊沟小学当老师一辈子,直到退休也没挪地方,现在已经86岁了。赵老师61年结婚,娶了同样也是小学教师的城里丁家的大户人家之女丁丽华。清楚的记得结婚当日娶亲坐的是小娇车,窄窄的小巷几乎容不下一辆娇车通过,把台阶拆了几块勉强过去。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其家境殷实富足在一般人家之上;东套院是赵建睿家。建睿家三室同堂,南北房5间一个小院。赵建睿是我小时候最好的伙伴。他家的赵奶奶是院里最高辈份的老人,每到春节我都会给她拜年。赵家的姐妹四个:华睿、西睿、福睿、倩睿,好多年都没见了。那时还有一个特殊的印象:赵家女儿多,都是那时的俊巴人,在巷子里是往前数的。</p><p class="ql-block"> 3号院也是个不错的人家,长长的过道住了三户:谭家两户,孙家一户。现在还能叫出名字的谭晓宁、谭晓静、谭晓平,孙伟君、孙伟丽,还有一个叫晓华的小我几岁记不清楚了。谭晓宁与我小学同学,对门住,特别要好。是他们谭家的撑门户的人。姊妹几个都过得挺好的。</p><p class="ql-block"> 4号人家是三户三姓的小合院:临街的赵家、窄巴的王老师家、和兄弟两个及一大帮儿女的谭家。赵家和王家因时间久远已记不清名字了,只记得赵家的大女婿是织布厂的老书记。唯有谭家与我家有亲戚关系,仅管几十年了也还能说出几个主要子女的名字:谭宝宁、谭宝兴、谭宝胜。还有叔伯兄弟几个叫不上名字了。上辈的谭家伯伯、伯母还是那时市里的干部呢,可不多见,满巷子里就这一户双干部人家,是平稳健康发展的一个和谐家庭。</p><p class="ql-block"> 5号院是大户人家一一魏家大门,(我们从小就叫魏家大门)。高高的青石台阶、黑坳厚重的大门、雕花的映北墙、砖瓦到顶的厅房、前后相通的套院,配套的东西厢房、厨房,这一派建筑无疑是小巷之最,支撑着小巷的名气、代表着小巷的档次,也为小巷的命名做着无声的铺垫。更是小巷追根遡源的凭据所在,也是我启笔写此文的索引。</p><p class="ql-block"> 魏家上辈有兄弟两人,大爷住大北屋,无子嗣。二爷住中北屋,七个子女,(四女三男)因为结婚早,儿女多,二奶奶生小女儿的时候,大儿媳也在生儿子,长大以后姑侄同令、同学,亦是佳话。最给我留下印象的是魏家老奶奶:高高的个头、勤谨的处事、严厉的管教、大气的操持,把个连儿带孙上下二十多口人的大家管理的井井有序。很受巷子里的人称道。还有一个特别要说的是魏家的五儿子:魏其信。我叫他五大大,高个子、帅气,拉一手好二胡,后来又拉小提琴,那水平不光在小巷拔筹,既便在全东关也是数得着的。人帅还娶了个漂亮媳妇一一于君,整个六十年代震倒一大片呢。</p> <p class="ql-block">  6号院在63年之前原本没有门牌号码,属于无主房。后来街道上用来做爆竹芯子的小作坊。后来因有人吸烟引发了火灾,还死了人,就被改为公管房。65年以后一户程姓人家搬进去住了,此后就有了门牌号码6号。</p><p class="ql-block"> 7号院也是一个魏家大院,不过那房屋建筑比魏家大门差了很多,属于一般的旧式民宅,东西十二间兄弟四户,上下三辈。六三年之前巷子冲西头的魏家小铺就是他们家开的。记得我二妹拜的干娘就是他们院的。现在还能记住名字的有魏祥德、魏瑞德兄弟俩;魏启升、魏启明、魏启亮、魏启柱兄弟四个。两家各有一个妹妹叫晓玲、晓凤的。他们两家之间应该是叔侄关系。还有一户只记得小名叫"小眼"的兄弟,(不知道大名)在一进大门正冲的南屋里住,现在已经60多岁了吧。上一辈还有很多老人已经记不得名字了。</p><p class="ql-block"> 8号院是一户张姓人家。只进去过一次,还没待多长时间,仅凭一点粗浅的印象叙述:干净整洁的院落,好看的映北墙,玻璃窗户,一明两暗南北屋,独户独院不乱。只记得他们家有兄妹两个佝偻病人,小时候总觉得怪怪的样子。另外两个兄妹建国、小娣倒是出落的比较好看,还带着一股洋气。后来听小娣说,她们家共兄妹七个,三男四女:张景良、张国良、张振良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去世了,妹妹张丽丽。原先和姥姥住在一起,七0年后搬走了。还有一个舅舅叫刘建华,舅妈是教书的一直住到拆迁。已经50多年不见那家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9号院在巷子最西头,西临东四平,独门独户的杜家。院子不深,东西5间北屋干干净净。只记得兄妹俩杜崇福、杜崇云。隐约记得他父亲也是个文化人,戴眼镜,也许是干部,记不住其他的信息了。</p> <p class="ql-block">  10号院的人家只记得姓董,与8号对门,西邻四平街,常年累月关着大门。好像有一个养女叫董君,现在也有60岁了。没有更多资料可以提供就一笔代过。</p><p class="ql-block"> 11号是毛家、宋家。过道屋进门,小院南北六间屋,是小巷内少有的清净之户。北屋是毛昌起家,一个能写会画的老人,在潍坊印刷厂专搞版面设计,又做办公室主任。毛迪、毛迁、毛勉是毛家的三个儿子。毛勉与我是小学中学同学,只因上山下乡以后再也沒见过,很想见到他。</p><p class="ql-block"> 南屋是宋家,据说潍坊市著名文史专家宋伯良便出生于此。六十年代其侄女宋国秀与父母在此居住。近日听国秀的女儿楠楠说,她和姥姥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十几年,直到90年拆迁安置到了苇湾小区,留下了一串成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2号是一条长长的深过道院,前后住着四户人家,同院不同姓,四姓四家人。</p><p class="ql-block"> 与毛家隔壁的是张家。这是一户书香家庭,父亲是国家干部,有文化,母亲是2号院赵家的闺女。有三个儿子,一个是张尚𤅗、一个是张黎明、还有一个张群。小巧的院子三间南屋,两间西厢房,独门独户。解放前能娶到赵家的闺女那也是得不錯的人家,怪不得尚瀛的父亲能写会画,还当干部呢。那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家的房门是推拉式的,六七十年以前的这种样式设计很少见。</p><p class="ql-block"> 长过道东侧第一户是60年代搬入的屠家。屠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当家父亲是纺织系统工程师,是那个年代非常稀缺的工业技术人才。有三个儿女:儿子屠一卞,女儿:屠鲁秋,屠鲁秀。这个姓氏在当时的小潍坊市是很少见的,两辈子的人都是干的纺织业。这是小巷内仅有的一家从外省迁入的人家。</p><p class="ql-block"> 另一东户人家是崔家,因为家里面只有一个女孩,小时候我们很少去玩。隐约记得是一个教育世家,母亲是小学教师,知书达理的样子。唯一的女儿取名崔静波,听说后来当了市教育局的付局长,一个不小的官员。</p><p class="ql-block"> 过道最南端是一个大杂院,究竟住了几户人家说不准,大概是两户分南北屋住。去张尚𤅗家玩时瞅过一眼,粗略印象。这个院里南屋家有一个小时候叫"大面瓜"的傻哥。说人家傻其实一点都不傻,见天去挑水,两只桶摆得整整齐齐的,老是笑呵呵的,一说要给他说个老婆笑得合不拢嘴。另外的姓氏名谁都没有印象了,有读到此文的巷内人再替我补充吧。</p> <p class="ql-block">  13号院是相家大院,是一个不算富裕的平民百姓家庭。上我一辈老人的名字不知道,只记得同时代的两个哥哥:一个小名叫"恩",一个小名叫"和"。二哥在潍坊一中上学,我的学长。他们家的人普遍说话嗓门大,喊孩子回家吃饭像是跟别人吵架似的,孩示皮实也不听话,因为搧画输了一张还沒赢回来呢。平时去玩得少,所以可记得就少。</p><p class="ql-block"> 14号是张家,小院南屋北屋六间,西屋两间,独立院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名字都模糊了,大哥小名叫蒲扇,二哥小名叫?三哥小名叫大安。大姐不知道名字,只记得高个头,俊巴人。张家出了个好孙女叫张彬,聪明大方好文才,在街巷文化里受表扬了。</p><p class="ql-block"> 15号是巷里居住户数最多的一个院落。分别是刘家、张家、李家、赵家。</p><p class="ql-block"> 第一户刘家是中医院的大夫刘新泉家,曾经获得潍坊市知名中医专家称号,小巷内光彩人物。妹妹刘新栾与我小学同学,学习好,聪明人,文掬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户是张家,我们的老邻居,拆迁安置苇湾小区还是邻居,前后楼隔窗相望串门走动,遇事互帮,俗话说:嗄邻陈家经历约五十年。张家伯伯在照像馆工作,张大娘是最初的街道组长,老潍县城里人家。家有四儿一女:建国、建勇、建民、建志、晓娜。</p><p class="ql-block"> 第三户是李家,李大娘也曾经是街道组长。六十年代街道管理比现在好,通知开会、大事小情、邻里关系,子女教育都掌握劝导,老姐妹们都争着当那个小组长管管事,换来的是一方平安。李家两个女儿:小芳和小华。小芳的大名忘记了,后来知道她做了张家建勇的媳妇,组成了一个很让人羡慕的家庭,邻居变成亲家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户是赵家,宽敞的院落,南北瓦房,时兴的一明两暗内外间。赵家大哥很早就当兵去了,文革期间转业到地方企业,作为工宣队进驻街道帮助工作,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操了不少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6号院是杜家大院,前后院都姓杜。过道屋进门,砖瓦到顶的房子斩新的院落,北屋门前有棵石榴树。黑漆的临街大门在小巷内也是不多见的,方砖铺的过道对尖排列。北屋四间,南屋五间,东屋三间,影背墙后面是厕所,还有个圈坑。</p><p class="ql-block"> 北屋住的是杜氏宗族杜家家谱十七世首家一一杜广孚家。据查杜氏家谱潍县东关杜这一支的辈份排序是:广、传、伟、业、在、崇、辉、锡、成、基。有五个儿女,分别是长女杜传芬、长子杜传兴、次女杜传美、次子杜传亮、杜传民、杜传起。1965年之前他们家还保存着一套杜氏家谱,我亲眼见到过。后来听传亮说在文革期间这套家谱烧掉了,好可惜呀。不然的话,现在若存了一部50年前的家谱该多珍贵呀,省得现在为杜氏家族寻祖费那么大周折,还时常对不上茬。</p><p class="ql-block"> 南屋和东屋住得也是杜家,不过同族不同辈。是属于杜氏二十世,杜成业、杜继业、杜建业兄弟三人。杜成业家族兴旺,三儿两女,分别是:杜在吉、杜在祥、杜在源、杜在贞、杜在兰。后一辈又有崇波、崇光、崇耀、崇信、崇荣、崇钢、崇亮、崇娟、崇雯、崇生、崇玲共十一个子女。</p><p class="ql-block"> 杜家人勤劳能干,吃苦創家业。五十年代就家庭染线、卖线、织布,织手套、搞编织等,据查当时的新联毛织社(毛纺厂的前身),潍坊绳经社(潍坊纤维厂),都是他们老一辈兄弟从小作坊开始创业、后来加入合作社,成为主要創办者。</p> <p class="ql-block">  17号院是一个深深的杂院,住两户人家。冲大门一家是"放羊的"老两口子,以放羊为生,养了一只奶羊,街坊四邻常去花5分钱买一小碗羊奶喝。还会自己做豆腐茹,一分钱一块。从解放到60年代以前,小巷内以放羊、做豆腐茹为生活来源的仅此一家。姓氏名字早已不记得了,好像收养了一个女儿,日子还过得去。</p><p class="ql-block"> 院里深处是"大广家",旧社会沿袭过来的贫寒家庭,是巷子里少有的。老一辈没有工作,两儿一女。直到70年代以后,孩子长大成人有了工作,日子慢慢好起来。</p><p class="ql-block"> 18号院是刘家大院,长长的过道屋,西侧两个套院。一个套院是刘振起家,祖传的中医世家,振起的母亲会推拿,小儿治病偏方不少。记得谁家孩子掉了"华拉"俗称"脱臼"就去找刘家;孩子头疼脑热、吃着食了,也去找刘家。可见当时的名气。后来刘振起继承了母亲的传统技能,也开起了家庭诊所,专搞推拿治疗,小有发展。</p><p class="ql-block"> 第二院是刘振一家,小名叫"大头",与前院振起家是宗亲。北屋南屋西屋组成的一个四合院。北屋没进去过,只去过南屋杨来家。杨来母亲是个"能握人",行事麻利快性,热心肠,当过街道组长,至今留有印象。1958年办街道食堂,她负责蒸馒头,按人头分,不花钱买。结果三个月之后就停了。那时候的穷日子哪能分得匀,整天吵吵闹闹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号院也是一个大杂院,西临棘子沟。进大门分作东西两院。东院有四户人家,南屋一家,北屋两家,东屋一家。南屋姓刘,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只记得男孩叫中中;东屋人家姓王,他们家里孩子多特别的热闹。给孩子起名男的叫,"狼""老虎",女的叫大嫚、小孩。还有两个大女儿己出嫁,一共六个孩子吧。孩子们的母亲都尊称王大娘,她是一个特别能干,勤劳直爽的人,整天乐呵呵地忙着照顾家和她的孩子们,有时候呢煮上一锅地瓜或土豆,孩子们就围着大锅吃的那个香啊,那年头孩子多日子穷,就得这样养活。</p><p class="ql-block"> 北屋有两户,一户姓梁,两个男孩“小柯和小乐",一个女孩叫小春,还有姥姥,很和睦的一家人。另一家北屋住着一户秦姓人家,一位80多的老奶奶与她女儿女婿,收养了一个南方女孩住在一起。男主人秦师傅老实厚道厨艺很好,亲朋邻居婚事请他乐于帮忙,女主人善良能干和邻居们的关系都好,养女叫菊菊,那是一个挺俊吧也挺活泼的女孩,20多岁听说嫁了了一个什么局的局长的儿子。从此小巷里经常有小吉普车来拉着女孩出入,当年这也是小巷的一道风景线,引起了邻居们的炫目和关注。女孩菊菊出嫁也是汽车来迎娶的,那个年代都是男方自行车娶媳妇。</p><p class="ql-block"> 西院没有南北屋,只有一趟西屋,住户是刘浩武、刘浩和家。</p><p class="ql-block"> ( 补充一个门牌号码是6号,这是在六十年代末在魏家大门西侧新开的一户,是一程姓人家。从那之后门牌号码就重新排列了,从7号开始顺延了一个号。此事作为补充内容。)</p> <p class="ql-block">  三、小巷里的两件旧事</p><p class="ql-block"> 挑水吃</p><p class="ql-block"> 据说 从潍县解放前就是吃井水和白浪河水过日子,这一吃水方法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打我记事到上小学就是到"手压水井"挑水吃。这口井在东关东北门(游驎门)内城墙边上,铸铁的井体,连接一根压杆,通过杠杆原理把水从井里吸出来。就是一处这样的水井,供给周围十几条街的人饮水做饭。那时家家户户都备有水桶和扁担,不然的话会为一家人没水吃"作鳖子"。</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起来,半大孩子挑着两只空桶去排队,叫"占个埝",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大人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就去,压满桶,挑回来。因为小孩压不动,力气小出水慢,惹得后面的人数落个没完。</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十二岁开始挑水,从那之后就不用大人了。穿过北大路、沿着棘子沟到后坡歇歇脚,有时把"担杖"放在水桶上坐一会,和挑水的小伙伴啦个呱,然后再挑回家。不然小肩膀受不了。半大小子没有不会挑水的。也有那个壮实姑娘去挑水的,姊妹多的就两人抬一桶,常受到街坊邻居们夸赞。这一景观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初。</p><p class="ql-block"> 后来街道上安装了自来水站,就在四平路中段委员会北边,几条街用一个,包括宽巷子、北魏家巷、裴家过道等。专人负责拧阀门,二分钱一担。自来水出水快,量足,不大用排长队。可是还是要挑水啊。又过了大约五年,七十年代初,自来水安装到家了,据说是4号院谭家伯伯到市里争取回来的市里第一个自来水入户工程,可是个不小的事。街道上自己组织的施工。按家庭户数一家设一个水龙头,铺设管道的公用部分各户平均凑钱。终于彻底结束了挑水时代。一直到90年小区拆迁改造住上了居民楼。不过这肩膀老不挑水就慢慢退化了,现在再挑个东西生疼生疼的,好在也没什么可挑的东西了,时代进步了。</p><p class="ql-block"> 那条小巷就在现在的苇湾小区里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拆迁</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小巷的消失是物理性的。按照当时街道上开会获得的消息:东四平街以东,北大街以南,东风街以北,潍州路以西这一整个片区,包括北巷子、平康里、油坊沟、棘子沟、苟家巷、上崖、李家过道、红土湾崖、东西南北魏家巷、宽巷子、后坡、东马道等全部拆迁,是当时全市最大的城市改造项目。小区名称是苇湾小区。可能是因为在平康里南面有一个后苇湾比较有特色,就取名叫苇湾小区。</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东关九街十八巷从此就消失了。我记录的这条东关北魏家巷也随之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的叶挺街小学</p>